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的出彩可能在立意深刻、材料运用、语言优美、结构新颖等四个方面,而在这四个方面中,立意深刻与写作者的学识和思维水平直接相关,再加上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太容易。对于言语和结构来说,容易出彩,但毕竟是形式,它受制了内容,过分追求语言和结构的创新会产生华而不实的负面影响,所以,最应该、最容易出彩的是材料运用。材料用好,会直接帮助立意的深刻;材料表达得好,也能体现语言的优美。再则,对于材料的运用,经过平时严格、科学的训练,学生做到训练有素的话,在高考作文中容易“有备而战”,牵一发而益全文。
下面结合高考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作文用例方法。
一、单例说透
单例说透,就是只用一则材料,围绕主题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翻来复去地议论,把材料所包含的信息说透彻,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比如有一位同学在以“过程与获得”为话题的作文时,采用了“单例说透”法:
被众多媒体所广为宣传的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就很能说明过程与获得的关系。从“黑帮老大”到“五星级义工”。徐立新经历了两个过程。入黑帮,当老大,他“获得”前呼后拥的生活,可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恐慌、灵魂的谴责。可当他来到深圳开始新的生活,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时,他发现良心得到安定,美好的生活又向他招手了——他获得不曾有过的宁静与光荣。假如没有心灵的反思、灵魂的责问的过程,他也许就沉溺在那个“黑帮老大”的位置上,他本人不能获得新生,社会也会少一个好人。
所以;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而过程的对与错又需要心灵的发现。
这篇作文在论证“过程与获得”的辩证关系时,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证明“过程”决定“获得”时举一例,“获得”影响“过程”时又举一例,而是只举一例,然后紧扣这例子进行细致的辨析:把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人黑帮”,“获得”的是“恐慌”、“谴责”,第二个过程是“做义工”,获得的是“宁静与光荣”。然后以“假如”领起,通过假设没有“过程”的后果,强调“过程”的重要性,紧接着在顺势得出“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的结论时,又用“而过程的对与错又需要心灵的发现”回扣前文。尽管只用一例,但作者分析时“一分为二”,又用假设推理,从而析理就比较透彻。
又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中有这么一例:
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前期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痛,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说上例是“一分为二”的话,此例是“合二为一”,作者分析李清照笔下的“幸福之舟”与“痛苦之舟”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感情变了”,从而论证了“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与上例假设推理不同的,此例采用了设问析理的方法:“难道是舟变了吗?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问答之间,理明题显。
经过以上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例说透”法,可以增强分析论证的力量,还可以节省写作时间(不必想太多的例子)。在采用这一方法时,要在两方面着力:
1.多向分析。一个例子要说透彻,关键是要换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既要善于看到一个问题的几个侧面,也要善于发现几个侧面背后的共同点。一个例子单向分析是无法说透彻的。
2.动态分析。在析例时,不能就此事论此事,要看到事例的过去(原因),也要看到事例的将来(发展),分析与推理结合。这样的分析是动态的、立体的,从而深刻起来。
二、双例互衬
“双例互衬”,就是一篇文章中写两例,两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做到不雷同,相互衬补,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另一种哭泣》中就用到这种方法:
当我看见上高二的表妹为香港歌星张国荣跳楼身亡流泪时,我明白我的想法错了。表妹并非张国荣的歌迷,也有足够的理由和理智让一向冷静的自己避免那样的哭泣。可是,当她看见一个曾经辉煌的生命在本应草长莺飞的四月里孤寂回归了人生的轮回时,她还是为之流泪了。我无法理解表妹的哭泣,那种哭泣是疏远的感情的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是那样的陌生。
可不久后,我便在《世说新语》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在得知一个才貌双全的却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少女不幸身亡时,竟然泪洒灵堂。他那痛苦流涕的样子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我猜想:或许生活的坎坷与不顺都未曾使他如此畅快淋漓地哭过吧,可当他看见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即将含苞盛放的美丽生命香消玉殒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为长眠于地下的少女流下了热泪。
本是疏远的感情,可阮籍竟对生命如此地珍视与尊重,即使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
这篇文章写了两例:表妹为张国荣流泪是一例,阮籍为少女洒泪是一例。一今一古,一真实事例一古代故事,一普通女孩一著名诗人,这两个例子互不雷同,相互映衬,恰当而又深刻地证明“疏远的感情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这样写不仅比证明“亲密的感情影响认知”显得立意深远,而且用阮籍来衬表妹,更深的用意在于表明表妹这种为陌生人流泪正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情感的体现,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源远流长。两例选得好,说理显奇效。
两例之间既可以正衬,也可以对比。例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英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中就用了此法。
西楚霸王,江东项籍。
手抚乌骓咯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他坚信,即使山下是淮阴侯的十万铁骑,他也能杀出重围,再开一片天地。回想起年少意气,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石破天惊!巨鹿之战怒斩宋义,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各路诸侯辕门低首.叩关入秦,自号西楚霸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
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兵二十万,称霸咸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听从那些文臣武士的妙计。
可是他错了,横亘在面前的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乌江,而步步紧逼的是势如压城的千万铁骑。
远方的冠盖是汉王,一阵得意的欢笑震荡四野:“项王,你可知你为何败于我手?你自命天纵英才,可凭一己之力毕六国、平四海,可你错了!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汉八荒,横扫六合,包举宇内,席卷天下。”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满着苦涩。 作者也写了两例,项羽的故事和刘邦的故事,项羽相信自己,不听文臣武士的妙计,落得“士卒离散”的下场,刘邦“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不仅“以身脱险”,还获得了“包举宇内”的优势。两例对比,“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运用“双例互衬”法,最关键的是两例相同之中要有显而易见的不同,否则就是堆砌材料。除了相互映衬和正反对照关系外,两例之间关系还可以有:前后转折,纵向推进,点面结合。
三、排例造势
所谓排例,即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就像排比的修辞手法一样,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也可以是段与段、板块与板块的排比。排列的效果是举例充分,视野开阔,气势强烈,从而论证有力。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择善而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一文就采用了“排例法”,文章利用三则历史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它们分别是“项羽之死”、“马谡之死”和“桓公之死”,三则故事内容类而不同,三则故事的评论同而有异,全文显示了作者宽广的视野,严密的思维,论证充分有力。这是一篇“排例造势”的典范作文。同样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此时有声胜无声》(语言与沟通)也采用了“排例法”,文章运用了一组排比段列举大家熟知的“烛之武退秦师”、“曹植七步成诗”、“触龙巧说赵太后”三个故事,论证了语言与沟通的紧密关系。
“排例造势”法也可以在文章的局部运用,事例不用展开,一句一例,灵活机巧,气势浩然。例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信他,抑或自己》一文在中间有这样一段排例: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才有“诸侯皆朝于齐”的国势;孙中山提出建设三峡的设想,岂不是因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结果?
听取别人的意见,方能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最后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宏伟事业。
由:厂唐太宗和齐威王的事例,大家太熟悉,道理亦明显,所以,作者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事例,三句三例,叙议结合,直奔论点。这样写,既充分证明了观点,也有了强烈的气势,还有语言凝练的效果。
“排例造势”还可以有如下的排法: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纳下言,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样的排例比上例就更复杂一些。整体排比,局部对照,充分显示了作者灵活的思辨能力以及成熟的思维方法,因而论证也更充分、深刻、透彻。
无论是全文排例还是局部排例,都要求事例典型,否则容易堕入堆砌。述例时也有很强的技巧性,“全文排例”中述例要简明扼要,而“局部排例”中根本不用“述”例,拿来例子就“论”。另外,为了形成气势,结构形式和句式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要尽量做到段与段、句与句的结构相似,这样才有排比的意味。
下面结合高考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作文用例方法。
一、单例说透
单例说透,就是只用一则材料,围绕主题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翻来复去地议论,把材料所包含的信息说透彻,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比如有一位同学在以“过程与获得”为话题的作文时,采用了“单例说透”法:
被众多媒体所广为宣传的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就很能说明过程与获得的关系。从“黑帮老大”到“五星级义工”。徐立新经历了两个过程。入黑帮,当老大,他“获得”前呼后拥的生活,可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恐慌、灵魂的谴责。可当他来到深圳开始新的生活,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时,他发现良心得到安定,美好的生活又向他招手了——他获得不曾有过的宁静与光荣。假如没有心灵的反思、灵魂的责问的过程,他也许就沉溺在那个“黑帮老大”的位置上,他本人不能获得新生,社会也会少一个好人。
所以;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而过程的对与错又需要心灵的发现。
这篇作文在论证“过程与获得”的辩证关系时,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证明“过程”决定“获得”时举一例,“获得”影响“过程”时又举一例,而是只举一例,然后紧扣这例子进行细致的辨析:把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人黑帮”,“获得”的是“恐慌”、“谴责”,第二个过程是“做义工”,获得的是“宁静与光荣”。然后以“假如”领起,通过假设没有“过程”的后果,强调“过程”的重要性,紧接着在顺势得出“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的结论时,又用“而过程的对与错又需要心灵的发现”回扣前文。尽管只用一例,但作者分析时“一分为二”,又用假设推理,从而析理就比较透彻。
又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中有这么一例:
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前期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痛,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说上例是“一分为二”的话,此例是“合二为一”,作者分析李清照笔下的“幸福之舟”与“痛苦之舟”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感情变了”,从而论证了“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与上例假设推理不同的,此例采用了设问析理的方法:“难道是舟变了吗?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问答之间,理明题显。
经过以上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例说透”法,可以增强分析论证的力量,还可以节省写作时间(不必想太多的例子)。在采用这一方法时,要在两方面着力:
1.多向分析。一个例子要说透彻,关键是要换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既要善于看到一个问题的几个侧面,也要善于发现几个侧面背后的共同点。一个例子单向分析是无法说透彻的。
2.动态分析。在析例时,不能就此事论此事,要看到事例的过去(原因),也要看到事例的将来(发展),分析与推理结合。这样的分析是动态的、立体的,从而深刻起来。
二、双例互衬
“双例互衬”,就是一篇文章中写两例,两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做到不雷同,相互衬补,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另一种哭泣》中就用到这种方法:
当我看见上高二的表妹为香港歌星张国荣跳楼身亡流泪时,我明白我的想法错了。表妹并非张国荣的歌迷,也有足够的理由和理智让一向冷静的自己避免那样的哭泣。可是,当她看见一个曾经辉煌的生命在本应草长莺飞的四月里孤寂回归了人生的轮回时,她还是为之流泪了。我无法理解表妹的哭泣,那种哭泣是疏远的感情的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是那样的陌生。
可不久后,我便在《世说新语》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在得知一个才貌双全的却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少女不幸身亡时,竟然泪洒灵堂。他那痛苦流涕的样子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我猜想:或许生活的坎坷与不顺都未曾使他如此畅快淋漓地哭过吧,可当他看见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即将含苞盛放的美丽生命香消玉殒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为长眠于地下的少女流下了热泪。
本是疏远的感情,可阮籍竟对生命如此地珍视与尊重,即使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
这篇文章写了两例:表妹为张国荣流泪是一例,阮籍为少女洒泪是一例。一今一古,一真实事例一古代故事,一普通女孩一著名诗人,这两个例子互不雷同,相互映衬,恰当而又深刻地证明“疏远的感情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这样写不仅比证明“亲密的感情影响认知”显得立意深远,而且用阮籍来衬表妹,更深的用意在于表明表妹这种为陌生人流泪正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情感的体现,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源远流长。两例选得好,说理显奇效。
两例之间既可以正衬,也可以对比。例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英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中就用了此法。
西楚霸王,江东项籍。
手抚乌骓咯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他坚信,即使山下是淮阴侯的十万铁骑,他也能杀出重围,再开一片天地。回想起年少意气,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石破天惊!巨鹿之战怒斩宋义,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各路诸侯辕门低首.叩关入秦,自号西楚霸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
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兵二十万,称霸咸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听从那些文臣武士的妙计。
可是他错了,横亘在面前的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乌江,而步步紧逼的是势如压城的千万铁骑。
远方的冠盖是汉王,一阵得意的欢笑震荡四野:“项王,你可知你为何败于我手?你自命天纵英才,可凭一己之力毕六国、平四海,可你错了!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汉八荒,横扫六合,包举宇内,席卷天下。”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满着苦涩。 作者也写了两例,项羽的故事和刘邦的故事,项羽相信自己,不听文臣武士的妙计,落得“士卒离散”的下场,刘邦“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不仅“以身脱险”,还获得了“包举宇内”的优势。两例对比,“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运用“双例互衬”法,最关键的是两例相同之中要有显而易见的不同,否则就是堆砌材料。除了相互映衬和正反对照关系外,两例之间关系还可以有:前后转折,纵向推进,点面结合。
三、排例造势
所谓排例,即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就像排比的修辞手法一样,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也可以是段与段、板块与板块的排比。排列的效果是举例充分,视野开阔,气势强烈,从而论证有力。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择善而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一文就采用了“排例法”,文章利用三则历史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它们分别是“项羽之死”、“马谡之死”和“桓公之死”,三则故事内容类而不同,三则故事的评论同而有异,全文显示了作者宽广的视野,严密的思维,论证充分有力。这是一篇“排例造势”的典范作文。同样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此时有声胜无声》(语言与沟通)也采用了“排例法”,文章运用了一组排比段列举大家熟知的“烛之武退秦师”、“曹植七步成诗”、“触龙巧说赵太后”三个故事,论证了语言与沟通的紧密关系。
“排例造势”法也可以在文章的局部运用,事例不用展开,一句一例,灵活机巧,气势浩然。例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信他,抑或自己》一文在中间有这样一段排例: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才有“诸侯皆朝于齐”的国势;孙中山提出建设三峡的设想,岂不是因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结果?
听取别人的意见,方能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最后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宏伟事业。
由:厂唐太宗和齐威王的事例,大家太熟悉,道理亦明显,所以,作者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事例,三句三例,叙议结合,直奔论点。这样写,既充分证明了观点,也有了强烈的气势,还有语言凝练的效果。
“排例造势”还可以有如下的排法: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纳下言,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样的排例比上例就更复杂一些。整体排比,局部对照,充分显示了作者灵活的思辨能力以及成熟的思维方法,因而论证也更充分、深刻、透彻。
无论是全文排例还是局部排例,都要求事例典型,否则容易堕入堆砌。述例时也有很强的技巧性,“全文排例”中述例要简明扼要,而“局部排例”中根本不用“述”例,拿来例子就“论”。另外,为了形成气势,结构形式和句式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要尽量做到段与段、句与句的结构相似,这样才有排比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