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落地的载体,是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发展需求的重要实现形式,在高职院校办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期推进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必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产性实训基地 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邱金林(1972- ),男,广西昭平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2-010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彰显办学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新时期如何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升建设水平与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彰显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自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连续11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极大发展。2004年,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为标志,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启动了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2005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印发配套政策《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保障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预期效益。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到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达到2300多个,央财投入资金38亿多元,形成了一批工学结合功能强、具有骨干示范作用、基本覆盖区域急需专业领域的实训基地网络群。从2004~2014年,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中央财政项目带动,重点推进职业院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职业院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作出进一步要求,要“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作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发展保障水平的重要内容,成为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办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落地的载体,是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发展需求的重要实现形式,在高职院校办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结合所在的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企)建设的典型模式加以分析。
  1.体现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更成为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供销合作社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依托行业资源,秉承办学历史,立足发展需求,坚持错位发展,确立了“建设成为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农村现代流通和合作经济组织急需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成为供销社行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成为桂商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示范基地”(简称“四大基地”)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基于此,学院以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实现跨专业资源共享为目标,2011年与广西特产网(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模式,建设了“校中企”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定位准、起点高、特色强,在助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彰显鲜明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广西高职财经商贸类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最具特色的品牌。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获得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绝不仅仅是创造一个可以“真刀真枪”开展实训实习的环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带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根本上真正探索“知识 技能”并举、“素质 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有效方式。如电子商务专业以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电子商务专业以校企“共建专业、共同育人”为目标,以农产品现代流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行业标准为参照,以工学结合要求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推进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农产品流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践教学社会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生产性”地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推广、流通营销、产品开发、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依托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建立了产学“双线”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平台,2012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企业实习基地。2014年,电子商务专业《桂味公厨》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   3.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办学活力。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真正打破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之间的藩篱,使学校与企业成为合作共同体、发展联合体。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学院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西供销合作社和广西电子商务协会等主管部门、行业机构的大力扶持和积极参与,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形成了“政行企校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发展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链与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实现产教“一站式”服务、校企“一体化”育人,激发办学活力,彰显鲜明特色。产教融合、校企互动,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促进了共同发展。广西农产品流通这一古老而又薄弱的行业因此焕发新的生机,其影响向上下游企业延伸,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广西特产网及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加盟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名特优农产品达2000多种,年销售额达到2亿多元,在广西农产品流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求是》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4.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是教学中心,而且是生产中心,更应该成为服务中心。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成为多功能的教育、培训、研发和服务中心。学院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除了发挥学生实训实习的教学功能外,还主动融入供销合作社行业和农村现代流通产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与服务。如每年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开发等职业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推动了当地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农村现代流通发展,在广西“三农”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在参与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该教学团队承担和参与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如承担完成了雁江大米和贵港野猪肉产品包装设计,参与完成了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广西艺术学院在线报考系统开发,以及广西特产网平台改版设计、线上交易流程管理和线下支持系统再造、手机版开发等。
  三、新时期推进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1.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发展进入中后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加速,技术革新步伐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加快,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生产性实训基地一边连着经济与产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一边连着教育与教学,为广大青年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生产性实训基地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于一体,不仅有效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且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使高职院校更为主动、更为贴切地融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只有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设计理念、技术装备、生产管理、职场文化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真正发挥连接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的重要作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才能更接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气”,才能具有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2.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重要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的多样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主动适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服务行业企业改革振兴、满足人的多样化多层次职业发展需要、促进中职高职乃至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衔接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与关键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只有深刻把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深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不断提升建设与发展水平,才能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定位引领发展、彰显鲜明特色,是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的办学指导思想。错位战略是路径,特色发展是目标,高职院校办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定位、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特色、创新品牌”的实践过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落地的载体,是办学特色、办学创新的重要体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布局、定位、内涵、外延要与学校办学传承相适应,与办学定位相吻合,与专业设置相匹配,与教学改革相配套,突出行业鲜明特点,凝练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差异化发展优势和错位性竞争格局②,突出示范和引领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大动力,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深化“院校核心、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办学新局面,强化协同育人,激发办学活力,彰显鲜明特色。
  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的科学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组成要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发挥“教学中心”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融“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进一步发挥和拓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大学生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有效方式,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助推器”。
  [注释]
  ①黄毅英,蒋梅玲.打造“校中企”实训基地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31):79.
  ②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8):96.
其他文献
建设部官员表示,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城市公共设施市场化改革的牵头单位,建设部正在制订相关文件,我国公共设施市场化改革的五年总体意见即将出台,要建立城市供水、公交、供气、供暖政府管制的法律法规,引进世界上已得到证实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技术。  公共设施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并没有跟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已形成了不小的历史欠账缺口。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我们改变过去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
本文通过对西部重点城市成都、兰州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其住房消费方式的一些主要因素,并以成都为例就其目前购房前景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认为应依据处理好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注重课程内容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手段等原则对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综合实验、强化和拓宽实习内容、完善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设施、以科研项目带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丽(19
随着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量出口,锅炉性能考核试验越来越多地要求采用ASMEPTC4.1规程计算锅炉效率,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ASME PTCA.1规程进行性能试验时应注意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状况的分析,提出省属工科院校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关键词]省属院校 信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周硕(1968- ),男,吉林吉林人,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学与工程计算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吉林 吉林 132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录取率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面临学生入学分数线越来越低的困境,以男生居多的建筑技术专业同样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学生到课率低、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大等。文章尝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其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全真的工作情景中学习,以促进建筑技术专业学生对建筑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体验式 实践  [作者简介]张琦(1977- ),女,黑
从1999年7月16日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到今天,和先生的师生情缘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回头想想,每一次去先生家问学、请安,都如沐春风.他的一颦一笑、一举动都深深化入了学生心
期刊
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近年来一直呈现着“杂花生树”般的热闹喧嚣场景,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精神寻根”、“信仰溯源”和文化重构的诸多焦切希求之外,有一个若隐若现的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生产焦炭3140万吨,同比增长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