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體育教育专业是高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输送大量优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工作的重要目标。若想实现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尽快的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工作,在其学习阶段就必须要充分注重体育生执教能力的培养。本次文章分两个部分:其一,分析当下阶段学校在学生执教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生;执教能力;高校
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是当下阶段很多高校的体育生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而这些学生的执教能力与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任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成果。因此,提高这些体育生的执教能力就非常必要了。
一、学生执教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下阶段高校体育生执教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学习大于执教教学。虽然这些体育生在走出校门后要担任体育老师的角色,但是在其校园的学习生涯,他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修够学分保障自己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大学时代的重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校布置的课程,而对个人执教能力的高低并不是很关心。学校在教学方式上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学生执教能力的培养是当下阶段学生个人执教能力有待提升的重要原因。第二,纸上谈兵大于社会实践。教学是一项需要躬身亲为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能力。因此,高校若想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在原则上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目前阶段,很多高校虽然也开设有关增强体育生执教能力的课程,但那些教学工作都是教学理论的学习,若想让学生把书本上的学习理论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仅仅依靠学习理论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导致他们一直不能把学到的教学和教育理论落到实处,这也是导致学生执教能力略显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学生执教能力的建议
基于高校在学生执教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首先,展开问卷调查,摸排体育生的就业方向。高校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平台,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后面临就业问题时也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深造也可以去教育机构,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去学校担任体育教师也可以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其他行业,这并不是一种新鲜的现象。因此但提升学生执教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摸清楚所有学生的就业方向,比如通过对班级内学生个人就业意愿的摸排得到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从事体育老师的工作,在明白了这一情况后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专业化指导,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个人专业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其次,改革教学模式。高校开设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以便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生存,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诉求适当改革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把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淡标准划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部分核查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部分检验学生的个人执教能力是否得以提升。通过两个指标并举的考核方式敦促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个人的执教能力。最后,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一般而言,实习是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前面临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开展实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帮助自己在毕业后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实习期的长短对学生执教能力的提升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如果学生的实习期非常短,那么学生的执教能力提升的也非常有限。反之,学生的执教能力提升速度就会非常明显。因此,在高校开展学生执教能力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适应工作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实习期的延长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以为了延长学生的实习期而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比如由于过度延长实习期,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同时在实习期间也要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自己的实习经历和经验总结,以避免学生在实习期间偷懒耍滑,不思上进。
三、结语
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注重体育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强体育生的教学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尽快的适应体育教师的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红闪.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2] 李海燕.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04+106.
关键词:体育生;执教能力;高校
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是当下阶段很多高校的体育生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而这些学生的执教能力与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任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成果。因此,提高这些体育生的执教能力就非常必要了。
一、学生执教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下阶段高校体育生执教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学习大于执教教学。虽然这些体育生在走出校门后要担任体育老师的角色,但是在其校园的学习生涯,他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修够学分保障自己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大学时代的重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校布置的课程,而对个人执教能力的高低并不是很关心。学校在教学方式上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学生执教能力的培养是当下阶段学生个人执教能力有待提升的重要原因。第二,纸上谈兵大于社会实践。教学是一项需要躬身亲为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能力。因此,高校若想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在原则上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目前阶段,很多高校虽然也开设有关增强体育生执教能力的课程,但那些教学工作都是教学理论的学习,若想让学生把书本上的学习理论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仅仅依靠学习理论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导致他们一直不能把学到的教学和教育理论落到实处,这也是导致学生执教能力略显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提升学生执教能力的建议
基于高校在学生执教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首先,展开问卷调查,摸排体育生的就业方向。高校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平台,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后面临就业问题时也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深造也可以去教育机构,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去学校担任体育教师也可以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其他行业,这并不是一种新鲜的现象。因此但提升学生执教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摸清楚所有学生的就业方向,比如通过对班级内学生个人就业意愿的摸排得到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从事体育老师的工作,在明白了这一情况后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专业化指导,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个人专业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其次,改革教学模式。高校开设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以便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生存,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诉求适当改革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把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淡标准划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部分核查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部分检验学生的个人执教能力是否得以提升。通过两个指标并举的考核方式敦促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个人的执教能力。最后,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一般而言,实习是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前面临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开展实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帮助自己在毕业后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实习期的长短对学生执教能力的提升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如果学生的实习期非常短,那么学生的执教能力提升的也非常有限。反之,学生的执教能力提升速度就会非常明显。因此,在高校开展学生执教能力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适应工作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实习期的延长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以为了延长学生的实习期而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比如由于过度延长实习期,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同时在实习期间也要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自己的实习经历和经验总结,以避免学生在实习期间偷懒耍滑,不思上进。
三、结语
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注重体育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强体育生的教学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尽快的适应体育教师的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红闪.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2] 李海燕.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