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77-01
在数学教学中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呢?
一、借助生活原型开展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基本可以在生活中一一对应。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喜欢上数学。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纸箱、牛奶盒等,在讲解表面积的含义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理解,然后自己测量、计算实物的表面积,并进行探讨交流,同桌互相检验。为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我带领学生实际去测量、计算学生餐厅内洗手池(没有顶部)的表面积,得到不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教学“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能画出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的形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借助具体的模型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出从这些物体的三个面分别看到的形状,并画出来。学生在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了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减轻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引进数学课堂,把社会生活中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形象化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个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向(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把这节数学课搬到了学校操场:组织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向、相背和同向中的三种相遇情况作演示。通过角色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有利条件,尽可能的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1.数学练习要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理解之后要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才能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并得以熟练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挖掘有价值的、结合具体生活实际的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用相结合,感悟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而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逐步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家里去选择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量一量,并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学以致用。
2.数学知识要应用于生活。
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很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的思維僵化,不够活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要让他们明白数学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活,使他们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只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陷入枯燥而机械的深渊,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只有将数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收集数学素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77-01
在数学教学中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呢?
一、借助生活原型开展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基本可以在生活中一一对应。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喜欢上数学。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纸箱、牛奶盒等,在讲解表面积的含义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理解,然后自己测量、计算实物的表面积,并进行探讨交流,同桌互相检验。为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我带领学生实际去测量、计算学生餐厅内洗手池(没有顶部)的表面积,得到不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教学“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能画出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的形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借助具体的模型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出从这些物体的三个面分别看到的形状,并画出来。学生在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了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减轻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引进数学课堂,把社会生活中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形象化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个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向(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把这节数学课搬到了学校操场:组织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向、相背和同向中的三种相遇情况作演示。通过角色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有利条件,尽可能的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1.数学练习要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理解之后要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才能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并得以熟练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挖掘有价值的、结合具体生活实际的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用相结合,感悟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而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逐步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家里去选择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量一量,并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学以致用。
2.数学知识要应用于生活。
我们的数学教学常常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很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的思維僵化,不够活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要让他们明白数学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活,使他们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只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陷入枯燥而机械的深渊,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只有将数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收集数学素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