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139-01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旅游专业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了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实践+就业”教学新模式。本文对这种模式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办出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措施和方法,使我院高职学生毕业后更适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实践+就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境内外各种商业、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酒店业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出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又对酒店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人员不再是一部复读机,也不仅仅是一只引路蜂,而应该具有服务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求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也与之相适应。如何培养出既有专业水平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应用性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它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教学正处于逐渐摸索的过程。
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实习面单一,侧重酒店实习 。
2.酒店服务实习内容过于低层次,以低技能的简单劳动为主。
3.酒店实习过程中,教师长期顶岗管理,锻炼学生的效能不高。学生酒店实习的全过程,学院派一名专业教师长期驻扎配合酒店管理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4.旅游实习对学生就业的指向性不强。高强度长时间的旅游酒店实习,内容单一、枯燥而且简单,使得几个月的实习下来,很多学生对从事的酒店工作产生畏惧,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从事旅游业的离心作用,这显然不是专业建设所希望的。
二、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的设想
“实践+就业”教学模式改革即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确定问题,进行“抛锚”,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退至后台,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则通过相互协作,在真实的工作中去感受、体验,自主地理解知识、熟练技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
1.认知实践+就业实践
认知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除参观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外,还可在假期安排顶岗实习,如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模拟规划实习等。
2.模拟实践+就业实践
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验室,如语音室、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导游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专业实践+就业实践
专业实践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综合业务工作及基本带团规范服务流程等;二是酒店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三是旅游景区实习, 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
专业实践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服务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上述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立,应符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论的教学规律,切不可将教学秩序打乱。而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相对来讲动态性大,因此,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应根据旅游管理不同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学生、市场、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且以当前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各方面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调整和完善。学生的兴趣是实践教学过程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市场、人才需求和社会有要求是实践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投入资金的力度是实施实践教学计划的关键。
3.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学校应建立教师实践教学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要与发达的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日益加强的今天,旅游行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将会是越来越高,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更应该真正意识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同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复合性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譚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2]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
[3]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旅游专业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了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实践+就业”教学新模式。本文对这种模式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办出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措施和方法,使我院高职学生毕业后更适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实践+就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境内外各种商业、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酒店业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出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又对酒店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人员不再是一部复读机,也不仅仅是一只引路蜂,而应该具有服务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求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也与之相适应。如何培养出既有专业水平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应用性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它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教学正处于逐渐摸索的过程。
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实习面单一,侧重酒店实习 。
2.酒店服务实习内容过于低层次,以低技能的简单劳动为主。
3.酒店实习过程中,教师长期顶岗管理,锻炼学生的效能不高。学生酒店实习的全过程,学院派一名专业教师长期驻扎配合酒店管理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4.旅游实习对学生就业的指向性不强。高强度长时间的旅游酒店实习,内容单一、枯燥而且简单,使得几个月的实习下来,很多学生对从事的酒店工作产生畏惧,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从事旅游业的离心作用,这显然不是专业建设所希望的。
二、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的设想
“实践+就业”教学模式改革即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确定问题,进行“抛锚”,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退至后台,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则通过相互协作,在真实的工作中去感受、体验,自主地理解知识、熟练技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
1.认知实践+就业实践
认知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除参观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外,还可在假期安排顶岗实习,如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模拟规划实习等。
2.模拟实践+就业实践
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验室,如语音室、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导游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专业实践+就业实践
专业实践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综合业务工作及基本带团规范服务流程等;二是酒店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三是旅游景区实习, 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
专业实践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服务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上述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立,应符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论的教学规律,切不可将教学秩序打乱。而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相对来讲动态性大,因此,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应根据旅游管理不同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学生、市场、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且以当前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各方面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调整和完善。学生的兴趣是实践教学过程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市场、人才需求和社会有要求是实践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投入资金的力度是实施实践教学计划的关键。
3.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学校应建立教师实践教学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要与发达的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日益加强的今天,旅游行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将会是越来越高,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更应该真正意识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同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复合性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譚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2]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
[3]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