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迅速做出重大调整,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做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三者并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基本素质 全面发展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晓宏(1973- ),男,四川三台人,川北医学院图书馆,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李敏(1974- ),女,四川双流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川南充637002)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104-02
  
  一、“三基并重、全面发展”观念的提出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大学校长会议提出了“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后来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转变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确立“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基并重、全面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为:以本科学生为对象、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综合教育为手段,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简称“三基”)作为目标,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二、培养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1.现实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存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不少大学生专业狭窄,技能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难以胜任所学专业以外的其他工作。因此用人单位这样评价大学生: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有适应社会未来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他们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包括使学生自身能融入社会体系的能力。这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以向有意义的方向顺利发展并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保证。
  2.理论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并做出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不但体现为体脑结合的特点,而且把德才兼备列为主要内容。因此,要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能只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必须还要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高校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使得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够为适应职业的需要、享受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学习。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三基并重、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重要阵地。因此,该专业培养的人要求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熟悉其教育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专业理应培养适用性较强的人才,但由于在课程设置方面受专业本位观念的影响和传统的政治理论板块结构的束缚,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所占比例过小,致使学生非专业知识贫乏,制约了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提出教育改革要遵循“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的原则,为学科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来进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构建“三基并重、全面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构建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思想政
  治教育专业的特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在着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基本技能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少而精、突出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在总体设计上,要注意课程本身结构和学科体系的科学性,选取那些构成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后,具备在本专业继续发展、深造的扎实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完整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立足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系统研究文化素质课的教学规律,建立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精神品格、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上获得全方位的提高。
  2.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端正教育方向,强化德育意识,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科学规划德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
  组织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参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开展学生学马列、学党的基本知识的活动,要切实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3.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训练环节的比重,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的指导和管理,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工作实际,发现并弥补差距,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和适当的假期、课余时间安排学生深入基层,接触工人、农民,参加一定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广泛吸收各行业的有关人士参与教学工作,聘请企业家、银行家、政府官员定期到学校讲课。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传授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促进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改革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籍管理方式,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改革。现行的学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管理过死,学生必须在四年内修完所有课程,才能毕业。这种学籍管理办法,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现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教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面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僵化的学籍管理体制必须改革。首先,应实行学分制。在两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选学自己感兴趣和理想的课程,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的合理知识结构,允许学生跨专业选学其他理工科类课程,加强自然科学知识,以扩展知识面。其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和推迟毕业。学生在修完规定课程后,可以提前毕业,而未完成学分的应当推迟毕业。允许学生在学习期间停学打工,自己挣钱上大学。这不仅解决了学习费用问题,还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锻炼。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发挥校园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一所大学是否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学生在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团结友爱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促进学生个性的不断完善。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存在这样一些情况:娱乐型的内容多,启迪型、思考型的内容少;各种文体活动多,体现师范性的少;个别精英参加的多,大众参加的少;阶段性的多,细水长流的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校园活动的层次较低造成的,这也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原因。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就要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使它适合大学生的口味。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并举,结合各种人才培养途径的优势,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科技力量不断壮大。目前,全国共有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高校1975所,其中最商学位授予权为博士学位的245所、硕士学位的212所、学士学位的1 57所,其他高校12359所。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随着“211”“985”工程的实施,全国高校60%的科技经费、80%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水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仍带着浓厚的传统课程的弊端,根据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提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平台+选修”的“递进式”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该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商务核心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组成。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商务人才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黄玉丽(1957- ),女,福建厦门人,北京联合
2009年1月5目上午,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棒垒球分会主办、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棒垒球分会换届大会”在桂林举行。
2008年12月28日.全国女足大学生锦标赛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徐州师大队先后战胜了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代表队,决赛中,徐师大女足
这是一连串令人赞叹的成绩:首届“创业浙江”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创新组银奖,浙江省首届高职高专创业创新科技作!品特等奖,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三等奖……
[摘要]文章从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入手,提出职校生“自我发展素质”的概念,并通过对德国和丹麦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分析,以及对有代表性的国际终身学习理论的阐释,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在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自我发展素质中大有可为——学校生活中的交往情境就是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的基本阵地。  [关键词]职校学生 发展素质 自我意识 终身学习   [作者简介]徐改(1975- ),女,山东青岛人,中国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做了界定,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能力结构培养、课程开发、课程体系等具体实施途径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秦传江(1968- ),男,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徐益(1965- ),男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职教科研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历史启示、现实依据及国际参照等几个维度阐述了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教科研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李德方(1968-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实施“05方案”,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核体系及其弊端的分析,提出建立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的考核体系
[摘要]大学生就业心态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成败。文章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几种主要表现,指出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紧迫性,并提出了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 就业心态  [作者简介]张海燕(1962- ),河北唐山人,石家庄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的研究;贾立敏(1974- ),女,河北鹿泉人,石家庄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