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曹雪芹的家族绘画渊源,曹雪芹本人善画的考证,曹雪芹的画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其家族绘画氛围的熏陶影响下,形成了其非比寻常的绘画才能,也形成了他大量成理论的绘画观念,并且他把这些绘画方面的才华充分嫁接到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红楼梦》随处可见的关于绘画史、绘画观、画家、画作阐释的艺术遗珠,也使得这部千古奇书在艺术手法、艺术风格、艺术追求上均受到了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曹雪芹 画种 画风 画论
红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对曹雪芹家族及其个人研究所发现的资料还非常有限,作为画家的曹雪芹,迄今还没有可信的画作让大家看到他的绘画风格和水平。本文仅根据曹雪芹家族绘画渊源的考证,曹雪芹朋友的诗作或记载,《红楼梦》里大量出现的绘画描述以及脂砚斋在脂评中关于曹雪芹,包括脂砚斋本人在内,熟悉绘画的线索,来证实曹雪芹善画的事实,并对其绘画风格、面貌以及绘画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
曹家绘画诸人考证
曹雪芹家族在绘画方面的渊源可上溯到其曾祖父曹玺。曹玺在担任江宁织造理事官期间,曾呈给康熙皇帝一张进物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吕纪《九思图》一轴,王齐翰《高贤图》一轴,朱锐《关山车马图》一轴,赵修禄《天闲图》一轴……赵伯驹《仙山逸趣图》一卷,李公麟《周游图》一卷,沈周山水一卷,《归去来图》一卷……[1]此外还有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字一轴,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字一轴,淳化阁帖两套。进物单所涉画家和书法家皆为自宋以来书画名家、大家,由此可见曹玺对书画的收藏之精,文化实力之强,鉴赏修养之深。
曹玺次子曹荃善画,其兄曹寅曾说“子猷故善画”。子猷就是曹荃的字。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中也提到“子猷善画梅”。曹荃之子曹欣,也善于绘画,据说“能世其业”,“善画梅,能为长干”。(张万基《曹雪芹的祖辈与绘画》,《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2辑)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中藏画很多,还交往了很多大画家如石涛、禹之鼎等人。不仅如此,曹寅还颇善风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十四《江湖载酒集》上叶九有《百字令》,为曹使君题《江南春思图》等,曹使君即为曹寅,可以得知,曹寅确实具有绘画方面的才能。
曹雪芹有这样的父、祖和家庭氛围,善画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春柳堂诗稿》里曹雪芹的朋友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说:(曹雪芹)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爱将笔墨呈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沤,这是曹雪芹善画再明确不过的记录了。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据载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奉召在春苑池作画,“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俛伏池侧,手挥丹粉,瞻望座宾,不胜愧赧”,回去就正告自己的儿子以后不要以绘画为业[2]。诗中引用阎立本的典故,并结合其他材料来看,可以推测当时有可能皇家画院曾来招聘过曹雪芹,但为其所拒。曹雪芹的另一位朋友敦敏有诗《赠芹圃》云: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懋斋诗抄》抄本)。透过张宜泉、敦诚、敦敏等人的诗作,可以推测,曹雪芹善画,常画,并曾以此作为生活来源来供养家人。有学者考证曹雪芹:“在当时,他善画的名气似乎比他诗人和小说家的名气更大。”[3]
与曹雪芹关系亲密的脂砚斋,其在《红楼梦》的评语中也多次运用绘画术语,如“总是画境”、“神理如画”、“纯用画家笔”、“全用画家笔意写法”、“画美人秘诀”等,来指出《红楼梦》的绘画之美。另外,脂砚斋还多次借用绘画术语评论《红楼梦》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及其表现手法与绘画的相通性。脂砚斋所提“三染法”、“横云断岭法”、“烘云托月法”、“背面傅粉法”、“千皴万染法”、“三五散聚法”、“烟云模糊法”等等绘画术语,周汝昌、胡文彬、翟建胜、岳东生等红学大家,都对之作过具体深入的阐释[4],这也说明曹雪芹对绘画的精深钻研和修养。
曹雪芹画种分析
由以上材料看来,曹雪芹善画当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曹雪芹擅长画什么样的画种?对此我们作以下分析和考证。
由敦敏的《题芹圃画石》(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判定,曹雪芹当常画写意画,而嶙峋之石当常常成为他绘画的题材。胡文彬曾说:“(曹雪芹)绘画风格应与清初‘四僧’和清中叶的‘扬州八怪’相近,均主张信笔挥写,直抒胸臆,不拘成法,以表达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国衰家败之痛”[5]。王人恩也指出,曹雪芹善画石,但其意不在画,而是和写作《红楼梦》一样,旨在泻其胸中愤懑[6]。显然,曹雪芹这类以抒发胸中块垒为目的的画作,当属文人画和写意画的范畴。
然而,从《红楼梦》一书的一些情节来看,曹雪芹所画当不仅只有文人写意画这一类型,他对工笔画的熟稔程度绝不是一般泛泛画者的程度。第二十四回中,曹雪芹描述宝钗、惜春、宝玉、黛玉等人研究完成贾母交给惜春画大观园全景图,其中宝钗的一番议论,提到向盖园子总设计的相公要一张当时的图纸,并且在画的时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第二样,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搜。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滃,画也不好,纸也可惜……和凤丫头要一块重绢,叫相公矾了,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叫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爖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张粉油大案,铺上毡子……”宝钗这一番议论提到的画工笔画的构图、纸张要求、画材以及处理颜料的各色工具等均详细涉及且在以上方面显示出其十分专业的素养。如构图的经营位置、虚实、疏密等均有论述。唐代画家张彦远提出“经营位置,画之总要”,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的“大法论”也提到过“经营位置”这一重要法则,李成在《山水诀》中也论述了构图的要诀:“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这与曹雪芹所说的分疏密、主宾、藏露的理论一致,由此可知曹雪芹对中国画构图理论的精通。另外,宝钗提到的“界画”,按照贾母的题目,大观园被绘制成一幅工笔界画楼台园林图才是符合这个题目要求的体例。界画属画家十三科之一科,即“界画楼台”科。清代宫廷画家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及楼阁界画曾红极一时,曹雪芹作为清中期官宦家族和书香门第,祖辈深谙画艺,自己又长于绘画,当会充分熟悉这些画家及其绘画,并受到一些影响。关于颜料的青绿颜色,泥金泥银的用法,是典型的工笔金碧山水的颜料和制法。另外颜料制法的论述如:“拢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等,辅助工具如:“细绢罗四个,粗罗二个,担笔四支,大小乳钵四个”等,甚至地纱、生姜、酱油等非常详细的罗列,都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工笔画画材的熟悉和运用的熟练。
另外,《红楼梦》中还三次写到西洋画,曹雪芹以赞赏的口吻叙述西洋画和西洋少女,在当时是有胆识和远见的[7]。
结论
至此,本文从画家曹雪芹的家族绘画渊源,曹雪芹本人善画的考证,曹雪芹所画画种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曹雪芹在其家族绘画氛围的熏陶影响下,形成了其非比寻常的绘画才能,也形成了他大量成理论的绘画观念,并且他把这些绘画方面的才华充分嫁接到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红楼梦》随处可见的绘画史、绘画观、画家、画作阐释的艺术遗珠,也使得这部千古奇书在艺术手法、艺术风格、艺术追求上随处可见的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曹雪芹各方面的艺术学养和见识,使得《红楼梦》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艺术巅峰。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5:5.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阎立本传[M].
[3][6]王人恩.《红楼梦》新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22;23-24.
[4]明清小说研究[M].1997,2.
[5]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M].北京:中国书店,2005:110.
[7]陈诏.《红楼梦》谈艺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205.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曹雪芹 画种 画风 画论
红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对曹雪芹家族及其个人研究所发现的资料还非常有限,作为画家的曹雪芹,迄今还没有可信的画作让大家看到他的绘画风格和水平。本文仅根据曹雪芹家族绘画渊源的考证,曹雪芹朋友的诗作或记载,《红楼梦》里大量出现的绘画描述以及脂砚斋在脂评中关于曹雪芹,包括脂砚斋本人在内,熟悉绘画的线索,来证实曹雪芹善画的事实,并对其绘画风格、面貌以及绘画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
曹家绘画诸人考证
曹雪芹家族在绘画方面的渊源可上溯到其曾祖父曹玺。曹玺在担任江宁织造理事官期间,曾呈给康熙皇帝一张进物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吕纪《九思图》一轴,王齐翰《高贤图》一轴,朱锐《关山车马图》一轴,赵修禄《天闲图》一轴……赵伯驹《仙山逸趣图》一卷,李公麟《周游图》一卷,沈周山水一卷,《归去来图》一卷……[1]此外还有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字一轴,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字一轴,淳化阁帖两套。进物单所涉画家和书法家皆为自宋以来书画名家、大家,由此可见曹玺对书画的收藏之精,文化实力之强,鉴赏修养之深。
曹玺次子曹荃善画,其兄曹寅曾说“子猷故善画”。子猷就是曹荃的字。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中也提到“子猷善画梅”。曹荃之子曹欣,也善于绘画,据说“能世其业”,“善画梅,能为长干”。(张万基《曹雪芹的祖辈与绘画》,《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2辑)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中藏画很多,还交往了很多大画家如石涛、禹之鼎等人。不仅如此,曹寅还颇善风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十四《江湖载酒集》上叶九有《百字令》,为曹使君题《江南春思图》等,曹使君即为曹寅,可以得知,曹寅确实具有绘画方面的才能。
曹雪芹有这样的父、祖和家庭氛围,善画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春柳堂诗稿》里曹雪芹的朋友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说:(曹雪芹)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爱将笔墨呈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沤,这是曹雪芹善画再明确不过的记录了。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据载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奉召在春苑池作画,“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俛伏池侧,手挥丹粉,瞻望座宾,不胜愧赧”,回去就正告自己的儿子以后不要以绘画为业[2]。诗中引用阎立本的典故,并结合其他材料来看,可以推测当时有可能皇家画院曾来招聘过曹雪芹,但为其所拒。曹雪芹的另一位朋友敦敏有诗《赠芹圃》云: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懋斋诗抄》抄本)。透过张宜泉、敦诚、敦敏等人的诗作,可以推测,曹雪芹善画,常画,并曾以此作为生活来源来供养家人。有学者考证曹雪芹:“在当时,他善画的名气似乎比他诗人和小说家的名气更大。”[3]
与曹雪芹关系亲密的脂砚斋,其在《红楼梦》的评语中也多次运用绘画术语,如“总是画境”、“神理如画”、“纯用画家笔”、“全用画家笔意写法”、“画美人秘诀”等,来指出《红楼梦》的绘画之美。另外,脂砚斋还多次借用绘画术语评论《红楼梦》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及其表现手法与绘画的相通性。脂砚斋所提“三染法”、“横云断岭法”、“烘云托月法”、“背面傅粉法”、“千皴万染法”、“三五散聚法”、“烟云模糊法”等等绘画术语,周汝昌、胡文彬、翟建胜、岳东生等红学大家,都对之作过具体深入的阐释[4],这也说明曹雪芹对绘画的精深钻研和修养。
曹雪芹画种分析
由以上材料看来,曹雪芹善画当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曹雪芹擅长画什么样的画种?对此我们作以下分析和考证。
由敦敏的《题芹圃画石》(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判定,曹雪芹当常画写意画,而嶙峋之石当常常成为他绘画的题材。胡文彬曾说:“(曹雪芹)绘画风格应与清初‘四僧’和清中叶的‘扬州八怪’相近,均主张信笔挥写,直抒胸臆,不拘成法,以表达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国衰家败之痛”[5]。王人恩也指出,曹雪芹善画石,但其意不在画,而是和写作《红楼梦》一样,旨在泻其胸中愤懑[6]。显然,曹雪芹这类以抒发胸中块垒为目的的画作,当属文人画和写意画的范畴。
然而,从《红楼梦》一书的一些情节来看,曹雪芹所画当不仅只有文人写意画这一类型,他对工笔画的熟稔程度绝不是一般泛泛画者的程度。第二十四回中,曹雪芹描述宝钗、惜春、宝玉、黛玉等人研究完成贾母交给惜春画大观园全景图,其中宝钗的一番议论,提到向盖园子总设计的相公要一张当时的图纸,并且在画的时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第二样,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搜。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滃,画也不好,纸也可惜……和凤丫头要一块重绢,叫相公矾了,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叫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爖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张粉油大案,铺上毡子……”宝钗这一番议论提到的画工笔画的构图、纸张要求、画材以及处理颜料的各色工具等均详细涉及且在以上方面显示出其十分专业的素养。如构图的经营位置、虚实、疏密等均有论述。唐代画家张彦远提出“经营位置,画之总要”,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的“大法论”也提到过“经营位置”这一重要法则,李成在《山水诀》中也论述了构图的要诀:“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这与曹雪芹所说的分疏密、主宾、藏露的理论一致,由此可知曹雪芹对中国画构图理论的精通。另外,宝钗提到的“界画”,按照贾母的题目,大观园被绘制成一幅工笔界画楼台园林图才是符合这个题目要求的体例。界画属画家十三科之一科,即“界画楼台”科。清代宫廷画家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及楼阁界画曾红极一时,曹雪芹作为清中期官宦家族和书香门第,祖辈深谙画艺,自己又长于绘画,当会充分熟悉这些画家及其绘画,并受到一些影响。关于颜料的青绿颜色,泥金泥银的用法,是典型的工笔金碧山水的颜料和制法。另外颜料制法的论述如:“拢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等,辅助工具如:“细绢罗四个,粗罗二个,担笔四支,大小乳钵四个”等,甚至地纱、生姜、酱油等非常详细的罗列,都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工笔画画材的熟悉和运用的熟练。
另外,《红楼梦》中还三次写到西洋画,曹雪芹以赞赏的口吻叙述西洋画和西洋少女,在当时是有胆识和远见的[7]。
结论
至此,本文从画家曹雪芹的家族绘画渊源,曹雪芹本人善画的考证,曹雪芹所画画种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曹雪芹在其家族绘画氛围的熏陶影响下,形成了其非比寻常的绘画才能,也形成了他大量成理论的绘画观念,并且他把这些绘画方面的才华充分嫁接到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红楼梦》随处可见的绘画史、绘画观、画家、画作阐释的艺术遗珠,也使得这部千古奇书在艺术手法、艺术风格、艺术追求上随处可见的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曹雪芹各方面的艺术学养和见识,使得《红楼梦》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艺术巅峰。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5:5.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阎立本传[M].
[3][6]王人恩.《红楼梦》新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22;23-24.
[4]明清小说研究[M].1997,2.
[5]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M].北京:中国书店,2005:110.
[7]陈诏.《红楼梦》谈艺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205.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