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弟子规》 学生行为习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59-01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进行“三个优化”,增强践行实效
学校在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中,通过“三个优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优化教育过程。首先,学校把《弟子规》《美文诵读》引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老师负责。其次,通过“读—背—解—行”的方式,利用晨读、大课间活动和课前3分钟,通过歌唱、舞蹈、韵律操、游戏等形式演绎《弟子规》。最后,学校给每一位家长分发一本《弟子规》,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第二,优化评价体系。学校通过开展“诵读争星”活动,每个学期都要评选出“诵读之星”。此外,学校还给每一个学生分发一份《弟子规每日生活力行表》,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评价。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等载体,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注重“四个结合”,拓宽践行渠道
(一)践行《弟子规》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学校依托常规教学这一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要求学生在管理物品方面做到“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在保持教室卫生方面要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二)践行《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倡导家长学习《弟子规》,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和践行《弟子规》,能够做到互相监督对方的言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听话了、懂事了,看到父母身体不舒服,会主动帮父母端水、拿药,有的学生看到父母下班回家晚了,会帮忙做家务,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
(三)践行《弟子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践行《弟子规》的有效载体,学校除了利用晨读、课前3分钟让学生诵读《弟子规》,还利用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边唱边跳弟子规韵律操。此外,学校还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弟子规》朗诵比赛、“颂千古经典,做文明少年”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展现了个人风采,促进了学校文明育人理念的形成。
(四)践行《弟子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弟子规》中学到做人做事的准则,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把践行《弟子规》融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比如,学习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之后,学生能够知道在参加活动时为什么不能拥挤,为什么要注意安全,为什么要学会等待。
三、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学生能够熟记《弟子规》的内容,并且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生小梁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个性倔强,脾气暴躁,经常与他人发生矛盾。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小梁开始学会了与他人进行交往,暴躁的脾气也有所改善。
(二)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睦。让学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且初见成效。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能够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刘女士在家长联系薄上写道:“我们很 关心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虽然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但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开展的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家长也是很好的教育。”
(三)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文明礼仪文化。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促进了学校文明礼仪文化的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向好的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群体的行为习惯,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长文明素养的提高。
通过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学校师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弟子规》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时,不能不加思辨地照搬,而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应用,活学活用。
(责编 欧孔群)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59-01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进行“三个优化”,增强践行实效
学校在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中,通过“三个优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优化教育过程。首先,学校把《弟子规》《美文诵读》引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老师负责。其次,通过“读—背—解—行”的方式,利用晨读、大课间活动和课前3分钟,通过歌唱、舞蹈、韵律操、游戏等形式演绎《弟子规》。最后,学校给每一位家长分发一本《弟子规》,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第二,优化评价体系。学校通过开展“诵读争星”活动,每个学期都要评选出“诵读之星”。此外,学校还给每一个学生分发一份《弟子规每日生活力行表》,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评价。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等载体,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注重“四个结合”,拓宽践行渠道
(一)践行《弟子规》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学校依托常规教学这一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要求学生在管理物品方面做到“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在保持教室卫生方面要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二)践行《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倡导家长学习《弟子规》,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和践行《弟子规》,能够做到互相监督对方的言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听话了、懂事了,看到父母身体不舒服,会主动帮父母端水、拿药,有的学生看到父母下班回家晚了,会帮忙做家务,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
(三)践行《弟子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践行《弟子规》的有效载体,学校除了利用晨读、课前3分钟让学生诵读《弟子规》,还利用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边唱边跳弟子规韵律操。此外,学校还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弟子规》朗诵比赛、“颂千古经典,做文明少年”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展现了个人风采,促进了学校文明育人理念的形成。
(四)践行《弟子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弟子规》中学到做人做事的准则,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把践行《弟子规》融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比如,学习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之后,学生能够知道在参加活动时为什么不能拥挤,为什么要注意安全,为什么要学会等待。
三、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学生能够熟记《弟子规》的内容,并且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生小梁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个性倔强,脾气暴躁,经常与他人发生矛盾。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小梁开始学会了与他人进行交往,暴躁的脾气也有所改善。
(二)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睦。让学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且初见成效。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能够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刘女士在家长联系薄上写道:“我们很 关心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虽然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但自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开展的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家长也是很好的教育。”
(三)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文明礼仪文化。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促进了学校文明礼仪文化的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向好的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群体的行为习惯,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长文明素养的提高。
通过开展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活动,学校师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弟子规》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时,不能不加思辨地照搬,而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应用,活学活用。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