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向家电产业人才需求,本文以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介绍了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实施和取得的良好效果。这为其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家电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201335B)、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面向佛山产业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4-B-b022)、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26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佛山推广基地》(项目编号:2012GJN-001)研究成果。
一、实施背景
目前“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刚刚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深入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必将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进一步深度融合。通过现代学徒制,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自身价值体现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增加难等四个难题。
家电产业是佛山市传统优势产业,是第二大支柱产业。佛山是全省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和全国最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白色家电产业基地。家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據佛山市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家电产业所需大专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每年达1.3万人。根据《佛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预测,到2015年,从事白色家电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技术人员需求达5.37万多人;到2020年,人才需求则为8.14万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面向佛山家电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述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家电产业,对一线从业人员需求大,职业技能和知识层次特别适合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提前匹配,缩短人才供求匹配上的时滞,实现教育供给和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家电企业深度合作,量身定做企业人才,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必将为家电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示范作用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工作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笔者学院2012年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也是2014年学院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中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密切联系佛山市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通过理论研究,并面向高职学生、企业员工两种生源,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实践,与家电企业深入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1.实施方案
针对家电企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与家电企业构建和实施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1234”具体是指“围绕一个标准,双元双导师培养,三方考核、三证融通,四个合一”,即:重点围绕家电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元培养、采用双导师(师傅)制(即每个学生校内、企业安排各一个导师(师傅);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同考核评价、三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技术认证证书);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该方案解决了专业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不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不顺畅等问题,实现了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2.运行模式
(1)面向两种生源。面向高职学生、企业员工两种生源,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实施之初,选好区域内与学校有良好合作并且有强烈人才需求的家电企业。如果是学生,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通过者按现代学徒制进行培养。确定培养对象后,签好三份协议(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校签订协议),确认好学生的学徒身份。如果是企业员工,经统考,组成成人教育订单班,按现代学徒制进行培养,系统完成各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取得大专学历证书。
(2)师资队伍的组成。师资队伍由企业技术骨干人员、校内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承担培训工作。具体实施来说,校企双元培养、采用双导师(师傅)制,即每个学生校内、企业均安排各一个导师(师傅),两位教师各有分工。这样按照家电企业岗位用人要求,采用企业工程师“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培养。
(3)教学内容的重构。“围绕一个标准”,即重点围绕家电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分解成家电企业所需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检测等若干个岗位,再分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并在“现代学徒制”实行的过程中对其技能和标准进行动态更新。
(4)教学场所。教学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实训环境跟企业类似,有利于学徒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平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在企业设计的产品就是客户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实现“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 (5)教学过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家电企业的用人要求,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学校、企业侧重不同的技能及职业素质培养任务,达到通过真实生产环境培养学徒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目的。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1阶段(第1学年):基本能力培养。利用学校快速制造中心,引进家电企业产品,进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中的数字化软件使用能力和快速制造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第二年实岗训练的能力;由专业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家电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生产见习,了解小家电设计与制造的过程,熟悉工厂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设备的概况,从而培养学徒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第2阶段(第2学年):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进行核心技能模块专业课程学习与训练,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主要阶段。按职业岗位把学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由1名企业导师为主,1名专业教师辅助,按家电企业主要的生产岗位循环开展教学,生产与学习合一,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第3阶段(第2.5学年):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针对学徒的工作岗位,对学徒进行岗位能力综合培养,确定岗位综合训练项目,学徒完成全部内容,考核小组进行全面考核。
(6)考核方式。建立了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标准及管理制度。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同考核评价、三证融通(包括企业技术认证证书),实施面向多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三、实施成效
2012年7月,经过面试选拔,本专业正式与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8名学生,安排企业工程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和手板制作。2014年7月,本专业与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共建三水合成快速制造学院,构筑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改革,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8名学生。同时与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企业员工。
合作培养的学生、企业员工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赏,为佛山家电企业解决了用人招聘难、用工培训难、用工不稳定等难题,有效服务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需要。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養模式,针对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将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参考到技能培训的课程设计中,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一体化育人,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更符合产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的局面。
四、小结
笔者阐述了基于家电产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实践。实践证明,本专业现代学徒制面向高职学生及企业员工两种生源,在佛山家电企业进行了试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后计划向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4个专业相继推广,服务佛山家电产业,使4个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在岗企业员工的技能及知识素养的有效提高,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佛山家电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为广东省内外职业院校在现有体制下,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2]夏旭,潘长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家电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201335B)、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面向佛山产业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4-B-b022)、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26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佛山推广基地》(项目编号:2012GJN-001)研究成果。
一、实施背景
目前“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刚刚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深入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必将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进一步深度融合。通过现代学徒制,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自身价值体现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增加难等四个难题。
家电产业是佛山市传统优势产业,是第二大支柱产业。佛山是全省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和全国最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白色家电产业基地。家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據佛山市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家电产业所需大专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每年达1.3万人。根据《佛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预测,到2015年,从事白色家电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技术人员需求达5.37万多人;到2020年,人才需求则为8.14万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面向佛山家电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述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家电产业,对一线从业人员需求大,职业技能和知识层次特别适合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提前匹配,缩短人才供求匹配上的时滞,实现教育供给和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家电企业深度合作,量身定做企业人才,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必将为家电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示范作用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工作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笔者学院2012年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也是2014年学院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中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密切联系佛山市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通过理论研究,并面向高职学生、企业员工两种生源,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实践,与家电企业深入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1.实施方案
针对家电企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与家电企业构建和实施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1234”具体是指“围绕一个标准,双元双导师培养,三方考核、三证融通,四个合一”,即:重点围绕家电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元培养、采用双导师(师傅)制(即每个学生校内、企业安排各一个导师(师傅);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同考核评价、三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技术认证证书);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该方案解决了专业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不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不顺畅等问题,实现了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2.运行模式
(1)面向两种生源。面向高职学生、企业员工两种生源,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实施之初,选好区域内与学校有良好合作并且有强烈人才需求的家电企业。如果是学生,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通过者按现代学徒制进行培养。确定培养对象后,签好三份协议(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校签订协议),确认好学生的学徒身份。如果是企业员工,经统考,组成成人教育订单班,按现代学徒制进行培养,系统完成各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取得大专学历证书。
(2)师资队伍的组成。师资队伍由企业技术骨干人员、校内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承担培训工作。具体实施来说,校企双元培养、采用双导师(师傅)制,即每个学生校内、企业均安排各一个导师(师傅),两位教师各有分工。这样按照家电企业岗位用人要求,采用企业工程师“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培养。
(3)教学内容的重构。“围绕一个标准”,即重点围绕家电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分解成家电企业所需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检测等若干个岗位,再分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并在“现代学徒制”实行的过程中对其技能和标准进行动态更新。
(4)教学场所。教学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实训环境跟企业类似,有利于学徒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平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在企业设计的产品就是客户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实现“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 (5)教学过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家电企业的用人要求,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学校、企业侧重不同的技能及职业素质培养任务,达到通过真实生产环境培养学徒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目的。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1阶段(第1学年):基本能力培养。利用学校快速制造中心,引进家电企业产品,进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中的数字化软件使用能力和快速制造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第二年实岗训练的能力;由专业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家电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生产见习,了解小家电设计与制造的过程,熟悉工厂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设备的概况,从而培养学徒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第2阶段(第2学年):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进行核心技能模块专业课程学习与训练,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主要阶段。按职业岗位把学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由1名企业导师为主,1名专业教师辅助,按家电企业主要的生产岗位循环开展教学,生产与学习合一,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第3阶段(第2.5学年):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针对学徒的工作岗位,对学徒进行岗位能力综合培养,确定岗位综合训练项目,学徒完成全部内容,考核小组进行全面考核。
(6)考核方式。建立了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标准及管理制度。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同考核评价、三证融通(包括企业技术认证证书),实施面向多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三、实施成效
2012年7月,经过面试选拔,本专业正式与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8名学生,安排企业工程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和手板制作。2014年7月,本专业与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共建三水合成快速制造学院,构筑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改革,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8名学生。同时与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企业员工。
合作培养的学生、企业员工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赏,为佛山家电企业解决了用人招聘难、用工培训难、用工不稳定等难题,有效服务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需要。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養模式,针对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将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参考到技能培训的课程设计中,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一体化育人,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更符合产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的局面。
四、小结
笔者阐述了基于家电产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实践。实践证明,本专业现代学徒制面向高职学生及企业员工两种生源,在佛山家电企业进行了试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后计划向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4个专业相继推广,服务佛山家电产业,使4个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在岗企业员工的技能及知识素养的有效提高,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佛山家电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为广东省内外职业院校在现有体制下,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2]夏旭,潘长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