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6日,泛太平洋地区唯一的大型巡演式音乐节—Laneway音乐节在新加坡全新的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揭开了2013年的大幕。这个起源于大洋洲的音乐节于2011年第一次来到亚洲,今年已是新加坡站的第三个年头。当日天公作美,阳光灿烂,在蓝天白云之下、碧绿草地之上欣赏各国音乐人的精彩演出,实在可谓“最浪漫的事”;而现场高效的组织管理、周到的媒体服务,亦为本次音乐节加分不少。
相比于欧美、日本等著名音乐节动辄拿出老牌乐队、经典乐队来带动票房,Laneway音乐节在艺人选择上口味更为“独特”,尤其偏爱在过去一两年里上升速度快、令人耳目一新的乐坛新生力量,今年亦是如此:来自英国的四人乐队Alt-J不必多言,他们是2012年最受宠爱的新名字,音乐节上新加坡观众的大合唱就是最好的证明;澳大利亚乐队Tame Impala在过去三年里凭借复古迷幻摇滚强势崛起,去年的二年级作品《Lonerism》广受好评,他们在夜晚11点的演出仿佛带领观众穿越了时空;智利裔美国电子音乐人Nicolas Jaar自2011年出道以来现场表演一直备受赞誉,此番新加坡Laneway他奉献了当天最性感诱人的音乐;而诸如Cloud Nothings、Yeasayer等独立乐队也带来了充满活力的表演。
当然,音乐节上也少不了那些早已被乐迷熟悉并喜爱的“老面孔”:挪威民谣二人组Kings Of Convenience为音乐节带来浪漫温馨的开场,温柔帅气的Eirik甚至在现场吟诗一首,而活泼调皮的Erlend则用自己奇怪的舞姿博得观众一笑;Divine Fits由老牌乐队Spoon主唱Britt Daniel、前Wolf Parade成员Dan Boeckner组成双吉他双主音阵容,两人有范儿的一招一式不禁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生在比利时、于澳洲长大的Gotye虽然走红于过去一两年,但其实已是在乐坛拼杀超过10年的“元老”,他在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的表演堪称当天12个小时里最为精彩的演出。
与此同时,本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的女艺人亦是风格迥异、风姿绰约:冷艳帅气的美国短发女歌手Polica及其乐队带来了同样冷艳帅气的电音表演,因与Gotye合作热门单曲“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而走红的新西兰姑娘Kimbra则以华丽的服饰和搞怪的台风引发摄影记者围追堵截。而当天最大牌女艺人Bat For Lashes在夜晚10点以一袭飘逸的白衣出场,身材高挑的她或引吭高歌或浅声低吟,举手投足无不透出强大的女王气场。
Cloud Nothings
Cloud Nothings的主脑人物Dylan Baldi是位“90后”美国小帅哥,此次来到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Baldi蓄起了长发、戴着棒球帽,在后台与每一个陌生人亲切交谈,一副可爱友善的模样俘获了不少记者叔叔阿姨的心。而在舞台上,Baldi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狂躁的吉他扫弦与充满爆发力的嗓音令人想起Nirvana式的少年心气,仿佛在告诉观众,Cloud Nothings已不再是3年前Baldi的“卧室项目”,它已经蜕变为成熟强势的独立音乐生力军。
Q&A
3年内发行了3张专辑。你是如何做到如此高产的?有没有遇到过创作瓶颈?
我觉得3年发行3张专辑并不算是特别高产。我真希望能再多做点音乐,但是巡演占去了很多精力。我努力争取每天创作至少一首歌曲,不管是好是坏,这样我就能获得一点成就感,否则我就会觉得自己太懒惰了。
你怎么来概括3张专辑的变化与演进?
它们反映了我随着唱片而成长的过程。第一张专辑就是我最开始写的那些歌。接下来每张专辑都反映了我在歌曲创作上的进步。和两年前相比,我现在写出来的音乐要有意思得多。
《Attack On Memory》的歌词听上去更阴暗更沮丧。这跟你当时的个人心态有关吗?
绝对是我当时个人心境的反映。那时我很担心自己的乐队不会成功,因为那样就意味着我彻头彻尾地浪费了自己3年的生命。幸运的是,后来的结果不错。
很多乐队的专辑听上去都比现场更“干净”。但在《Attack On Memory》中,你很好地保留了现场演出中的能量和冲劲。你是如何做到的?
专辑里唯一收录的声音就是我们乐队在录音室里现场演奏的声音,因而在现场演出的时候自然就能很好地体现。凡是我们在现场无法表演的东西,我们绝不会强加到专辑里。
当你决定辍学组乐队的时候,你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邮件解释你的决定。还记得邮件里的细节吗?
我就写了我是如何憎恨学校,我不想像别人那样走一条上大学找工作的“正常”道路,我想追求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好在我的父母没有反对我的决定。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封邮件写两段就够了,不用写上7页。
你在大学里学过萨克斯风演奏。有没有想过用在你的专辑里?
没有。我喜欢爵士乐里的萨克斯风,放在古典音乐里也不错,但在摇滚乐里使用萨克斯风肯定会非常难听。
你对在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表演感觉如何?
我很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来新加坡。之前亚洲国家里我只去过日本,那是全世界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我对新加坡还没什么了解,但我对这次演出和整个音乐节期望很高。
Nicolas Jaar
2011年,生于纽约、拥有智利血统的电子音乐人Nicolas Jaar首张专辑《Space Is Only Noise》大获好评,多家知名电音媒体皆将其选为年度最佳专辑。在Laneway音乐节前一周,《Q》在香港全新小型室内演出场所E-Max观看了他的表演,那个夜晚他仿佛把全场观众带到了柏林或伦敦的火爆夜店,无论男女、无论国籍,每个人都在他制造出的强烈节拍与声场中忘情舞蹈、全心投入。无怪乎著名电音文化网站Resident Advisor的读者连续两年投票都将Nicolas Jaar送上“最佳现场”的宝座。此番在新加坡,Nicolas Jaar亦奉献了当天最为“性感”的演出——在傍晚的阳光下,Jaar和他的两个乐手用极具挑逗性的电子节拍、潇洒倜傥的萨克斯风、充满异域风情的吉他,让草地上的观众纷纷翩翩起舞、欲罢不能。 Q&A
你上周在香港的演出非常棒,但Laneway是完全不同的场地。在现场方面,你会有意对室外音乐节与室内俱乐部的表演加以区别吗?
每一个演出场地对我来说都是不同的。我一直相信,现场音乐应该与当时的场地、特定的观众群相呼应。我会根据当地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人来看我的演出,来决定自己在现场表演怎样的音乐。今天阳光灿烂,前面每个乐队表演的都是摇滚乐,而我是现场唯一一个能做电音舞曲的人。当然摇滚乐很酷,我也喜欢摇滚,但今天草地上的观众一直在听、在看,还没有人真正舞蹈起来。所以我今天不会玩什么实验的东西,我只想让观众跳舞。
我的每次演出都是即兴的。我有大概50首歌,每次会针对不同的场地和观众即兴挑5首或7首来演。我的两个乐手特别棒,他们全都听我的。如果我说,今天要玩点能跳舞的,让大家开心一下,那他俩立刻知道要表演什么曲目。这样的表演方式更能让我兴奋,因为我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到处表演自己的音乐,比起一成不变的歌单,我更喜欢这种随性的变化。
你去年从布朗大学毕业,现在还会想念读书的时光吗?当初为什么选择“比较文学”这个专业?
毕业既好也坏。好的方面是我终于有充分的自由做我想做的事,比方说我可以来新加坡待上3天。但离开学校也挺奇怪的,因为上学念书是件好事,也有人告诉你每周应该做什么。现在我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反而觉得更不容易了。选择“比较文学”专业是因为我一直喜欢读书,特别是哲学书籍。我自己是做音乐的,所以不想再学音乐相关的东西了。我更喜欢让书籍来影响我的音乐,而不是让音乐来影响音乐。
能透露一下你毕业论文的主题吗?
我的毕业论文研究了两个文本:一个是Jacques Derrida(注:法国哲学家)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Spectors Of Marx),另一个是William Faulkner(注:美国作家)的著作《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我的论文就是关于这两本书的。我就说这么多吧,再讲下去就很枯燥了。
去年你自己的厂牌发行了一张名为《Don’t Break My Love》的合集作品,所有的音乐都是放在一个叫做The Prism的铝质金属盒里。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
那其实更多是一个实验。我很想知道,如果载有音乐的媒介本身跟音乐产生关联,那是否会改变音乐?如果我给你一个“物体”,这个“物体”自身就能放出音乐,那它会对音乐和听众产生什么影响呢?我的结论是,“物体”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人们只关心音乐本身。
你出生于纽约,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纽约乐队?
我知道这听上去挺奇怪的,但对我个人而言,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纽约乐队就是The Strokes,因为他们实在太纽约了。他们的贝斯手跟我还是校友。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觉得他们是最能代表纽约的。
这次音乐节上最期待哪位音乐人的表演?
我是Tame Impala的超级乐迷。他们是当下我最喜欢的摇滚乐队。他们做的东西太棒了,简直可以说是完美的。
Alt-J
两个月前赢得水星音乐奖,在各大音乐媒体年终盘点上风光无限,最近又在全英音乐奖上获得多项提名,英伦新军Alt-J真算得上是满载荣誉来到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但正所谓“好事多磨”,当天Alt-J第二首曲目刚演到一半,就因为技术故障不得不中断演出,乐队成员也很无奈,向观众做出抱歉的手势。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台上工作人员以极高的效率解决问题,而台下等待的观众也给予巨大的耐心和热情,一起有节奏地鼓掌并高喊:“Alt-J!Alt-J!”事后在谈到这一幕时,键盘手Gus对观众表示非常感激,并不无感慨地说:“有这样的观众在现场,乐队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重新恢复演出后,从《Tessellate》到《Breezeblocks》,从《Matilda》到《Taro》,乐队的几乎每一首歌都赢得观众大合唱,可谓是当天最深得人心的艺人。有东南亚记者说,Alt-J的四个小伙儿在台上特别平静放松,与当天多支摇滚乐队相比实在台风迥异。但《Q》更愿意说,相比于此前舞台上多位狂躁的美国摇滚青年,Alt-J展现的则是四个成员之间的完美默契与英国乐队令人心情愉悦的“节制之美”。
Q&A
《Q》中文版刚刚报道了你们上月在香港的演出。对香港粉丝的印象如何?
Gus(键盘):让我们来形容亚洲挺难的。但每到一个以前没去过的地方,我们都能惊讶地发现,原来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人听过并喜欢我们的音乐,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如此。
Gwil(贝斯/吉他):也许我们的经历还不足以对每个城市给出自己的看法。我们每到一处的行程不外乎就是住酒店、去场地、演出,我们当然也想出去走走、看看当地风土人情什么的,但是根本没有时间。
Gus:是啊,我们在香港只待了24个小时,但演出和歌迷都很棒。
对于你们来说,2012年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一年。在各种赞誉面前,你们如何保持冷静?
Gus:不断巡演就能让我们保持冷静,因为一直在旅途中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关心一下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演出啊演出,干好这份本职工作。
想过下一张专辑的方向吗?
Gus:我们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而不是给其他人做音乐或者听起来像是什么其他乐队的东西。我们有自己工作的方式,不会将自己限制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
Gwil:我们的第一张专辑就是在录音室里摸索、碰撞出来的,可以说很多细节都是“美丽的意外”。所以我现在也没办法讲下一张专辑会是什么样。我认为,事先为一张专辑设定概念并不明智。
第一张专辑这么受欢迎,会不会担心所谓的“第二张专辑综合症”?
Gwil:实际上,第一张专辑的成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事业更有安全感了。如果一个乐队第一张专辑没做好,那他们就会赶紧冲进录音室赶制下一张专辑,但我们就不必如此。 Gus:而且我们现在可以说,Alt-J的第二张专辑一定会有听众的。
有些人说“吉他音乐已经死了”(Guitar music is dead),你们觉得呢?
Gus:那都是饿肚子的记者们编出来的。有的媒体就喜欢说一些鲁莽的大话。
Gwil:他们还说过“绘画已死”呢,但实际上绘画根本就没有消亡。再说了,我们也从来不认为我们做的是吉他音乐,它是死是活跟我们也没啥关系。所谓“吉他音乐已死”,我想大概是三和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吧。(此时Gus和Gwil四目对视并同时说:也许还没呢!)
Gwil:呃,是啊,三和弦的时代必然还没结束呢,你们就当我没说哈。
你们的第一张专辑里提到了很多电影。能否说说2012年你们喜欢的电影?
Gwil:Gus你个电影达人,这个问题你来吧。
Gus:去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南国野兽》(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和《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
花絮
有记者问Alt-J的iPod里都存了谁的歌,金发小帅哥Gwil就掏出自己的手机,一边看一边说:“我前几天刚整了一个下MP3的玩意儿,里面的歌还不多呢,我给你们念念都有谁的歌哈:嗯,Alt-J……”在场记者顿时笑成一团。随后,在念出来Bloc Party、Django Django、LCD Soundsystem等名字之后,Gwil还不忘加上一句:“我可都是花钱下载的啊!”记者们又都笑倒了……
TameImpala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澳大利亚的珀斯(Perth)被人们称作“最与世隔绝的城市”,而当来自珀斯的乐队Tame Impala在2010年发行首张专辑《Innerspeaker》的时候,地道的复古迷幻摇滚也让人们怀疑这些小伙儿是否“与世隔绝”了几十年;去年发行的《Lonerism》更是再度赢得媒体盛赞,也让人们对乐队在本次Laneway音乐节上的表演更加期待。长发翩翩的主唱兼吉他手Kevin Parker一张口就令你想起John Lennon与Syd Barrett,而在新加坡23点的黑暗夜空之下,伴随着舞台上炫目的灯光,Tame Impala的5位帅哥用迷离梦幻的声场将人们带回到神奇的20世纪60年代。
Q&A
很多人都很喜欢《Feels Like We Only Go Backwards》的MV,能谈谈这个视频吗?
这支MV来自英国导演Joe Pelling和Becky Sloan。我们在网上看过他们以前的作品,大伙儿都很喜欢,于是我们的唱片公司就邀请他们来为乐队量身定制这支MV。
2013年有什么计划吗?已经想过新专辑的方向了吗?
现阶段对我们来说就是休息、放松,我们也不想一刻不停地做专辑。等我们休息够了以后就会进录音室。当然,在Tame Impala之外,我们乐队里每个人手头都还有其他的音乐项目。
你们对免费下载MP3这事儿怎么看?
我们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反正现在也没有哪个音乐人真能通过卖音乐赚钱。再说连我们自己都从网上免费下载电影看……所以只要大家还能来看我们的演出、买我们的T恤,是否掏钱买音乐真的无所谓。我们的钱是通过卖T恤挣来的,而不是卖音乐。当然我们这次来新加坡演出也会挣钱啦。
花絮
Tame Impala在记者会上的表现如同他们的迷幻音乐一样“鬼马”。有记者问他们最喜欢的音乐人是谁,乐队各位帅哥给出的答案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键盘手Jay Watson说他的最爱是AC/DC,鼓手Julien Barbagallo的答案是Genesis,吉他手Dominic Simper号称自己最爱Francoise Hardy,说到这里连乐队成员们自己都笑成一片了,于是主唱Kevin Parker赶紧为这些的队友打圆场,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人是David Bowie。而Kevin Parker本人的法国情结也在记者会上表露无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女友Melody Prochet是位巴黎女歌手,拥有自己的dream-pop音乐项目Melody’s Echo Chamber,Parker亦是其首张专辑的制作人。当有记者问起Kevin Parker在《Lonerism》中最喜欢哪首歌时,他没有犹豫就说是以法语命名的《Endors Toi》。而在谈及自己最想合作的音乐人时,Parker更表示自己最想和已故法国音乐人Serge Gainsburg合作,因为他的法语歌词非常浪漫独特。
Gotye
关于Gotye,也许有些人对他的印象是《Making Mirrors》这张成功的专辑,并期待他在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奉献精彩的表演;也许另一些人对他的印象仅仅是《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这首热门单曲,甚至会因此把他称为“one-hit wonder”,并对本次音乐节将他作为压轴演出艺人感到不解。然而,当演出在1月27日0点50分准时结束时,人们最终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是本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最好的一场演出。
那些认为Gotye的全部看家本领只是一首大金曲的人,一定会对他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备感惊讶:这位帅哥绝对不是只会拿着话筒的“流行歌星”,而是一个令人诧异的乐器多面手,从键盘到架子鼓,各种设备无所不能。与此同时,他的嗓音状态仍能保持得非常好。舞台上硕大的LED显示屏闲置了整整11个小时,却在Gotye最后的压轴演出上大放光芒,五彩缤纷的抽象图案、简单生动的手绘人物,丰富的视觉形象伴随着音乐节奏在屏幕上此起彼伏。在演出的间歇,Gotye还非常认真地带领全场观众学唱下一首歌的和声,并教大家“不要停,看看你们能唱多久”,几分钟后大屏幕重新亮起,他才告诉观众“真相”:“玩这个,是因为刚才视觉效果坏掉了……”机敏的应变可见一斑。 在倒数第二首歌之前,Gotye狡猾地对观众说:“下面这首歌,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唱副歌。你们懂的。”随后《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的前奏响起,这是音乐节当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台下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的电子屏幕刹那间亮成一片。整场演出的收官之曲选择了慢板伤感的《Hearts A Mess》,来自Gotye的第二张专辑《Like Drawing Blood》。演出的最后一秒,舞台骤然变暗,一声清脆的三角铁出现,一缕灯光打在Gotye的脸上,他露出顽皮而喜悦的笑容,而回应他的则是全场观众兴奋的欢呼与掌声。
毫无疑问,这场压轴演出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阳光、草地、音乐与爱洒满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每个角落,也让人们更加期待2014年再次相聚新加坡的夏天。
Q&A
2012年对你来说是梦幻般的一年。那么2013年有什么打算?有计划跟其他音乐人合作吗?
我还不清楚2013年是否会发行新作品,我希望不要再等上5年时间才有下一张专辑了(注:Gotye的上两张专辑相隔5年之久)。我最近跟Kimbra一起写了一些新东西,也想跟一些美国和加拿大的制作人合作。今年3月,我会去加拿大的一个乐器博物馆,跟当地的制作人有个合作。经过两年的巡演,我的唱片为我带来了那么多疯狂而意外的事情,我想是时候坐下来写些新歌了。
你最近获得了2013年格莱美奖的提名。感觉如何?
我用了两年时间做《Making Mirrors》这张专辑,2011年在澳洲发行,随后又是不断巡演,现在我又来到了亚洲演出,所以我想,格莱美对于《Making Mirrors》来说算是一个终点吧。我只在电视上看过一次格莱美颁奖,现场的表演都很棒,我也很期待今年的演出。我还不知道今年会有哪些艺人表演,但我相信一定都会是大牌。至于我自己得不得奖无所谓,第一次去到那里就已经是有趣的经历了。很多跟我关系很近的人都被邀请了:Kimbra、我的两个经纪人、我的女朋友,都有可能跟我一起去,我期待跟他们一起分享那个夜晚。
你最喜欢在现场表演哪首歌呢?
那绝对是《State Of The Art》,每次演这首歌都特别好玩,因为这首歌里有很多采样和键盘的声音。我的鼓手Michael和键盘手Tim在表演这首歌的时候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我们每次都一起“乱搞一气”,每次都即兴尝试不同的东西。
花絮
在演出前的记者见面会上,Gotye展现了自己极具亲和力的一面。当时Bat For Lashes正在舞台上演出,Gotye一进媒体棚,面对挤满了一屋子的记者甚至有点不好意思,还问大伙儿:“难道这会儿你们不是应该都去拍Bat For Lashes吗?”在长达5分钟的拍照时间里,Gotye一直非常配合地全程面带笑容面对四面八方的镜头,到后来他真有点坚持不住了,又对记者们说:“能给我讲个笑话吗?这样我能为你们笑得再久一点。”
相比于欧美、日本等著名音乐节动辄拿出老牌乐队、经典乐队来带动票房,Laneway音乐节在艺人选择上口味更为“独特”,尤其偏爱在过去一两年里上升速度快、令人耳目一新的乐坛新生力量,今年亦是如此:来自英国的四人乐队Alt-J不必多言,他们是2012年最受宠爱的新名字,音乐节上新加坡观众的大合唱就是最好的证明;澳大利亚乐队Tame Impala在过去三年里凭借复古迷幻摇滚强势崛起,去年的二年级作品《Lonerism》广受好评,他们在夜晚11点的演出仿佛带领观众穿越了时空;智利裔美国电子音乐人Nicolas Jaar自2011年出道以来现场表演一直备受赞誉,此番新加坡Laneway他奉献了当天最性感诱人的音乐;而诸如Cloud Nothings、Yeasayer等独立乐队也带来了充满活力的表演。
当然,音乐节上也少不了那些早已被乐迷熟悉并喜爱的“老面孔”:挪威民谣二人组Kings Of Convenience为音乐节带来浪漫温馨的开场,温柔帅气的Eirik甚至在现场吟诗一首,而活泼调皮的Erlend则用自己奇怪的舞姿博得观众一笑;Divine Fits由老牌乐队Spoon主唱Britt Daniel、前Wolf Parade成员Dan Boeckner组成双吉他双主音阵容,两人有范儿的一招一式不禁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生在比利时、于澳洲长大的Gotye虽然走红于过去一两年,但其实已是在乐坛拼杀超过10年的“元老”,他在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的表演堪称当天12个小时里最为精彩的演出。
与此同时,本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的女艺人亦是风格迥异、风姿绰约:冷艳帅气的美国短发女歌手Polica及其乐队带来了同样冷艳帅气的电音表演,因与Gotye合作热门单曲“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而走红的新西兰姑娘Kimbra则以华丽的服饰和搞怪的台风引发摄影记者围追堵截。而当天最大牌女艺人Bat For Lashes在夜晚10点以一袭飘逸的白衣出场,身材高挑的她或引吭高歌或浅声低吟,举手投足无不透出强大的女王气场。
Cloud Nothings
Cloud Nothings的主脑人物Dylan Baldi是位“90后”美国小帅哥,此次来到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Baldi蓄起了长发、戴着棒球帽,在后台与每一个陌生人亲切交谈,一副可爱友善的模样俘获了不少记者叔叔阿姨的心。而在舞台上,Baldi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狂躁的吉他扫弦与充满爆发力的嗓音令人想起Nirvana式的少年心气,仿佛在告诉观众,Cloud Nothings已不再是3年前Baldi的“卧室项目”,它已经蜕变为成熟强势的独立音乐生力军。
Q&A
3年内发行了3张专辑。你是如何做到如此高产的?有没有遇到过创作瓶颈?
我觉得3年发行3张专辑并不算是特别高产。我真希望能再多做点音乐,但是巡演占去了很多精力。我努力争取每天创作至少一首歌曲,不管是好是坏,这样我就能获得一点成就感,否则我就会觉得自己太懒惰了。
你怎么来概括3张专辑的变化与演进?
它们反映了我随着唱片而成长的过程。第一张专辑就是我最开始写的那些歌。接下来每张专辑都反映了我在歌曲创作上的进步。和两年前相比,我现在写出来的音乐要有意思得多。
《Attack On Memory》的歌词听上去更阴暗更沮丧。这跟你当时的个人心态有关吗?
绝对是我当时个人心境的反映。那时我很担心自己的乐队不会成功,因为那样就意味着我彻头彻尾地浪费了自己3年的生命。幸运的是,后来的结果不错。
很多乐队的专辑听上去都比现场更“干净”。但在《Attack On Memory》中,你很好地保留了现场演出中的能量和冲劲。你是如何做到的?
专辑里唯一收录的声音就是我们乐队在录音室里现场演奏的声音,因而在现场演出的时候自然就能很好地体现。凡是我们在现场无法表演的东西,我们绝不会强加到专辑里。
当你决定辍学组乐队的时候,你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邮件解释你的决定。还记得邮件里的细节吗?
我就写了我是如何憎恨学校,我不想像别人那样走一条上大学找工作的“正常”道路,我想追求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好在我的父母没有反对我的决定。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封邮件写两段就够了,不用写上7页。
你在大学里学过萨克斯风演奏。有没有想过用在你的专辑里?
没有。我喜欢爵士乐里的萨克斯风,放在古典音乐里也不错,但在摇滚乐里使用萨克斯风肯定会非常难听。
你对在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表演感觉如何?
我很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来新加坡。之前亚洲国家里我只去过日本,那是全世界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我对新加坡还没什么了解,但我对这次演出和整个音乐节期望很高。
Nicolas Jaar
2011年,生于纽约、拥有智利血统的电子音乐人Nicolas Jaar首张专辑《Space Is Only Noise》大获好评,多家知名电音媒体皆将其选为年度最佳专辑。在Laneway音乐节前一周,《Q》在香港全新小型室内演出场所E-Max观看了他的表演,那个夜晚他仿佛把全场观众带到了柏林或伦敦的火爆夜店,无论男女、无论国籍,每个人都在他制造出的强烈节拍与声场中忘情舞蹈、全心投入。无怪乎著名电音文化网站Resident Advisor的读者连续两年投票都将Nicolas Jaar送上“最佳现场”的宝座。此番在新加坡,Nicolas Jaar亦奉献了当天最为“性感”的演出——在傍晚的阳光下,Jaar和他的两个乐手用极具挑逗性的电子节拍、潇洒倜傥的萨克斯风、充满异域风情的吉他,让草地上的观众纷纷翩翩起舞、欲罢不能。 Q&A
你上周在香港的演出非常棒,但Laneway是完全不同的场地。在现场方面,你会有意对室外音乐节与室内俱乐部的表演加以区别吗?
每一个演出场地对我来说都是不同的。我一直相信,现场音乐应该与当时的场地、特定的观众群相呼应。我会根据当地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人来看我的演出,来决定自己在现场表演怎样的音乐。今天阳光灿烂,前面每个乐队表演的都是摇滚乐,而我是现场唯一一个能做电音舞曲的人。当然摇滚乐很酷,我也喜欢摇滚,但今天草地上的观众一直在听、在看,还没有人真正舞蹈起来。所以我今天不会玩什么实验的东西,我只想让观众跳舞。
我的每次演出都是即兴的。我有大概50首歌,每次会针对不同的场地和观众即兴挑5首或7首来演。我的两个乐手特别棒,他们全都听我的。如果我说,今天要玩点能跳舞的,让大家开心一下,那他俩立刻知道要表演什么曲目。这样的表演方式更能让我兴奋,因为我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到处表演自己的音乐,比起一成不变的歌单,我更喜欢这种随性的变化。
你去年从布朗大学毕业,现在还会想念读书的时光吗?当初为什么选择“比较文学”这个专业?
毕业既好也坏。好的方面是我终于有充分的自由做我想做的事,比方说我可以来新加坡待上3天。但离开学校也挺奇怪的,因为上学念书是件好事,也有人告诉你每周应该做什么。现在我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反而觉得更不容易了。选择“比较文学”专业是因为我一直喜欢读书,特别是哲学书籍。我自己是做音乐的,所以不想再学音乐相关的东西了。我更喜欢让书籍来影响我的音乐,而不是让音乐来影响音乐。
能透露一下你毕业论文的主题吗?
我的毕业论文研究了两个文本:一个是Jacques Derrida(注:法国哲学家)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Spectors Of Marx),另一个是William Faulkner(注:美国作家)的著作《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我的论文就是关于这两本书的。我就说这么多吧,再讲下去就很枯燥了。
去年你自己的厂牌发行了一张名为《Don’t Break My Love》的合集作品,所有的音乐都是放在一个叫做The Prism的铝质金属盒里。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
那其实更多是一个实验。我很想知道,如果载有音乐的媒介本身跟音乐产生关联,那是否会改变音乐?如果我给你一个“物体”,这个“物体”自身就能放出音乐,那它会对音乐和听众产生什么影响呢?我的结论是,“物体”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人们只关心音乐本身。
你出生于纽约,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纽约乐队?
我知道这听上去挺奇怪的,但对我个人而言,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纽约乐队就是The Strokes,因为他们实在太纽约了。他们的贝斯手跟我还是校友。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觉得他们是最能代表纽约的。
这次音乐节上最期待哪位音乐人的表演?
我是Tame Impala的超级乐迷。他们是当下我最喜欢的摇滚乐队。他们做的东西太棒了,简直可以说是完美的。
Alt-J
两个月前赢得水星音乐奖,在各大音乐媒体年终盘点上风光无限,最近又在全英音乐奖上获得多项提名,英伦新军Alt-J真算得上是满载荣誉来到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但正所谓“好事多磨”,当天Alt-J第二首曲目刚演到一半,就因为技术故障不得不中断演出,乐队成员也很无奈,向观众做出抱歉的手势。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台上工作人员以极高的效率解决问题,而台下等待的观众也给予巨大的耐心和热情,一起有节奏地鼓掌并高喊:“Alt-J!Alt-J!”事后在谈到这一幕时,键盘手Gus对观众表示非常感激,并不无感慨地说:“有这样的观众在现场,乐队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重新恢复演出后,从《Tessellate》到《Breezeblocks》,从《Matilda》到《Taro》,乐队的几乎每一首歌都赢得观众大合唱,可谓是当天最深得人心的艺人。有东南亚记者说,Alt-J的四个小伙儿在台上特别平静放松,与当天多支摇滚乐队相比实在台风迥异。但《Q》更愿意说,相比于此前舞台上多位狂躁的美国摇滚青年,Alt-J展现的则是四个成员之间的完美默契与英国乐队令人心情愉悦的“节制之美”。
Q&A
《Q》中文版刚刚报道了你们上月在香港的演出。对香港粉丝的印象如何?
Gus(键盘):让我们来形容亚洲挺难的。但每到一个以前没去过的地方,我们都能惊讶地发现,原来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人听过并喜欢我们的音乐,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如此。
Gwil(贝斯/吉他):也许我们的经历还不足以对每个城市给出自己的看法。我们每到一处的行程不外乎就是住酒店、去场地、演出,我们当然也想出去走走、看看当地风土人情什么的,但是根本没有时间。
Gus:是啊,我们在香港只待了24个小时,但演出和歌迷都很棒。
对于你们来说,2012年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一年。在各种赞誉面前,你们如何保持冷静?
Gus:不断巡演就能让我们保持冷静,因为一直在旅途中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关心一下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演出啊演出,干好这份本职工作。
想过下一张专辑的方向吗?
Gus:我们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而不是给其他人做音乐或者听起来像是什么其他乐队的东西。我们有自己工作的方式,不会将自己限制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
Gwil:我们的第一张专辑就是在录音室里摸索、碰撞出来的,可以说很多细节都是“美丽的意外”。所以我现在也没办法讲下一张专辑会是什么样。我认为,事先为一张专辑设定概念并不明智。
第一张专辑这么受欢迎,会不会担心所谓的“第二张专辑综合症”?
Gwil:实际上,第一张专辑的成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事业更有安全感了。如果一个乐队第一张专辑没做好,那他们就会赶紧冲进录音室赶制下一张专辑,但我们就不必如此。 Gus:而且我们现在可以说,Alt-J的第二张专辑一定会有听众的。
有些人说“吉他音乐已经死了”(Guitar music is dead),你们觉得呢?
Gus:那都是饿肚子的记者们编出来的。有的媒体就喜欢说一些鲁莽的大话。
Gwil:他们还说过“绘画已死”呢,但实际上绘画根本就没有消亡。再说了,我们也从来不认为我们做的是吉他音乐,它是死是活跟我们也没啥关系。所谓“吉他音乐已死”,我想大概是三和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吧。(此时Gus和Gwil四目对视并同时说:也许还没呢!)
Gwil:呃,是啊,三和弦的时代必然还没结束呢,你们就当我没说哈。
你们的第一张专辑里提到了很多电影。能否说说2012年你们喜欢的电影?
Gwil:Gus你个电影达人,这个问题你来吧。
Gus:去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南国野兽》(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和《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
花絮
有记者问Alt-J的iPod里都存了谁的歌,金发小帅哥Gwil就掏出自己的手机,一边看一边说:“我前几天刚整了一个下MP3的玩意儿,里面的歌还不多呢,我给你们念念都有谁的歌哈:嗯,Alt-J……”在场记者顿时笑成一团。随后,在念出来Bloc Party、Django Django、LCD Soundsystem等名字之后,Gwil还不忘加上一句:“我可都是花钱下载的啊!”记者们又都笑倒了……
TameImpala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澳大利亚的珀斯(Perth)被人们称作“最与世隔绝的城市”,而当来自珀斯的乐队Tame Impala在2010年发行首张专辑《Innerspeaker》的时候,地道的复古迷幻摇滚也让人们怀疑这些小伙儿是否“与世隔绝”了几十年;去年发行的《Lonerism》更是再度赢得媒体盛赞,也让人们对乐队在本次Laneway音乐节上的表演更加期待。长发翩翩的主唱兼吉他手Kevin Parker一张口就令你想起John Lennon与Syd Barrett,而在新加坡23点的黑暗夜空之下,伴随着舞台上炫目的灯光,Tame Impala的5位帅哥用迷离梦幻的声场将人们带回到神奇的20世纪60年代。
Q&A
很多人都很喜欢《Feels Like We Only Go Backwards》的MV,能谈谈这个视频吗?
这支MV来自英国导演Joe Pelling和Becky Sloan。我们在网上看过他们以前的作品,大伙儿都很喜欢,于是我们的唱片公司就邀请他们来为乐队量身定制这支MV。
2013年有什么计划吗?已经想过新专辑的方向了吗?
现阶段对我们来说就是休息、放松,我们也不想一刻不停地做专辑。等我们休息够了以后就会进录音室。当然,在Tame Impala之外,我们乐队里每个人手头都还有其他的音乐项目。
你们对免费下载MP3这事儿怎么看?
我们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反正现在也没有哪个音乐人真能通过卖音乐赚钱。再说连我们自己都从网上免费下载电影看……所以只要大家还能来看我们的演出、买我们的T恤,是否掏钱买音乐真的无所谓。我们的钱是通过卖T恤挣来的,而不是卖音乐。当然我们这次来新加坡演出也会挣钱啦。
花絮
Tame Impala在记者会上的表现如同他们的迷幻音乐一样“鬼马”。有记者问他们最喜欢的音乐人是谁,乐队各位帅哥给出的答案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键盘手Jay Watson说他的最爱是AC/DC,鼓手Julien Barbagallo的答案是Genesis,吉他手Dominic Simper号称自己最爱Francoise Hardy,说到这里连乐队成员们自己都笑成一片了,于是主唱Kevin Parker赶紧为这些的队友打圆场,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人是David Bowie。而Kevin Parker本人的法国情结也在记者会上表露无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女友Melody Prochet是位巴黎女歌手,拥有自己的dream-pop音乐项目Melody’s Echo Chamber,Parker亦是其首张专辑的制作人。当有记者问起Kevin Parker在《Lonerism》中最喜欢哪首歌时,他没有犹豫就说是以法语命名的《Endors Toi》。而在谈及自己最想合作的音乐人时,Parker更表示自己最想和已故法国音乐人Serge Gainsburg合作,因为他的法语歌词非常浪漫独特。
Gotye
关于Gotye,也许有些人对他的印象是《Making Mirrors》这张成功的专辑,并期待他在此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奉献精彩的表演;也许另一些人对他的印象仅仅是《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这首热门单曲,甚至会因此把他称为“one-hit wonder”,并对本次音乐节将他作为压轴演出艺人感到不解。然而,当演出在1月27日0点50分准时结束时,人们最终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是本次新加坡Laneway音乐节上最好的一场演出。
那些认为Gotye的全部看家本领只是一首大金曲的人,一定会对他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备感惊讶:这位帅哥绝对不是只会拿着话筒的“流行歌星”,而是一个令人诧异的乐器多面手,从键盘到架子鼓,各种设备无所不能。与此同时,他的嗓音状态仍能保持得非常好。舞台上硕大的LED显示屏闲置了整整11个小时,却在Gotye最后的压轴演出上大放光芒,五彩缤纷的抽象图案、简单生动的手绘人物,丰富的视觉形象伴随着音乐节奏在屏幕上此起彼伏。在演出的间歇,Gotye还非常认真地带领全场观众学唱下一首歌的和声,并教大家“不要停,看看你们能唱多久”,几分钟后大屏幕重新亮起,他才告诉观众“真相”:“玩这个,是因为刚才视觉效果坏掉了……”机敏的应变可见一斑。 在倒数第二首歌之前,Gotye狡猾地对观众说:“下面这首歌,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唱副歌。你们懂的。”随后《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的前奏响起,这是音乐节当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台下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的电子屏幕刹那间亮成一片。整场演出的收官之曲选择了慢板伤感的《Hearts A Mess》,来自Gotye的第二张专辑《Like Drawing Blood》。演出的最后一秒,舞台骤然变暗,一声清脆的三角铁出现,一缕灯光打在Gotye的脸上,他露出顽皮而喜悦的笑容,而回应他的则是全场观众兴奋的欢呼与掌声。
毫无疑问,这场压轴演出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阳光、草地、音乐与爱洒满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每个角落,也让人们更加期待2014年再次相聚新加坡的夏天。
Q&A
2012年对你来说是梦幻般的一年。那么2013年有什么打算?有计划跟其他音乐人合作吗?
我还不清楚2013年是否会发行新作品,我希望不要再等上5年时间才有下一张专辑了(注:Gotye的上两张专辑相隔5年之久)。我最近跟Kimbra一起写了一些新东西,也想跟一些美国和加拿大的制作人合作。今年3月,我会去加拿大的一个乐器博物馆,跟当地的制作人有个合作。经过两年的巡演,我的唱片为我带来了那么多疯狂而意外的事情,我想是时候坐下来写些新歌了。
你最近获得了2013年格莱美奖的提名。感觉如何?
我用了两年时间做《Making Mirrors》这张专辑,2011年在澳洲发行,随后又是不断巡演,现在我又来到了亚洲演出,所以我想,格莱美对于《Making Mirrors》来说算是一个终点吧。我只在电视上看过一次格莱美颁奖,现场的表演都很棒,我也很期待今年的演出。我还不知道今年会有哪些艺人表演,但我相信一定都会是大牌。至于我自己得不得奖无所谓,第一次去到那里就已经是有趣的经历了。很多跟我关系很近的人都被邀请了:Kimbra、我的两个经纪人、我的女朋友,都有可能跟我一起去,我期待跟他们一起分享那个夜晚。
你最喜欢在现场表演哪首歌呢?
那绝对是《State Of The Art》,每次演这首歌都特别好玩,因为这首歌里有很多采样和键盘的声音。我的鼓手Michael和键盘手Tim在表演这首歌的时候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我们每次都一起“乱搞一气”,每次都即兴尝试不同的东西。
花絮
在演出前的记者见面会上,Gotye展现了自己极具亲和力的一面。当时Bat For Lashes正在舞台上演出,Gotye一进媒体棚,面对挤满了一屋子的记者甚至有点不好意思,还问大伙儿:“难道这会儿你们不是应该都去拍Bat For Lashes吗?”在长达5分钟的拍照时间里,Gotye一直非常配合地全程面带笑容面对四面八方的镜头,到后来他真有点坚持不住了,又对记者们说:“能给我讲个笑话吗?这样我能为你们笑得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