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的时候开始留在学校上晚自习,这就意味着除了午餐,每天又要在学校食堂多吃一顿饭。
日子苦的时候就很喜欢吃饭,大概因为吃饭是正大光明的休息时间,是不学习也不会愧疚的“正事”。中午因为要背政治常常不去食堂,晚饭便常去食堂吃了。我和同为高三生的双胞胎姐姐常常是最后一节课下课之后过一会儿才去吃,避开一下课就蜂拥到窗口的高峰。当人稍微少一点的时候,我们会慢悠悠从教学楼三楼荡到一楼,再穿过广场走到食堂。有时候会走更远,到隔壁的初中食堂去吃,那里的菜比这里好吃,且距离远让我们又可以理所当然地多休息一会儿。
尽管晚饭的时候终于能花时间去食堂认真吃饭,然而食堂的饭又不算很好吃,吃来吃去只有那几种菜,荤的永远只有大鸭腿、奥尔良鸡块和蘸着诡异橘黄酱汁的肉丸,运气好的时候会有相对好吃的糟排,素菜仿佛永远只有大白菜、青菜、卷心菜和茄子,颠来倒去没有什么新花样。学校的面也一般,是白水煮面再浇上浇头,一大碗面我常觉得没什么味道,总要剩下大半碗。食堂三楼的小炒却很好吃,但是花的时间久,分量大,价钱又贵些,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高三生来说,只有过生日才会几个同学结伴去食堂三楼“奢侈”一顿。
妈妈做的饭很好吃。素菜好吃,荤菜也好吃。鱼好吃,虾好吃,肉也好吃。妈妈做的面也好吃,不像食堂的面,浇头和面仿佛是分离的,妈妈的面是每一根面条都有味道的。上晚自习之后,一周上学的日子一下子失去了五顿妈妈的饭,于是在吃完学校没有什么花样的食堂餐之后,常和她抱怨。
于是她提议给我们做菜带,头天晚上或当天早上做好,装在饭盒里,上学的时候便带着,每天带一个菜,可以让饭菜多些花样,也更健康些。妈妈从不提前告诉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早上还没睡醒却又勉强拿着英语或语文的默写抓紧看的我们也从来没问过。于是每天的饭盒都像是机器猫的口袋,能掏出不同的宝贝来。
妈妈装菜喜欢用一个白色的塑料饭盒。它是个简单的圆形,虽说是白色,却已有些泛黄,逃脱不掉作为饭盒而总觉得有些油油的感觉。为了怕洒出汤汁,妈妈有时候把盖子扭得很紧,我旋开盖子还要花些力气。
秋天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塑料盒变成了瘦长的保温杯。妈妈常头天晚上做汤,第二天早上热一下,然后灌进保温杯。每到晚上,我和姐姐拎着装了菜的布袋走进食堂,买好饭菜后,坐在座位上,便很心急地打开保温杯盖子,一探究竟今天的“加餐”是什么。保温杯的质量似乎很不错,放到晚上也还有余温,看似不大的保温杯似乎还很能装,一筷子一筷子可以夹出许多,有时候是白萝卜炖牛肉,有时候是鱼丸,有时候是番茄或者香菇鸡汤。吃完里面的东西,最后两人平分喝完杯子里的汤,尽管已经不够热乎,却还是心满意足。
天气越来越热了以后,有一天保温杯又变回了白色的饭盒,热汤变成了菜。可是天气一热菜便很容易坏,妈妈一般就只做凉拌的蔬菜了。最喜欢吃她做的凉拌西兰花或者芦笋,凉凉的,脆脆的,有酱油和麻油的味道。还有的时候有木耳,凉掉的油炸虾,或者蘸酱吃的青萝卜。于是每天又会很期待地扭开白色饭盒的盖子,在看见菜之后惊喜一番,一筷子一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冬天过后,每一天白天都在变长,慢慢地,吃完晚饭从食堂出来的时候,天还很亮。我和姐姐在天气暖和之后便喜欢吃完饭去操场上走一圈再回教室,美其名曰消化一下,实际上只是延长休息的时间。操场上散步的人竟还不少,还有跑步的、躺在草地上的、打球的。四五月份的时候,因为临近体育中考,很多初中生在练耐力跑,一圈一圈跑在红色的跑道上。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的我。我和姐姐便在这繁忙的操场上,轮流把装着饭盒的布袋子套在手臂上,一晃一晃用腿踢着,绕着八百米的跑道慢慢走一圈,有时候还能赶上晚霞,便停下来多看几分钟。然后又拎着空空的白色饭盒,慢慢挪回教室,把布袋子勾在桌边挂伞的铁钩子上,去写作业或去办公室找老师。
高考结束之后,饭盒的使命也结束了。暑假在家,每晚都能吃到妈妈做的菜,装在好看的盘子里。特别是添置烤箱之后,妈妈做菜的欲望变本加厉,我们吃饭的欲望也变本加厉,于是我们都长胖了。
但是后来再在厨房看到那个白色的圆圆的塑料饭盒,仍会倏地想起它躺在食堂泛着光的桌子上的样子,想起旋开盖子时的小期待,想起那个有些油腻腻的布袋晃荡在桌边的鐵钩子上,想起妈妈的饭盒里盛满爱的样子。
日子苦的时候就很喜欢吃饭,大概因为吃饭是正大光明的休息时间,是不学习也不会愧疚的“正事”。中午因为要背政治常常不去食堂,晚饭便常去食堂吃了。我和同为高三生的双胞胎姐姐常常是最后一节课下课之后过一会儿才去吃,避开一下课就蜂拥到窗口的高峰。当人稍微少一点的时候,我们会慢悠悠从教学楼三楼荡到一楼,再穿过广场走到食堂。有时候会走更远,到隔壁的初中食堂去吃,那里的菜比这里好吃,且距离远让我们又可以理所当然地多休息一会儿。
尽管晚饭的时候终于能花时间去食堂认真吃饭,然而食堂的饭又不算很好吃,吃来吃去只有那几种菜,荤的永远只有大鸭腿、奥尔良鸡块和蘸着诡异橘黄酱汁的肉丸,运气好的时候会有相对好吃的糟排,素菜仿佛永远只有大白菜、青菜、卷心菜和茄子,颠来倒去没有什么新花样。学校的面也一般,是白水煮面再浇上浇头,一大碗面我常觉得没什么味道,总要剩下大半碗。食堂三楼的小炒却很好吃,但是花的时间久,分量大,价钱又贵些,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高三生来说,只有过生日才会几个同学结伴去食堂三楼“奢侈”一顿。
妈妈做的饭很好吃。素菜好吃,荤菜也好吃。鱼好吃,虾好吃,肉也好吃。妈妈做的面也好吃,不像食堂的面,浇头和面仿佛是分离的,妈妈的面是每一根面条都有味道的。上晚自习之后,一周上学的日子一下子失去了五顿妈妈的饭,于是在吃完学校没有什么花样的食堂餐之后,常和她抱怨。
于是她提议给我们做菜带,头天晚上或当天早上做好,装在饭盒里,上学的时候便带着,每天带一个菜,可以让饭菜多些花样,也更健康些。妈妈从不提前告诉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早上还没睡醒却又勉强拿着英语或语文的默写抓紧看的我们也从来没问过。于是每天的饭盒都像是机器猫的口袋,能掏出不同的宝贝来。
妈妈装菜喜欢用一个白色的塑料饭盒。它是个简单的圆形,虽说是白色,却已有些泛黄,逃脱不掉作为饭盒而总觉得有些油油的感觉。为了怕洒出汤汁,妈妈有时候把盖子扭得很紧,我旋开盖子还要花些力气。
秋天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塑料盒变成了瘦长的保温杯。妈妈常头天晚上做汤,第二天早上热一下,然后灌进保温杯。每到晚上,我和姐姐拎着装了菜的布袋走进食堂,买好饭菜后,坐在座位上,便很心急地打开保温杯盖子,一探究竟今天的“加餐”是什么。保温杯的质量似乎很不错,放到晚上也还有余温,看似不大的保温杯似乎还很能装,一筷子一筷子可以夹出许多,有时候是白萝卜炖牛肉,有时候是鱼丸,有时候是番茄或者香菇鸡汤。吃完里面的东西,最后两人平分喝完杯子里的汤,尽管已经不够热乎,却还是心满意足。
天气越来越热了以后,有一天保温杯又变回了白色的饭盒,热汤变成了菜。可是天气一热菜便很容易坏,妈妈一般就只做凉拌的蔬菜了。最喜欢吃她做的凉拌西兰花或者芦笋,凉凉的,脆脆的,有酱油和麻油的味道。还有的时候有木耳,凉掉的油炸虾,或者蘸酱吃的青萝卜。于是每天又会很期待地扭开白色饭盒的盖子,在看见菜之后惊喜一番,一筷子一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冬天过后,每一天白天都在变长,慢慢地,吃完晚饭从食堂出来的时候,天还很亮。我和姐姐在天气暖和之后便喜欢吃完饭去操场上走一圈再回教室,美其名曰消化一下,实际上只是延长休息的时间。操场上散步的人竟还不少,还有跑步的、躺在草地上的、打球的。四五月份的时候,因为临近体育中考,很多初中生在练耐力跑,一圈一圈跑在红色的跑道上。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的我。我和姐姐便在这繁忙的操场上,轮流把装着饭盒的布袋子套在手臂上,一晃一晃用腿踢着,绕着八百米的跑道慢慢走一圈,有时候还能赶上晚霞,便停下来多看几分钟。然后又拎着空空的白色饭盒,慢慢挪回教室,把布袋子勾在桌边挂伞的铁钩子上,去写作业或去办公室找老师。
高考结束之后,饭盒的使命也结束了。暑假在家,每晚都能吃到妈妈做的菜,装在好看的盘子里。特别是添置烤箱之后,妈妈做菜的欲望变本加厉,我们吃饭的欲望也变本加厉,于是我们都长胖了。
但是后来再在厨房看到那个白色的圆圆的塑料饭盒,仍会倏地想起它躺在食堂泛着光的桌子上的样子,想起旋开盖子时的小期待,想起那个有些油腻腻的布袋晃荡在桌边的鐵钩子上,想起妈妈的饭盒里盛满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