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健康的人格,在这个黄金时期让学生在“三全育人”的模式下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举止,让学生的发展是全方面的,为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从“三全教育”的模式下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也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教师想要实现教育工作的目标,首先就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品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努力钻研形成健康的人格。“三全育人”能够使小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德育教育之中,使整个德育教育的全过程都能够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有效地将各种德育资源进行了整合,从实质上提高了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小学四到六年级正是全面接收外来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他们的文明素养,改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在实际的课程之中应该倡导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习惯,让学生自主地抵制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学生能够在顽强的自制力和老师倡导共同作用下,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并且严格遵守思想道德的底线,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更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以后整理好第二天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具和教材,并且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备忘录,在教室的课桌上贴上警醒自身的标语,暗示自己积极努力地学习[1]。当然教师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高压状态,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经调查发现,相同的行为在重复达到21天就可以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21天后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的将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正。
二、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家长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教育人。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撑,学校的教育也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家长起到带头作用。当学生从学校回到家庭之中,家长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家长可以播放一些如《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传统文化,让家庭氛围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如养老院慰问孤独的老人,让家长一起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尊重老人。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所学到的传统文化编排成小品,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这样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下以及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还让学生学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提高了德育教育的质量,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营造一种合适的德育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处在优良的文化氛围中,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充满奋发向上的信心,逐渐地养成健康的人格和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打造文化墙或者在走廊内将一些名言警句写在上面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这些诗句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时刻地提醒学生,坚持不懈、努力顽强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理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赞赏,使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每一个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一些德育教育的资料,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充分的感受德育教育[2]。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着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切实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逐渐地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健康的人格。但是,在当前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触碰道德底线。要积极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运用教材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其次,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人文素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安排专门的德育老师进行教育,而且还要求各任课老师积极地挖掘各教材内的德育资料,并且在教材内容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小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时还能够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业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是该工作却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需要将其渗透在每一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中,而“三全育人”的模式正好使各个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在其中,让学校、家长、教师互相统一,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从实质上提高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小学生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周靖.“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20(34):131-132.
[2]陈爽.基于“三全育人”的小学德育工作[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7):93.
[3]黄莹.“三全育人”模式下小学德育教育探讨[J].新智慧,2019(04):36.
关键词:三全育人;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教师想要实现教育工作的目标,首先就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品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努力钻研形成健康的人格。“三全育人”能够使小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德育教育之中,使整个德育教育的全过程都能够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有效地将各种德育资源进行了整合,从实质上提高了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小学四到六年级正是全面接收外来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他们的文明素养,改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在实际的课程之中应该倡导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习惯,让学生自主地抵制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学生能够在顽强的自制力和老师倡导共同作用下,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并且严格遵守思想道德的底线,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更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以后整理好第二天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具和教材,并且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备忘录,在教室的课桌上贴上警醒自身的标语,暗示自己积极努力地学习[1]。当然教师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高压状态,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经调查发现,相同的行为在重复达到21天就可以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21天后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的将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正。
二、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家长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教育人。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撑,学校的教育也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家长起到带头作用。当学生从学校回到家庭之中,家长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家长可以播放一些如《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传统文化,让家庭氛围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如养老院慰问孤独的老人,让家长一起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尊重老人。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所学到的传统文化编排成小品,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这样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下以及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还让学生学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提高了德育教育的质量,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营造一种合适的德育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处在优良的文化氛围中,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充满奋发向上的信心,逐渐地养成健康的人格和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打造文化墙或者在走廊内将一些名言警句写在上面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这些诗句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时刻地提醒学生,坚持不懈、努力顽强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理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赞赏,使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每一个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一些德育教育的资料,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充分的感受德育教育[2]。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着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切实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逐渐地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健康的人格。但是,在当前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触碰道德底线。要积极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运用教材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其次,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人文素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安排专门的德育老师进行教育,而且还要求各任课老师积极地挖掘各教材内的德育资料,并且在教材内容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小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时还能够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业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是该工作却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需要将其渗透在每一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中,而“三全育人”的模式正好使各个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在其中,让学校、家长、教师互相统一,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从实质上提高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小学生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周靖.“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20(34):131-132.
[2]陈爽.基于“三全育人”的小学德育工作[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7):93.
[3]黄莹.“三全育人”模式下小学德育教育探讨[J].新智慧,2019(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