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课堂,无论是大型观摩课,还是小型研讨活动,多媒体课件是不可或缺的,就连我们的常态课也给提供了“班班通”,倡导广大教师采用先进的手段进行授课,多媒体课件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成了“抢手货”。大家似乎达成了共识,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不算是好课!所以,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有时甚至苦了那些老教师,碍于新时代的要求,不得不参加培训,甚至拜年轻的教师为师。可以说,教师掌握了这门技术,就能助力学生成才。那么,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呢?什么样的课件真正适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呢?下面,就我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及
扮演的角色
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学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乐曲、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认识角》这一课中关于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操作过程,我利用课件演示其比较过程,再配上简明扼要的比较方法的解说,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还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和不准确。就这一优势就让许多教师对课件“爱不释手”,有不少教师反映使用课件真好!课件穿插于整节课,对整堂的内容起着连贯的作用。尤其在上公开课时,它还能提醒你下一步该讲什么,真省劲!所以,有的教师上课时使用课件的幻灯片张数少,就觉得不如人家多的好。其实不然,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能仅凭课件的多少或是否精美来判断。课件在数学教学中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理解简单化、直观化,并且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它是课堂中的配角,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课堂中应力求靠数学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而不是靠课件的热闹去哗众取宠。数学课堂更需要理性的思考,积极的探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二、正确使用课件,应着眼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
过程,学习方法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即使是同一个课件,不同的使用方法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在《周长的认识》这一课时出现两个图形,观察谁的周长更长,这种习题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高度,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演示课件的操作过程,要让学生多观察,动手移动小棒摆摆看。若小组讨论出结果,教师就可以再用课件演示一下移动小棒的过程看和同学的做法是否相同。若同学独立思考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先点击一根小棒移动引导学生看如何转移,当学生略知一二时,让学生再思考再实践。这时课件就起到了引导作用,点到为止即可。教师切记不要把全部思维强加于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学生就会出现依赖性,对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
三、数学课件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数学课堂中的课件应该是实用型的。
有的课件内容非常多,几乎教师要说的话在课件中全部体现出来,就连教师的鼓励、同学的掌声都被预设出来,这样教师省劲了,但未免太牵强,学生的活动会被课件所取代。
课件不能代表教师的主导地位,它是在关键时刻才用上的课堂助手,所以数学课件要以实用为主。
其次要选材考究,突出学科特点。
课件的选材,包括色彩、背景图案大段选择都要符合数学学科特点,不要过于色彩鲜艳,应该给学生创造理性的思考环境。例如我曾看过一个习题的背景,选用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图片,显然这样做是不符合主题的。课件图案的选材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喜欢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高年级则不能适应,学生更喜欢他们身边熟悉的人或事。若他们周围的人或景出现在大屏幕上,他们便会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如在欣赏角时,我没有展示教材中提供的黄浦江大桥的图片,而是展示家乡的吊桥、海边的标志性建筑,同学们不仅一下子找到了角,而且那种对家乡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还有,课件中的亮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课堂中的闪光点。
如在《周长的认识》这一课中,我使用课件展示小蚂蚁跑完树叶一周的过程,并用彩色的线展示了小蚂蚁跑过的路线。接着再把这条线扯直了放到尺上一量——这就是树叶的周长。同学们当时都好奇地睁大眼睛目光跟随小蚂蚁跑,因而当出现周长这一概念时,他们就很容易接受。又如在《抛硬币》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中奖转盘。同学们背对大屏幕上的转盘喊“开始”指针转动,喊“停”音乐止,这时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即为中奖。在制作这一部分课件时,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当我突破这一难关并给同学们成功呈现这一活动时,全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参与性极高。
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它使数学许多内容能动起来,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课堂达到更优化的效果,促进学生成才。
(辽宁省瓦房店市仙浴湾镇望海小学)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及
扮演的角色
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学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乐曲、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认识角》这一课中关于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操作过程,我利用课件演示其比较过程,再配上简明扼要的比较方法的解说,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还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和不准确。就这一优势就让许多教师对课件“爱不释手”,有不少教师反映使用课件真好!课件穿插于整节课,对整堂的内容起着连贯的作用。尤其在上公开课时,它还能提醒你下一步该讲什么,真省劲!所以,有的教师上课时使用课件的幻灯片张数少,就觉得不如人家多的好。其实不然,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能仅凭课件的多少或是否精美来判断。课件在数学教学中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理解简单化、直观化,并且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它是课堂中的配角,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课堂中应力求靠数学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而不是靠课件的热闹去哗众取宠。数学课堂更需要理性的思考,积极的探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二、正确使用课件,应着眼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
过程,学习方法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即使是同一个课件,不同的使用方法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在《周长的认识》这一课时出现两个图形,观察谁的周长更长,这种习题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高度,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演示课件的操作过程,要让学生多观察,动手移动小棒摆摆看。若小组讨论出结果,教师就可以再用课件演示一下移动小棒的过程看和同学的做法是否相同。若同学独立思考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先点击一根小棒移动引导学生看如何转移,当学生略知一二时,让学生再思考再实践。这时课件就起到了引导作用,点到为止即可。教师切记不要把全部思维强加于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学生就会出现依赖性,对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
三、数学课件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数学课堂中的课件应该是实用型的。
有的课件内容非常多,几乎教师要说的话在课件中全部体现出来,就连教师的鼓励、同学的掌声都被预设出来,这样教师省劲了,但未免太牵强,学生的活动会被课件所取代。
课件不能代表教师的主导地位,它是在关键时刻才用上的课堂助手,所以数学课件要以实用为主。
其次要选材考究,突出学科特点。
课件的选材,包括色彩、背景图案大段选择都要符合数学学科特点,不要过于色彩鲜艳,应该给学生创造理性的思考环境。例如我曾看过一个习题的背景,选用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图片,显然这样做是不符合主题的。课件图案的选材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喜欢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高年级则不能适应,学生更喜欢他们身边熟悉的人或事。若他们周围的人或景出现在大屏幕上,他们便会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如在欣赏角时,我没有展示教材中提供的黄浦江大桥的图片,而是展示家乡的吊桥、海边的标志性建筑,同学们不仅一下子找到了角,而且那种对家乡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还有,课件中的亮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课堂中的闪光点。
如在《周长的认识》这一课中,我使用课件展示小蚂蚁跑完树叶一周的过程,并用彩色的线展示了小蚂蚁跑过的路线。接着再把这条线扯直了放到尺上一量——这就是树叶的周长。同学们当时都好奇地睁大眼睛目光跟随小蚂蚁跑,因而当出现周长这一概念时,他们就很容易接受。又如在《抛硬币》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中奖转盘。同学们背对大屏幕上的转盘喊“开始”指针转动,喊“停”音乐止,这时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即为中奖。在制作这一部分课件时,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当我突破这一难关并给同学们成功呈现这一活动时,全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参与性极高。
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它使数学许多内容能动起来,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课堂达到更优化的效果,促进学生成才。
(辽宁省瓦房店市仙浴湾镇望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