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以讲授法最为流行,讲授法一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笔者主要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论述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自己主宰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主、自觉、自律、自强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起着传递、引导、调控的作用。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总结治学经验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重境界,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应该有三重境界,即想学、会学和乐学。
一、培养兴趣,使学生“想学”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了兴趣,有了想了解、想探索的欲望,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兴趣,使学生“想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重境界。
例如,笔者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辛亥革命》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了由浅入深、欲擒故纵的授课方式,选择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孙中山先生穿的是长袍马褂,还是西装或者是中山装?”有同学小声嘟囔道:“那还用问,当然是中山装了!”笔者接着话锋一转:“有谁知道关于中山装的来龙去脉?”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笔者微微一笑,向学生详细介绍了中山装的来历:“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在通商口岸成为追逐时髦的男士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是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彼此分离,相互制约;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直到今天,我国许多领导人穿着中山装出现在各大场合,比起出镜率较高的传统西服,中山装更能折射出新中国领导人‘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折射出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形象。”
二、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
“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到了学习方法的制约。学习方法的概括性越高,迁移的范围越大,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C所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可谓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重境界。
初中历史课,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远胜于机械地死记硬背。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在把握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历史大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尤其重视一些关键词在课本当中所起的作用,如“开始”“加深”“完全”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就使学生把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一目了然,熟记于心。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童谣的形式,把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华夏文明万古传》:“三皇五帝后夏商,周朝争霸秦为王。陈广起义群雄起,楚汉相争胜刘邦。王莽新朝十五载,东汉迁都到洛阳。三国鼎立西东晋,南北对峙继隋唐。贞观开元创伟业,武后登基世无双。五代十国归北宋,辽夏金蒙动刀枪。征讨求和均无功,南宋偏安国力傷。一代天骄拓疆土,灭元建明朱元璋。闯王进京坐未稳,清军入关统八方。列强欺凌千古恨,百年屈辱破天荒。辛亥革命建民国,军阀混战欲称王。日寇肆虐神州地,自酿后果自遭殃。两党博弈正义胜,百万雄师过大江。崭新中国东方立,改革开放沐朝阳。炎黄龙脉传万世,中华民族永辉煌。”这样朗朗上口的当代歌谣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记住朝代顺序和更替原因,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训练,使学生“乐学”
罗素说过:“教育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方法。”教育之所以很难传授,是因为运用知识是一种很强的技能,当人们知道了、理解了,并不等于就会运用了。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使之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轻松,自动参与其中。因此,“乐学”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三重境界。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笔者在课堂练习中特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曹操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笔者故意提高嗓门问:“还有没有同学持不同的意见?”教室里逐渐恢复了平静,许多学生满脸困惑地望着我。笔者扫视了一遍全班学生,微笑着说:“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于公元220年建立了魏国以后才追封自己的父亲为魏武帝,直到这个时候,东汉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末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单纯地灌输知识不如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其自主探索答案。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达到“乐学”的状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对于学生来讲,教学内容中通常会有许多他们不明白、不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向他们“问疑”,帮助他们解答难题,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但是教师的这种“问疑”,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意图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三重境界”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融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而且,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也会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杨文景.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7):73.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自己主宰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主、自觉、自律、自强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起着传递、引导、调控的作用。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总结治学经验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重境界,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应该有三重境界,即想学、会学和乐学。
一、培养兴趣,使学生“想学”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了兴趣,有了想了解、想探索的欲望,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兴趣,使学生“想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重境界。
例如,笔者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辛亥革命》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了由浅入深、欲擒故纵的授课方式,选择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孙中山先生穿的是长袍马褂,还是西装或者是中山装?”有同学小声嘟囔道:“那还用问,当然是中山装了!”笔者接着话锋一转:“有谁知道关于中山装的来龙去脉?”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笔者微微一笑,向学生详细介绍了中山装的来历:“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在通商口岸成为追逐时髦的男士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是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彼此分离,相互制约;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直到今天,我国许多领导人穿着中山装出现在各大场合,比起出镜率较高的传统西服,中山装更能折射出新中国领导人‘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折射出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形象。”
二、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
“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到了学习方法的制约。学习方法的概括性越高,迁移的范围越大,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C所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可谓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重境界。
初中历史课,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远胜于机械地死记硬背。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在把握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历史大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尤其重视一些关键词在课本当中所起的作用,如“开始”“加深”“完全”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就使学生把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一目了然,熟记于心。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童谣的形式,把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华夏文明万古传》:“三皇五帝后夏商,周朝争霸秦为王。陈广起义群雄起,楚汉相争胜刘邦。王莽新朝十五载,东汉迁都到洛阳。三国鼎立西东晋,南北对峙继隋唐。贞观开元创伟业,武后登基世无双。五代十国归北宋,辽夏金蒙动刀枪。征讨求和均无功,南宋偏安国力傷。一代天骄拓疆土,灭元建明朱元璋。闯王进京坐未稳,清军入关统八方。列强欺凌千古恨,百年屈辱破天荒。辛亥革命建民国,军阀混战欲称王。日寇肆虐神州地,自酿后果自遭殃。两党博弈正义胜,百万雄师过大江。崭新中国东方立,改革开放沐朝阳。炎黄龙脉传万世,中华民族永辉煌。”这样朗朗上口的当代歌谣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记住朝代顺序和更替原因,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训练,使学生“乐学”
罗素说过:“教育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方法。”教育之所以很难传授,是因为运用知识是一种很强的技能,当人们知道了、理解了,并不等于就会运用了。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使之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轻松,自动参与其中。因此,“乐学”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三重境界。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笔者在课堂练习中特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曹操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笔者故意提高嗓门问:“还有没有同学持不同的意见?”教室里逐渐恢复了平静,许多学生满脸困惑地望着我。笔者扫视了一遍全班学生,微笑着说:“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于公元220年建立了魏国以后才追封自己的父亲为魏武帝,直到这个时候,东汉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末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单纯地灌输知识不如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其自主探索答案。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达到“乐学”的状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对于学生来讲,教学内容中通常会有许多他们不明白、不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向他们“问疑”,帮助他们解答难题,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但是教师的这种“问疑”,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意图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三重境界”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融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而且,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也会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杨文景.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