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贸易经济学专业作为融智学院成立较早的一批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探索研究对作为应用型转型试点的我校经济类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也能为贸易经济专业特色专业的申报打下基础。本研究以职业能力导向为目标,以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为载体,一方面不断优化贸易经济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教学平台如何促进贸易经济专业本科教学和“五优五实”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职业能力;贸易经济;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106-02
2016年9月重慶市发布的《关于引导重庆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引导和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优化重庆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市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随后发布的《关于确定第二批转型高校的通知》中,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正式被确定为重庆市第二批转型高校之整体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之一。根据我校“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民办高校典范”的办学愿景,转型工作部署围绕“五优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认真推进立柱架梁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四大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多课堂贯通平台、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平台、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一 平台建设前期基础
(一)梳理了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贸易经济学专业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本专业相关专家参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搜集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现有的贸易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较清晰,优势较突出,能够实现学生服务区域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了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类模块、学科专业类模块、应用创新类模块三大模块课程体系框架,联动人文素养与第二课堂,涵盖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三大要素,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化、均衡化、机制化、制度化。
(三)启动了初期实践教学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初步建立了“3+1”实践教学体系,“3+1”实训模式遵循了“前3年贸经专业专项实训教学+1年贸经专业校内外集中实训教学”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所谓的“3”可以理解为前三年按实际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贸经专业全部学位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实训环节,“1”可以理解为最后一年(第四年)集中进入校内外实训教学环节。
二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一)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贸易经济专业实践平台构建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贸易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外实习基地一般是由学校或者学院牵头与相关企业签署协议,他们能够提供场所满足学校一定规模的实习生到此参与社会实习实践。目前,产教融合的理念深入应用型高校的每个角落,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对提高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重点研究:1.如何深度融合已有的校外实践平台(如中科盛宏商贸有限公司,重庆德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让这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贸经专业完成实习实训的教学任务要求。2.如何精准挖掘新的校外实践平台,务必使新平台契合贸易经济专业特点,并严格按照平台建设的原则、条件、权利和义务推进相关工作的展开。3.如何规范管理校外实践平台,从而起到校企双赢的局面。
(二)校内仿真实训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高校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云教育技术、智能实验室等来拓展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学校的专职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企业一线管理人到学校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授课的方式,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的理念。此外,在学校建立仿真实习实训平台,例如厦门亿学公司的连锁实训软件,能够生动地将实践教学搬到学生身边。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来说,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有软件和硬件的支撑。
重点研究:1.连锁经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模拟真实创业环境,设计有多种实训模式、提供专卖店、超商等业态案例,供贸易经济专业同学进行创新创业模拟实战教学。2.连锁企业王牌店长实务实训系统——采用目前超市的原生数据,功能设计紧密结合当前超市流通行业的规划和流程,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3. 3D仿真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于空间设计实训竞赛系统——通过3D仿真连锁超市场景,围绕三大模块进行多个实训项目。4. 3D商业时空展示系统——利用3D仿真技术,将综合的商业中心中常见业态及其经营环境以3D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
(三)学生竞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高校在校学生的单一课内学习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贸易经济专业需要发掘和参与各种竞赛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参与学科竞赛对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本身也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融智学院贸易经济专业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理念,着力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和创新型综合人才。
主要研究:1.如何把学生的技能大赛引入到日常教学,从而引导老师,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教育。2.如何选择适合贸易经济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竞赛。目前挑战杯、“国泰安”流通大师、营销赢家、三创比赛、商道以及行业分析大赛等比赛正被积极推广,更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比赛亟待被发掘并推广。3.校内、校外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搭建竞赛平台,指导学生参赛并获得名次。
(四)科研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践证明,通过对科研课题的思考,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拓宽,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可以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融智学院通过成立学生学术社团,开展各类学术讲座,落实师生科研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调动师生对科研的热情。此外,科研实践平台的搭建,一方面推进科研和技术融合,有利于教师出更多成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平台老师的带领下,尝试做科研,培养良好的学术思维,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应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主要研究:1.如何建立并落实导师制,依托经济学院各类、各级纵横向科研项目,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工具与方法,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申报大学生相关创新性课题来提高学生自己的科研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通过一些横向课题,建立企业与学习的纽带,变相搭建起技能需求發布和技能培训平台。3.如何让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师成功加入融智学院各个科研平台,从而获得“双赢”。4.如何让教师和学生共享现有科研平台(人口和区域发展研究所、会展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现代金融研究所、大数据应用研究所)中的资源。
(五)教学实践平台建设
教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贸易经济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对本科院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贸易经济相关企业定向或委托培养、培训人才。3.贸易经济专业选聘企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积极推广微课、慕课、网络课以及翻转课堂,让行业优秀老师能够以更多的教学方式授课。
三 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们都倡导高等教育必须迎合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要正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这务必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学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贸易经济专业课程改革、实训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老师引进等各种举措。创新教学模式包括自主课堂、智慧课堂的引入,最终改变传统教学行为,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
(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内容
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又坚持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要求,贸易经济专业要形成“通识教育+行业企业”“学科专业教育+行业企业”“应用能力教育+行业企业”“创新创业教育+行业企业”“团学活动+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的组合式教学模块体系,并合理配置课程内容。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完善教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贸易经济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推进使用微课、慕课等网络化教学。通过几年的努力,确定“连锁经营”确定为融智学院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将零售学、贸易经济学、网络贸易与实务等核心专业课建设成为校级、市级精品课程。教学管理要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条件成熟时,成立贸易经济专业课相关课程组,进而优化教学原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要“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参考文献
[1]刘蓓,汪长明.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7(02):35-40.
[2]朱慧芹.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3):83-85.
[3]王生怀,徐风华,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5):201-204.
[关键词] 职业能力;贸易经济;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106-02
2016年9月重慶市发布的《关于引导重庆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引导和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优化重庆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市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随后发布的《关于确定第二批转型高校的通知》中,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正式被确定为重庆市第二批转型高校之整体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之一。根据我校“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民办高校典范”的办学愿景,转型工作部署围绕“五优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认真推进立柱架梁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四大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多课堂贯通平台、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平台、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一 平台建设前期基础
(一)梳理了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贸易经济学专业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本专业相关专家参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搜集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现有的贸易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较清晰,优势较突出,能够实现学生服务区域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了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类模块、学科专业类模块、应用创新类模块三大模块课程体系框架,联动人文素养与第二课堂,涵盖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三大要素,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化、均衡化、机制化、制度化。
(三)启动了初期实践教学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初步建立了“3+1”实践教学体系,“3+1”实训模式遵循了“前3年贸经专业专项实训教学+1年贸经专业校内外集中实训教学”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所谓的“3”可以理解为前三年按实际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贸经专业全部学位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实训环节,“1”可以理解为最后一年(第四年)集中进入校内外实训教学环节。
二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一)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贸易经济专业实践平台构建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贸易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外实习基地一般是由学校或者学院牵头与相关企业签署协议,他们能够提供场所满足学校一定规模的实习生到此参与社会实习实践。目前,产教融合的理念深入应用型高校的每个角落,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对提高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重点研究:1.如何深度融合已有的校外实践平台(如中科盛宏商贸有限公司,重庆德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让这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贸经专业完成实习实训的教学任务要求。2.如何精准挖掘新的校外实践平台,务必使新平台契合贸易经济专业特点,并严格按照平台建设的原则、条件、权利和义务推进相关工作的展开。3.如何规范管理校外实践平台,从而起到校企双赢的局面。
(二)校内仿真实训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高校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云教育技术、智能实验室等来拓展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学校的专职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企业一线管理人到学校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授课的方式,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的理念。此外,在学校建立仿真实习实训平台,例如厦门亿学公司的连锁实训软件,能够生动地将实践教学搬到学生身边。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来说,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有软件和硬件的支撑。
重点研究:1.连锁经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模拟真实创业环境,设计有多种实训模式、提供专卖店、超商等业态案例,供贸易经济专业同学进行创新创业模拟实战教学。2.连锁企业王牌店长实务实训系统——采用目前超市的原生数据,功能设计紧密结合当前超市流通行业的规划和流程,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3. 3D仿真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于空间设计实训竞赛系统——通过3D仿真连锁超市场景,围绕三大模块进行多个实训项目。4. 3D商业时空展示系统——利用3D仿真技术,将综合的商业中心中常见业态及其经营环境以3D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
(三)学生竞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高校在校学生的单一课内学习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贸易经济专业需要发掘和参与各种竞赛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参与学科竞赛对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本身也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融智学院贸易经济专业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理念,着力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和创新型综合人才。
主要研究:1.如何把学生的技能大赛引入到日常教学,从而引导老师,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教育。2.如何选择适合贸易经济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竞赛。目前挑战杯、“国泰安”流通大师、营销赢家、三创比赛、商道以及行业分析大赛等比赛正被积极推广,更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比赛亟待被发掘并推广。3.校内、校外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搭建竞赛平台,指导学生参赛并获得名次。
(四)科研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践证明,通过对科研课题的思考,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拓宽,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可以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融智学院通过成立学生学术社团,开展各类学术讲座,落实师生科研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调动师生对科研的热情。此外,科研实践平台的搭建,一方面推进科研和技术融合,有利于教师出更多成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平台老师的带领下,尝试做科研,培养良好的学术思维,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应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主要研究:1.如何建立并落实导师制,依托经济学院各类、各级纵横向科研项目,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工具与方法,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申报大学生相关创新性课题来提高学生自己的科研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通过一些横向课题,建立企业与学习的纽带,变相搭建起技能需求發布和技能培训平台。3.如何让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师成功加入融智学院各个科研平台,从而获得“双赢”。4.如何让教师和学生共享现有科研平台(人口和区域发展研究所、会展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现代金融研究所、大数据应用研究所)中的资源。
(五)教学实践平台建设
教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贸易经济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对本科院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贸易经济相关企业定向或委托培养、培训人才。3.贸易经济专业选聘企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积极推广微课、慕课、网络课以及翻转课堂,让行业优秀老师能够以更多的教学方式授课。
三 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们都倡导高等教育必须迎合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要正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这务必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学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贸易经济专业课程改革、实训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老师引进等各种举措。创新教学模式包括自主课堂、智慧课堂的引入,最终改变传统教学行为,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
(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内容
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又坚持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要求,贸易经济专业要形成“通识教育+行业企业”“学科专业教育+行业企业”“应用能力教育+行业企业”“创新创业教育+行业企业”“团学活动+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的组合式教学模块体系,并合理配置课程内容。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完善教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贸易经济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推进使用微课、慕课等网络化教学。通过几年的努力,确定“连锁经营”确定为融智学院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将零售学、贸易经济学、网络贸易与实务等核心专业课建设成为校级、市级精品课程。教学管理要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条件成熟时,成立贸易经济专业课相关课程组,进而优化教学原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要“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参考文献
[1]刘蓓,汪长明.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7(02):35-40.
[2]朱慧芹.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3):83-85.
[3]王生怀,徐风华,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5):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