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五岁风满楼》
孔庆东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定价:25.00元
说实话,孔庆东的书我原来也比较喜欢,看完《47楼207》,又去找《口号万岁》。所以看这本新书《四十五岁风满楼》并不算吃力,两个小时就翻完了半本。看得如此之快首先是因为北大醉侠的幽默和通俗仍然未改。以下是原话摘录:
孔和尚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公共场合跟中年妇女吵架,那些妇女简直就是“话精”,一通机关枪般的扫射,管你什么文学博士哲学烈士,两分钟内就让任何铁汉也像央视大楼一般在冲天大火里轰然倒塌。
孔庆东被人称为是北大的马克·吐温,钱钟书之后真正懂得幽默的人。不可否认,钱氏与孔方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两人都曾依靠博闻强识,抒发一下知识分子的无厘头。但钱的智慧和想象力更胜一筹,孔先生则经常依靠词语的嫁接与混搭。
说起对这种修辞方式的依赖,孔先生自己好像都说过,身在校园,行文不免迂腐。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他行文时,经常来一些诗词或者俗语的改编或强用。比如这段——郭沫若被蒋公介石通缉,跑到日本研究了十年甲骨文,赋诗道:“去国十年余泪血”。鲁迅跟许广平结缘十载之际,赠画题诗曰:“十年携手共艰危。”……人家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为了救国救民,孔和尚则纯粹是闲云野鹤无事忙……十年过去了,涛声依旧。猩猩还是那个猩猩,野狼还是那个野狼。
这种文章让90后看看真是不错,起码可以丰富一下传统文化知识。但中文系的教授,应该懂得这些陈词滥调是语言句式创新、幽微情感表达的大忌,也是一种偷懒和炫耀的捷径。要写好文章,一是不能着急,像写小品台词一样每句话都想着怎么去抖个包袱,那就完蛋了。郭德纲为什么不上春晚,他说春晚的时间太短,来不及让你平铺稳垫。所以能适应这种场合的东西就是东北小品,它能密集地引爆那些笑点。
在这本新书中,他夸赵本山和李银河都是为民说话的好人时,用了一大堆学术资料来举例——“失声的群体”是1968年文化人类学家阿登纳(Ardener)和雪莉(Shirley)在剑桥大学提出的,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我们的语言是由男性规定并为男性服务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内部,还有许多“失声族”……李银河关注的“性取向弱势群体”,赵本山关注的“阶级地位弱势群体”,就都是我们需要给他们话筒,给他们键盘的兄弟姐妹。
言论貌似非常有文采又非常通达,但不就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的事吗?拿这些英文名和专业术语在老百姓面前装有文化足够了,在知识分子面前,就兴趣索然了。
孔先生还对样板戏珍爱有加——我们能够允许那些充满封建思想的旧戏原汁原味地演出,为什么不能容许革命文艺原汁原味呢?经过三十年的笑骂侮辱,样板戏像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歌一样,更加巍然屹立,傲视人间,让今天这个苍白无耻的文艺时代战栗发抖。
同样的问题,跟孔先生差不多大的作家胡发云在小说《如嫣》里也有另外一番思考,原话我记不住了,大概是说,我们今天还在唱这些东西,但并不是怀念它的思想。而是被这种形式绑架了,这个形式凝聚了一代人的青春——荒唐的青春。我理解胡发云的意思是,今天我们在老鼠爱大米朗朗上口的旋律的轰炸下,可能嘴里不自觉地也会哼哼几句,但不代表就因此认同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了诗经里一些貌似很平常的句子。苏珊桑塔格也曾说过,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往往是有意而为之,并被强加成我们共同的记忆。
总的来说,我认为孔先生由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少年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体制内的得势者,“人过四十五……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只笼中虎啊。”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画过领导的漫画来讽刺一下,但这跟陈丹青张鸣直接开炮有很大区别。韩寒说郭敬明的书适合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们看,其实孔先生的书也比较适合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们看看,但一定不要沉溺其中。
孔庆东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定价:25.00元
说实话,孔庆东的书我原来也比较喜欢,看完《47楼207》,又去找《口号万岁》。所以看这本新书《四十五岁风满楼》并不算吃力,两个小时就翻完了半本。看得如此之快首先是因为北大醉侠的幽默和通俗仍然未改。以下是原话摘录:
孔和尚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公共场合跟中年妇女吵架,那些妇女简直就是“话精”,一通机关枪般的扫射,管你什么文学博士哲学烈士,两分钟内就让任何铁汉也像央视大楼一般在冲天大火里轰然倒塌。
孔庆东被人称为是北大的马克·吐温,钱钟书之后真正懂得幽默的人。不可否认,钱氏与孔方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两人都曾依靠博闻强识,抒发一下知识分子的无厘头。但钱的智慧和想象力更胜一筹,孔先生则经常依靠词语的嫁接与混搭。
说起对这种修辞方式的依赖,孔先生自己好像都说过,身在校园,行文不免迂腐。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他行文时,经常来一些诗词或者俗语的改编或强用。比如这段——郭沫若被蒋公介石通缉,跑到日本研究了十年甲骨文,赋诗道:“去国十年余泪血”。鲁迅跟许广平结缘十载之际,赠画题诗曰:“十年携手共艰危。”……人家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为了救国救民,孔和尚则纯粹是闲云野鹤无事忙……十年过去了,涛声依旧。猩猩还是那个猩猩,野狼还是那个野狼。
这种文章让90后看看真是不错,起码可以丰富一下传统文化知识。但中文系的教授,应该懂得这些陈词滥调是语言句式创新、幽微情感表达的大忌,也是一种偷懒和炫耀的捷径。要写好文章,一是不能着急,像写小品台词一样每句话都想着怎么去抖个包袱,那就完蛋了。郭德纲为什么不上春晚,他说春晚的时间太短,来不及让你平铺稳垫。所以能适应这种场合的东西就是东北小品,它能密集地引爆那些笑点。
在这本新书中,他夸赵本山和李银河都是为民说话的好人时,用了一大堆学术资料来举例——“失声的群体”是1968年文化人类学家阿登纳(Ardener)和雪莉(Shirley)在剑桥大学提出的,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我们的语言是由男性规定并为男性服务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内部,还有许多“失声族”……李银河关注的“性取向弱势群体”,赵本山关注的“阶级地位弱势群体”,就都是我们需要给他们话筒,给他们键盘的兄弟姐妹。
言论貌似非常有文采又非常通达,但不就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的事吗?拿这些英文名和专业术语在老百姓面前装有文化足够了,在知识分子面前,就兴趣索然了。
孔先生还对样板戏珍爱有加——我们能够允许那些充满封建思想的旧戏原汁原味地演出,为什么不能容许革命文艺原汁原味呢?经过三十年的笑骂侮辱,样板戏像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歌一样,更加巍然屹立,傲视人间,让今天这个苍白无耻的文艺时代战栗发抖。
同样的问题,跟孔先生差不多大的作家胡发云在小说《如嫣》里也有另外一番思考,原话我记不住了,大概是说,我们今天还在唱这些东西,但并不是怀念它的思想。而是被这种形式绑架了,这个形式凝聚了一代人的青春——荒唐的青春。我理解胡发云的意思是,今天我们在老鼠爱大米朗朗上口的旋律的轰炸下,可能嘴里不自觉地也会哼哼几句,但不代表就因此认同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了诗经里一些貌似很平常的句子。苏珊桑塔格也曾说过,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往往是有意而为之,并被强加成我们共同的记忆。
总的来说,我认为孔先生由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少年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体制内的得势者,“人过四十五……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只笼中虎啊。”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画过领导的漫画来讽刺一下,但这跟陈丹青张鸣直接开炮有很大区别。韩寒说郭敬明的书适合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们看,其实孔先生的书也比较适合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们看看,但一定不要沉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