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优秀人才的重担,工程学院更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机械类人才。《工程机械》是工程学院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改变以及教学目标的改革,这门课程也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改革方法大学是对学生进行身心塑造的大好时机,也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工程学院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师。因此,需要紧跟着市场需求以及国内外本专业的动向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教学改革,从而使专业课程更加贴合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工程机械》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课件不配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等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工程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现状
目前,《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选择一些普通的工程机械,这类教材不利于工程院校有针对性进行工程技师培养,达不到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师的水平,当前教材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学校的人才培养:一是教材中介绍工程机械的设计维修案例、设计思路等的内容太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教材的知识点不够具体和详细,针对性较差,教材中对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等的设计与介绍太少,很难满足学生对工程机械设计与维修的需求;三是教材未能及时收录最新出现的工程机械产品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等,使得教材与本专业的动向存在一定的脱节,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教材就会被淘汰,如果继续使用老旧的教材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一些过时的东西,没有实用性,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学校需要针对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修改。
2.课件现状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学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与普及,《工程机械》课程也有自己的课件,但是相对完善、质量较高、适合《工程机械》课程教学的课件却很少,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制作,但同时又存在着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教学课件零散、系统性不强、不易于学生理解等问题,这就导致《工程机械》课程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3.实践教学现状
在《工程机械》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课程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学校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非常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程机械》课程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并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4.课时设置现状
《工程机械》这门专业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课程设置偏少。这门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加深并巩固课本知识,从而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课时数太少,会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加强教材建设
《工程机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是进行教材内容的改革,使教材内容能够更加突出的体现学科的特色和专业性,并及时收录最新的工程机械产品,以主流设备为主,淘汰老旧的设备以及装置,保证教材的更新换代,使其跟上工程机械更新换代的速度。《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内容需要充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本行业的市场需求等,教材可以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理解会用即可,要加强实际案例的篇幅,向学生全方位展现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流程等。《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体系设置应当符合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要有助于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科的自身特点,做到“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方便学生自学。
2.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工程机械》课程大多采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老师不断地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且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学生多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及时的检验与巩固,因此学生往往前学后忘,或者对知识一知半解,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会生搬硬套多学知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即使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旧很弱,难以熟练掌握知识,更不用说进行创新了。因此《工程机械》课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课程教学采用“做中学,学中做,先易后难,从小项目开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任务驱动式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工程机械》课程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上台发言、自主学习等,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工程机械》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总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先思考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的主要目的,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编制一个个的教学项目,并根据教学项目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进度等。这样可以打乱教材顺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重复用到某些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学生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帮助学习,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灵活运用等。二是每个项目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以及各个人手里,使其明确任务要求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三是教学实施阶段。教师会先布置好任务并交由学生按组完成,学生可以查资料、小组讨论等,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咨询老师,老师总结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授。
三、结语
大学教育与时俱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才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工程机械》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解决传统的教材内容设置问题、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还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并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教学软件的应用技术等,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机械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海农,朱红祥,周永信.改革专業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6,(6):73-76.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5):74-78.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改革方法大学是对学生进行身心塑造的大好时机,也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工程学院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师。因此,需要紧跟着市场需求以及国内外本专业的动向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教学改革,从而使专业课程更加贴合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工程机械》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课件不配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等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工程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现状
目前,《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选择一些普通的工程机械,这类教材不利于工程院校有针对性进行工程技师培养,达不到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师的水平,当前教材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学校的人才培养:一是教材中介绍工程机械的设计维修案例、设计思路等的内容太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教材的知识点不够具体和详细,针对性较差,教材中对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等的设计与介绍太少,很难满足学生对工程机械设计与维修的需求;三是教材未能及时收录最新出现的工程机械产品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等,使得教材与本专业的动向存在一定的脱节,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教材就会被淘汰,如果继续使用老旧的教材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一些过时的东西,没有实用性,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学校需要针对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修改。
2.课件现状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学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与普及,《工程机械》课程也有自己的课件,但是相对完善、质量较高、适合《工程机械》课程教学的课件却很少,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制作,但同时又存在着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教学课件零散、系统性不强、不易于学生理解等问题,这就导致《工程机械》课程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3.实践教学现状
在《工程机械》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课程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学校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非常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程机械》课程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并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4.课时设置现状
《工程机械》这门专业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课程设置偏少。这门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加深并巩固课本知识,从而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课时数太少,会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加强教材建设
《工程机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是进行教材内容的改革,使教材内容能够更加突出的体现学科的特色和专业性,并及时收录最新的工程机械产品,以主流设备为主,淘汰老旧的设备以及装置,保证教材的更新换代,使其跟上工程机械更新换代的速度。《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内容需要充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本行业的市场需求等,教材可以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理解会用即可,要加强实际案例的篇幅,向学生全方位展现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流程等。《工程机械》课程的教材体系设置应当符合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要有助于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科的自身特点,做到“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方便学生自学。
2.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工程机械》课程大多采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老师不断地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且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学生多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及时的检验与巩固,因此学生往往前学后忘,或者对知识一知半解,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会生搬硬套多学知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即使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旧很弱,难以熟练掌握知识,更不用说进行创新了。因此《工程机械》课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课程教学采用“做中学,学中做,先易后难,从小项目开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任务驱动式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工程机械》课程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上台发言、自主学习等,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工程机械》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总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先思考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的主要目的,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编制一个个的教学项目,并根据教学项目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进度等。这样可以打乱教材顺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重复用到某些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学生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帮助学习,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灵活运用等。二是每个项目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以及各个人手里,使其明确任务要求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三是教学实施阶段。教师会先布置好任务并交由学生按组完成,学生可以查资料、小组讨论等,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咨询老师,老师总结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授。
三、结语
大学教育与时俱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才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工程机械》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解决传统的教材内容设置问题、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还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并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教学软件的应用技术等,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机械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海农,朱红祥,周永信.改革专業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6,(6):73-76.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