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分化为南北两大体系,南方书法顺延着传统继续演进,向精致化发展,用笔考究、注重细节、追求情态,表现风度,上层主流社会的书法艺术与下层文字书写几无关系;北方书法学习和模仿南方书法,介于隶楷之间,书风质朴、猛利、粗犷。隋唐时期南北书风开始走向融合之路,褚遂良、薛稷代表了南北书风对峙的终结。
【关键词】南北政权分化;南方书风;北方书风;南北书风融合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1-0023-02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上古、中古书法发展的轨迹,分分合合,先民各部落、各族群记事符号汇合而为图形文字、象形文字,西周大篆又分化为各诸侯国地域性书艺,秦统一文字,由篆到隶再到真,一脉相承。而至两晋南北朝,汉字书艺又出现了南北两大体系。
东晋以来,传统的中原汉文化中心南迁,北方成了少数民族逐鹿争强的战场。南方的书法,顺延着传统继续向前演进,钟繇、张芝等汉魏名家技艺和地位被东晋的王羲之和王献之所继承,并在南朝被逐渐确立为正统一脉的新权威、新经典。而在北方,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征战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性格和方式,逐渐学习中原汉文化,除了西晋崔、卢等氏族大姓继续留在北方,为汉文化的传播留下了种子,也有在南北战争中南方士大夫(如王氏家族的王褒等)归顺北方,把南方的书法新风气带到北方。
南方的书法是士大夫们的玄妙之技,是上流社会的专利,贵至帝王,下及朝臣,人们热衷搜集记载议论品评的,都是历代上流社会的书艺,与社会下层的文字书写全无关系。可以说,在南方的上流社会,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用笔考究、注重细节、追求情态,表现风度。北方的情况则不同,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在学习和模仿中原汉文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即使想讲究也是讲究不起来的。他们先学汉隶(当然远没有汉隶的精妙),继而学习真体楷书(也没有南方真体楷书的纯粹),就字体、书体而言,他们的文字书写,徘徊在隶体与真体之间,这倒造成了北方书艺的亦此亦彼的特征,例如北魏初期的《嵩高灵庙碑》(见图1),北齐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都是亦隶亦真的名作。另一方面,从现今遗存的北方书艺看,大多数石刻书丹应出自文士之手,笔法虽然简单,但结字严谨匀称,体态端庄大方,得楷法真正,如郑道昭所书《郑文公碑》,以及一批结字精美的北魏墓志、造像记等等,都不逊于南方楷法。但是,上述的这些石刻文字,不仅用笔本来就比南方书法简单、粗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刻制大多简单、猛利,增添了几分质朴、粗犷的意态,与南方的墨迹大异其趣。总体来说,南北方书法都是社会上层高度重视的,但南方多墨迹、重神韵,北方书法多刻石、重气度。如果是南方统一了北方,或许北方的书法会被埋没在尘土废墟里,后人只能看到从钟张到二王的书法。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北方杨坚挥师南下,统一南北,建立隋朝,还是北方的李渊灭隋建唐。隋唐一脉,北方统一了南方。
魏徵说过:“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初唐人关于文学的这一见解同样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南北书风的差异。虽然北方人一直在学习南方书法,但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当他们用武力征服了南方后,既学习南方的书风,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传统。所以,隋朝的书法,例如《苏慈墓志》(見图2)、《董美人墓志》等,都是在北方的书风中不同程度地掺入了南方用笔的精巧。而纯粹的南方书风的继承者僧智永则沦为寺院中抄经的样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唐,高祖李渊所推崇的书家欧阳询,是以北方为基调兼融南方的典型样式。太宗李世民开始真正把视野扩大到南方,推崇智永的传人虞世南,独尊王羲之书法,盛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不仅在全国范围搜求王字,而且身体力行,学习王羲之笔法。唐太宗如此强有力的倡导,使南北书风的融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书法史上“初唐四家”除了年长的欧、虞分别代表着北方与南方的书风,另外两位新秀褚遂良、薛稷最能代表南北书风的走向融合。
褚遂良虽然出生于南方,但褚家是北方的大族,并且一直在北方活动。褚遂良的早期书法与欧字一样,同属于北周、隋代以来的北方书风,但在唐太宗的号召下,他转学虞世南,用笔由直而曲,由简而繁,由朴而饰,由断而连,由质实而轻灵,由正拙而清逸,结字构架依旧保留了北方隶书的宽绰,用笔尽现江左风流,实现了以北书为筋骨、南书为风神的南北融合新书风(见图3)。薛稷也是出身北方的大族,地位显赫,他的书法结体本具北方传统,但竭力追随褚书笔法,终于成为南北融合新书风的一大家。
褚、薛二人的书法,是跨时代的,它们在唐代的传播标志着南北书风对峙的终结,此后的唐人书法,诸如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等,都不是单纯的北书或正宗的南书,而是唐代特有的南北融合的书风。
【关键词】南北政权分化;南方书风;北方书风;南北书风融合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1-0023-02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上古、中古书法发展的轨迹,分分合合,先民各部落、各族群记事符号汇合而为图形文字、象形文字,西周大篆又分化为各诸侯国地域性书艺,秦统一文字,由篆到隶再到真,一脉相承。而至两晋南北朝,汉字书艺又出现了南北两大体系。
东晋以来,传统的中原汉文化中心南迁,北方成了少数民族逐鹿争强的战场。南方的书法,顺延着传统继续向前演进,钟繇、张芝等汉魏名家技艺和地位被东晋的王羲之和王献之所继承,并在南朝被逐渐确立为正统一脉的新权威、新经典。而在北方,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征战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性格和方式,逐渐学习中原汉文化,除了西晋崔、卢等氏族大姓继续留在北方,为汉文化的传播留下了种子,也有在南北战争中南方士大夫(如王氏家族的王褒等)归顺北方,把南方的书法新风气带到北方。
南方的书法是士大夫们的玄妙之技,是上流社会的专利,贵至帝王,下及朝臣,人们热衷搜集记载议论品评的,都是历代上流社会的书艺,与社会下层的文字书写全无关系。可以说,在南方的上流社会,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用笔考究、注重细节、追求情态,表现风度。北方的情况则不同,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在学习和模仿中原汉文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即使想讲究也是讲究不起来的。他们先学汉隶(当然远没有汉隶的精妙),继而学习真体楷书(也没有南方真体楷书的纯粹),就字体、书体而言,他们的文字书写,徘徊在隶体与真体之间,这倒造成了北方书艺的亦此亦彼的特征,例如北魏初期的《嵩高灵庙碑》(见图1),北齐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都是亦隶亦真的名作。另一方面,从现今遗存的北方书艺看,大多数石刻书丹应出自文士之手,笔法虽然简单,但结字严谨匀称,体态端庄大方,得楷法真正,如郑道昭所书《郑文公碑》,以及一批结字精美的北魏墓志、造像记等等,都不逊于南方楷法。但是,上述的这些石刻文字,不仅用笔本来就比南方书法简单、粗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刻制大多简单、猛利,增添了几分质朴、粗犷的意态,与南方的墨迹大异其趣。总体来说,南北方书法都是社会上层高度重视的,但南方多墨迹、重神韵,北方书法多刻石、重气度。如果是南方统一了北方,或许北方的书法会被埋没在尘土废墟里,后人只能看到从钟张到二王的书法。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北方杨坚挥师南下,统一南北,建立隋朝,还是北方的李渊灭隋建唐。隋唐一脉,北方统一了南方。
魏徵说过:“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初唐人关于文学的这一见解同样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南北书风的差异。虽然北方人一直在学习南方书法,但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当他们用武力征服了南方后,既学习南方的书风,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传统。所以,隋朝的书法,例如《苏慈墓志》(見图2)、《董美人墓志》等,都是在北方的书风中不同程度地掺入了南方用笔的精巧。而纯粹的南方书风的继承者僧智永则沦为寺院中抄经的样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唐,高祖李渊所推崇的书家欧阳询,是以北方为基调兼融南方的典型样式。太宗李世民开始真正把视野扩大到南方,推崇智永的传人虞世南,独尊王羲之书法,盛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不仅在全国范围搜求王字,而且身体力行,学习王羲之笔法。唐太宗如此强有力的倡导,使南北书风的融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书法史上“初唐四家”除了年长的欧、虞分别代表着北方与南方的书风,另外两位新秀褚遂良、薛稷最能代表南北书风的走向融合。
褚遂良虽然出生于南方,但褚家是北方的大族,并且一直在北方活动。褚遂良的早期书法与欧字一样,同属于北周、隋代以来的北方书风,但在唐太宗的号召下,他转学虞世南,用笔由直而曲,由简而繁,由朴而饰,由断而连,由质实而轻灵,由正拙而清逸,结字构架依旧保留了北方隶书的宽绰,用笔尽现江左风流,实现了以北书为筋骨、南书为风神的南北融合新书风(见图3)。薛稷也是出身北方的大族,地位显赫,他的书法结体本具北方传统,但竭力追随褚书笔法,终于成为南北融合新书风的一大家。
褚、薛二人的书法,是跨时代的,它们在唐代的传播标志着南北书风对峙的终结,此后的唐人书法,诸如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等,都不是单纯的北书或正宗的南书,而是唐代特有的南北融合的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