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语言,让文字活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惯了繁华的都市生活,看厌了高山湖泊,偶尔发现僻静的小路,踏着石板走下去,走到幽静的深处,清丽的景象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小河潺潺,鸟语花香。炊烟袅袅,渔歌晚唱。或许这里的景没有华山的巍峨,也沒有庐山瀑布的气魄,更没有桂林的秀丽,却能打动人的心灵。之所以能捏人心魄,就在于它的清新、朴实、富有个性和生活气息。我想,写作如游览一样,文字如幽静深处的风景,只有追求其独特的意蕴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文字才能活起来,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幽静深处有佳景,真情到时出美文。真情是人们最朴素的感情,它采用富有个性的生活化语言反映学生最真切的感受。
  一、让文字反映真实的生活
  人类的生命离不开生活,文字应带有生活的气息;人们生活在平凡中,文字应带有葱花的味道。实际上,文学就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再现形式,反映真生活的文字才具有永久的魅力,从老百姓嘴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例如,人们形容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会说“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看,多形象的语言,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说一个人老实木讷,就用“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其木讷形象跃然纸上。据说,白居易每次写完诗后都是先读给没有文化的老婆婆听,老婆婆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直到老婆婆完全听懂为止,因此他的诗也流传千古,极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要让文字活起来,就要反映真实生活,让人读了觉得这个人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对这个生活环境和方式非常熟悉。
  一次写作课,主题是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对于这个话题,学生应该不会陌生,因为身边熟悉的人太多太多,如何让学生把这篇作文写好?首先从审题入手,一定人,二定事,即先锁定自己要写的这个人,要深刻明白写这个人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这肯定他有着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接着引导学生要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人与事都必须真真实实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与发生的。有个学生写同桌时是这么写的:“我的同桌是一个小馋猫,每天中午吃饭时,他总是不停地向别人要菜。如果装菜的盆里还有多余的,他便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菜盆跑去。有时为了要一根火腿肠或一只鸡腿,他甚至愿意为你扫教室一星期。”学生选取了生活中熟悉的人。再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一个画面,寥寥几笔就让人物那熟悉的形象重临于在我们的心头。
  二、让文字体现出生活中人的真切感受
  《红楼梦》的“香菱学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好的语言就应该反映出学生的这种心理,体现学生的真切感受,就是作文要求中的“情真意切”。
  在教学中,要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最真实的语言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明白有活力的文字应达到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有却说不出,读了之后有同感却表达不出来。这样的文字经常借助于一些修辞来表达,例如,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听了王小玉节节高起、愈唱愈高的嗓音,人人都觉得好,至于怎么好,可就是“茶壶里煮饺子”,表述不出来,而刘鹗却巧妙借助通感传达出了那种独特的感受,让人读了之后觉得,他写的就是人们想说的。
  感受人人都有,但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欣赏名家名段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细腻的心灵与生活对话。
  三、让文字展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思想
  文字是有灵魂的,其灵魂来自于作者的思想,来自于作者所赋予的人物或自身的思想。精美的语言文字都是富有个性化的,其个性化来源于真实,来源于生活。因为生活中的人是唯一的,描写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文字自然也是唯一的。只有描写人的唯一文字才是独特的,才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流出的才能久远,这样的文字也是有活力的。例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第四次写祥林嫂时有这么一句话:“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祥林嫂连悲哀的神色也没有了,完全成了一具对现实生活麻木的行尸走肉。“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成了祥林嫂外貌描写的“专利”,让人们永远而深刻地记住了她,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鲁迅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鲁四老爷等封建维护者的痛恨。
  最动人的是真情,直白的语言除了能表露人内心情感外,还能把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示无遗。在“真”的天空下,无论是风光旖旎,还是月朗星稀,都能放飞孩子们快乐的心灵,让他们流淌内心的感动……
  阅读是积淀,是存储,是丰富的积累;写作是表达,是倾吐,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唤醒沉睡的语言,让文字活起来,它还原了写作的真谛——反映真实生活、体现真切感受、展现真实思想。漫步在文字的天空下,让学生要通过勤于练笔的诸多策略方法激起他们创作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细胞,让写作变成学生倾吐自己心灵的一种自然方式,提高学生驾驭文字表情达意的水平。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优良的班风,浓厚的学风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也有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农村中学从事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我们班许多同学成为“留守孩子”,我认为这时
期刊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期刊
一、教师的健康令人担忧  2017年6月15日下午,正在凯里经济开发区初级中学给学生上政治课的54岁教师余国灿,突然倒在了讲台上,之后便再也没有醒来。  郭月琼老师,46岁,是泉港区峰尾镇联岩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从1990年开始参加工作执教25年。一日,郭月琼老师和家长们交流着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突然,郭老师停住了说话,下一秒钟,就晕倒在讲台上。120急救医生紧急救助,可是郭老师没有再醒来。 
期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性格、习惯、思想、行为完美无缺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人”。对那些学生自己尚未察觉或显而易见的缺点,老师有义务、有责任予以规劝和提醒。若规劝和提醒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该生还未形成正确的内部动机,老师就要使用批评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醒悟和悔过。  批评是对学生不恰当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评价的方法。和表扬一样,它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的目
期刊
从事聋教工作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二十几年的美工教学中,我深感搞好美工课程的教学,既能充分调动聋生的情感因素,唤起对美的向往,又能使他们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中获取知识,并提高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于他们的残疾,虽然能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但很难体会出“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因此,就破坏了聋生学习美工的广度和深度,又加上美工这一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又很难领悟的
期刊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班主任能否把握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正确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崭新内容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  (一)情绪焦虑型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制障碍或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
期刊
“后进生”问题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不但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痼疾,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得进行研究的课题。“后进生”问题是什么呢?笔者经过细致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考究,现就后进生的相关问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学生自身是后进生形成的内因: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素质 。俗话说:“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所以,学生个体总会有不同程度差距。比如有的
期刊
“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它无疑是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数学思维既从属于一般的人类思维,受到一般思维规律的制约,同时由于数学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数学思维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自身特点。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是人脑运用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对数学对象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具体来说,数
期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一门塑造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老师充满着对心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班主任老师应如何开展德育?就需要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需要进行感恩教育,需要动情,需要细心等,总之,德育,要从“心”开始。  一、经心相处——用真情感染学生  1.会心微笑,拉近学生距离  我们要用心去认识、理解、关怀学生,做到一言
期刊
一、引言  说到学困生,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学习不认真、作业要催交,上课不听讲,睡觉,爱捣乱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不问清楚原因,就责备甚至严厉地批评他们,给他们扣一个不遵守纪律,违法学生守則的帽子,进而处罚他们,最终导致他们变本加厉,我行我素。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其实,即使是学困生,他们也有受教育,被平等关爱的权利,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去转化他们。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