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非常快速,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普及以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方便开展学科服务,学生不用拘泥于图书馆中。现在图书馆用户已经不再简单的拘泥于文献服务,利用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知识和知识解决方面的服务,这就要求高校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向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转变,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新媒体下高校如何开展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科服务;知识共享
引言:这种知识共享模式是新型的模式,是人们需要的改变而衍生的模式,人们通过新媒体进行知识的共享。因为人们进行知识共享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知识共享的模式又分为很多种,这些模式最终都是为了共享知识,而且利用系媒体进行知识共享,就相当建立了一个“可移动的图书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手机学习。
1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
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是指学科团队为了完成他们的任务,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与非团队成员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接或者是间接交流自身经验的行为。知识共享以后学科团队成员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时候团队成员可以将自己获得数据或者结论通过平台分享出去,供其他人参考。知识共享不是单向活动,是双向的活动,自己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吸收他人的知识,也可以利用平台将自己数据分享。
2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组成因素
2.1知识
知识是经过千百次实验得到,是人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在客观世界中获得的,而且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①显性知识,新媒体环境下大家分享的知识类型就是显性知识,因为显性知识非常容易编码,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文字、聊天记录和截图等方式被传播,显性知识相较于隐性知识来说传播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也比较容易传播;②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一般不容易被分享,因为这些阴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可以说是长久工作获得的经验,不容易转化成编码。隐性知识就是各个学科团队的优势,因为阴性知识存在于脑海中,不容易被别人抄袭。
2.2共享知识的主体
知识共享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主体推动着知识共享的发展。知识共享的主体指的是哪些对知识有需求并且参与到知识活动的个人、团队。知识共享主体不是固定的,一个知识共享的主体在是主体的同时也是传递者和消费者,他将别人的知识通过自己传输给别人,同时他又在吸收别人的知识,知识共享的主体需要在各个角色中自如转换。
2.3共享知识的技术
知识需要传输,一个人的脑海中即使又再多的知识,可以没有办法传输,就没有办法共享,所以说知识共享需要技术。新媒体的环境下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平台,微信中有公众号,知识共享主体可以将知识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布,然后让人们学习。微博可以直接发布,注册号码以后就可以直接发布知识。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都是知识共享技术,只要可以帮助知识共享。
3知识共享的模式
知识共享的时候有很多种知识共享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分享。主要的知识共享模式有任务驱动式、即时交互式、流媒体直播式:①任务驱动式,这个模式受限于责任和义务,因为知识消费者一直催促知识生产者进行知识分享,一般就是知识消费者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知识生产者就会提供什么样的知识,这个模式之下的知识具有很大针对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于知识的需求;②即时交互模式,这个模式下分享的知识比较随意和即时,知识生产者和知识消费者在线上交流沟通,对于知识没有过多的针对性,这个模式之间的知识共享主体不固定,知识生产者可以给消费者传递知识,而知识消费者也可以给知识生产者传递知识;③流媒体直播式,这个模式利用网络平台,知识生产者利用网络直播进行知识共享,这个模式下的知识较为生动,因为知识可以借助视频、声音进行传播。这些模式都不需要局限于图书馆中,可以说是这就是一个“可移动图书馆”,而且也不存在图书馆服务态度问题,因为我们可以对知识生产者进行选择,一旦态度不好就可以换人,或者是投诉。
4促进知识共享的措施
4.1用丰富的知识共享类型提升知识专业性
新媒体没有普及之前,学科服务团队共享知识的时候主要利用文本的形式,将知识打印出来供大家参考。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必须要更新共享类型和形式,可以借助新媒体中各种平台将知识制作成视频、歌曲、声音进行传播,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知识中的隐性知识不容易被大家所熟知,学科服务团队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传播,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知识专业性,服务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将隐性知识制作成动画,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4.2强化团队服务意识和文化氛围
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重视的不仅仅是知识共享,还需要重视服务。在进行知识分享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服务态度,不可以高高在上,避免因为自己的态度而被投诉,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更新服务方式,且要根据服务的对象改变服务方式。学科服务团队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可以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这样就会更积极的贡献自己力量。而且学科服务团队之间可以定期的召开交流会,取长补短。而且学科服务团队还需要掌握学科专业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动向确定自己分享的内容,还要了解行业内的制度,不可做出違法事件,顺应行业要求。
结束语
简言之,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对知识获取的方式有更多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图书馆中,大家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有时间在一页一页的翻书本,所以说将知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是当前形式衍生的产物,新媒体中的各种平台就是知识共享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范生清.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福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实践探索[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12):98-101.
[2]查先进,张晋朝,严亚兰.微博环境下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17):71-86.
[3]赵立红.泛在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探析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3):140-141.
作者简介:龙灏(1989.11-);男;汉族;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职称: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科服务;知识共享
引言:这种知识共享模式是新型的模式,是人们需要的改变而衍生的模式,人们通过新媒体进行知识的共享。因为人们进行知识共享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知识共享的模式又分为很多种,这些模式最终都是为了共享知识,而且利用系媒体进行知识共享,就相当建立了一个“可移动的图书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手机学习。
1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
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是指学科团队为了完成他们的任务,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与非团队成员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接或者是间接交流自身经验的行为。知识共享以后学科团队成员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时候团队成员可以将自己获得数据或者结论通过平台分享出去,供其他人参考。知识共享不是单向活动,是双向的活动,自己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吸收他人的知识,也可以利用平台将自己数据分享。
2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组成因素
2.1知识
知识是经过千百次实验得到,是人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在客观世界中获得的,而且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①显性知识,新媒体环境下大家分享的知识类型就是显性知识,因为显性知识非常容易编码,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文字、聊天记录和截图等方式被传播,显性知识相较于隐性知识来说传播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也比较容易传播;②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一般不容易被分享,因为这些阴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可以说是长久工作获得的经验,不容易转化成编码。隐性知识就是各个学科团队的优势,因为阴性知识存在于脑海中,不容易被别人抄袭。
2.2共享知识的主体
知识共享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主体推动着知识共享的发展。知识共享的主体指的是哪些对知识有需求并且参与到知识活动的个人、团队。知识共享主体不是固定的,一个知识共享的主体在是主体的同时也是传递者和消费者,他将别人的知识通过自己传输给别人,同时他又在吸收别人的知识,知识共享的主体需要在各个角色中自如转换。
2.3共享知识的技术
知识需要传输,一个人的脑海中即使又再多的知识,可以没有办法传输,就没有办法共享,所以说知识共享需要技术。新媒体的环境下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平台,微信中有公众号,知识共享主体可以将知识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布,然后让人们学习。微博可以直接发布,注册号码以后就可以直接发布知识。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都是知识共享技术,只要可以帮助知识共享。
3知识共享的模式
知识共享的时候有很多种知识共享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分享。主要的知识共享模式有任务驱动式、即时交互式、流媒体直播式:①任务驱动式,这个模式受限于责任和义务,因为知识消费者一直催促知识生产者进行知识分享,一般就是知识消费者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知识生产者就会提供什么样的知识,这个模式之下的知识具有很大针对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于知识的需求;②即时交互模式,这个模式下分享的知识比较随意和即时,知识生产者和知识消费者在线上交流沟通,对于知识没有过多的针对性,这个模式之间的知识共享主体不固定,知识生产者可以给消费者传递知识,而知识消费者也可以给知识生产者传递知识;③流媒体直播式,这个模式利用网络平台,知识生产者利用网络直播进行知识共享,这个模式下的知识较为生动,因为知识可以借助视频、声音进行传播。这些模式都不需要局限于图书馆中,可以说是这就是一个“可移动图书馆”,而且也不存在图书馆服务态度问题,因为我们可以对知识生产者进行选择,一旦态度不好就可以换人,或者是投诉。
4促进知识共享的措施
4.1用丰富的知识共享类型提升知识专业性
新媒体没有普及之前,学科服务团队共享知识的时候主要利用文本的形式,将知识打印出来供大家参考。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必须要更新共享类型和形式,可以借助新媒体中各种平台将知识制作成视频、歌曲、声音进行传播,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知识中的隐性知识不容易被大家所熟知,学科服务团队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传播,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知识专业性,服务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将隐性知识制作成动画,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4.2强化团队服务意识和文化氛围
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重视的不仅仅是知识共享,还需要重视服务。在进行知识分享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服务态度,不可以高高在上,避免因为自己的态度而被投诉,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更新服务方式,且要根据服务的对象改变服务方式。学科服务团队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可以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这样就会更积极的贡献自己力量。而且学科服务团队之间可以定期的召开交流会,取长补短。而且学科服务团队还需要掌握学科专业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动向确定自己分享的内容,还要了解行业内的制度,不可做出違法事件,顺应行业要求。
结束语
简言之,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对知识获取的方式有更多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图书馆中,大家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有时间在一页一页的翻书本,所以说将知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是当前形式衍生的产物,新媒体中的各种平台就是知识共享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范生清.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福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实践探索[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12):98-101.
[2]查先进,张晋朝,严亚兰.微博环境下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17):71-86.
[3]赵立红.泛在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探析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3):140-141.
作者简介:龙灏(1989.11-);男;汉族;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职称: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单位:四川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