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颈部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例患者均采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确诊率100%;病理类型有颈部淋巴结结核107例,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部转移癌3例(鼻咽癌颈部转移2例,肺癌颈部转移1例),淋巴瘤1例,腮腺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一般细菌性脓肿1例,血肿1例。肿块切除者,伤口均期愈合;结核病灶清除者,经过反复换药,伤口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天~5个月。随访到9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个月~4年;有1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目前生存良好,无复发迹象。
结论:颈部肿块来源广泛,类型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性质有时很难判断,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手术切除肿块不但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可达100%,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颈部肿块 诊断 治疗 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11-01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很常见,病因复杂,组织来源丰富,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常导致误诊,影响治疗。因此,正确认识颈部肿块显得十分重要。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20例颈部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颈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3~84岁,平均31.97岁。左侧颈部肿块50例,右侧59例,双侧11例。病程为5天~14年,其中半年以内者有84例,1~2年者15例。有2例患者病程较长(分别为10年与14年),反复出现颈部肿块,并反复进行手术治疗,病理均为结核。术后伤口愈合时间4天~5个月,其中有5例患者反复住院治疗3次。
诊断方法: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沉、结核抗体、胸片、颈部彩超及PPD试验(结素纯蛋白衍生物)等检查;对肿块位置较深者进行颈部增强CT或MRI检查。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沉检查,结果为血沉7~43mm/小时,平均21.50mm/小时,高于正常者65例,占54.17%;有108例行PPD试验,其中有62例呈强阳性或阳性,阳性率为57.41%;有84例进行颈部CT检查,20例进行颈部MRI检查。1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或活检。
2 结果
病理类型:本组病例中,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结核107例(包含在外院被误诊为淋巴结炎的16例,其中1例曾行细针穿刺检查),淋巴结炎5例,转移癌3例(鼻咽癌颈部转移2例,肺癌颈部转移1例),淋巴瘤1例,腮腺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一般细菌性脓肿1例,血肿1例。其中结核所占比例最大(89.17%),其次是淋巴结炎(4.17%)。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例中,合并肺结核者有18例,既往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史者12例,合并鼻咽结核者3例,合并艾滋病者3例。
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120例患者均采用肿块切除或活检术;结核患者术后联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病程为1.0~1.5年。肿块切除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清除者,经过反复换药,伤口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天~5个月。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抗肿瘤治疗。本组病例中得到随访者有97例,随访时间为2个月~4年,有1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目前生存良好,无复发迹象。
3 讨论
淋巴结肿块:本组颈部淋巴结肿块占96.67%,主要是淋巴结结核。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常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易致误诊。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61.11%[1]。此类患者常常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出现肿块坏死、破溃及皮肤窦道形成。本组中有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因误诊后,耽误治疗,最终肿块坏死、破溃,反复住院治疗3次后伤口才愈合。本组中淋巴结结核所占比例较大,与目前结核病发病的上升趋势相符合,也可能与该医院的传染病区是深圳市传染病医院有关,一些被怀疑是结核的患者可能大部分来该院就诊。颈部淋巴结肿瘤的诊断也比较困难,有时很难与淋巴结结核及淋巴结反应增生性肿块相鉴别,易误诊。确诊有赖于肿块切除活检。
非淋巴结肿块:本组中非淋巴结肿块均为良性病变,有囊肿、脓肿及血肿。一般根据病史,结合颈部彩超,诊断不难作出。但有文献报道[2],来自颌下腺的肿块,其良、恶性比例接近,分别约为55%及45%,应警惕这部分患者,确诊还需手术切除活检。
颈部肿块性质的确定:CT或MRI检查特别是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颈部肿块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特征及病变周围情况,可反映肿块的病理改变,为颈部肿块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文献报道,细针抽吸活检具有省时、快捷、损伤小,提高颈部淋巴结肿块诊断率等优点,也是证实引起淋巴结病变的细菌学因素的可靠方法。但是,细针穿刺活检要求医师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取材部位要准确,标本要足够;否则,容易影响病理诊断结果。而手术切除肿块或活检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在基层医院都可进行,准确率可达100%。
颈部肿块的治疗:对于炎性肿块,手术切除后,1周内可痊愈。对于淋巴结结核患者,有文献报道由于结核杆菌存在于淋巴结内,淋巴结外有完整的纤维包膜,抗结核药物不易渗透,这样不仅影响药物疗效,且延长治疗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手术治疗在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2],淋巴结结核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肿块暂无脓肿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已形成寒性脓肿者应尽快行病灶清除术,以防脓肿溃破。因此,对于颈部肿块的诊治,应以手术为主,不但可以及早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有效治疗疾病;而且临床医生应对颈部肿块的手术治疗持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 周剑勇,梁素霞,陈雅平,等.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4):55-57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5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颈部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例患者均采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确诊率100%;病理类型有颈部淋巴结结核107例,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部转移癌3例(鼻咽癌颈部转移2例,肺癌颈部转移1例),淋巴瘤1例,腮腺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一般细菌性脓肿1例,血肿1例。肿块切除者,伤口均期愈合;结核病灶清除者,经过反复换药,伤口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天~5个月。随访到9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个月~4年;有1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目前生存良好,无复发迹象。
结论:颈部肿块来源广泛,类型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性质有时很难判断,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手术切除肿块不但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可达100%,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颈部肿块 诊断 治疗 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11-01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很常见,病因复杂,组织来源丰富,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常导致误诊,影响治疗。因此,正确认识颈部肿块显得十分重要。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20例颈部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颈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3~84岁,平均31.97岁。左侧颈部肿块50例,右侧59例,双侧11例。病程为5天~14年,其中半年以内者有84例,1~2年者15例。有2例患者病程较长(分别为10年与14年),反复出现颈部肿块,并反复进行手术治疗,病理均为结核。术后伤口愈合时间4天~5个月,其中有5例患者反复住院治疗3次。
诊断方法: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沉、结核抗体、胸片、颈部彩超及PPD试验(结素纯蛋白衍生物)等检查;对肿块位置较深者进行颈部增强CT或MRI检查。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沉检查,结果为血沉7~43mm/小时,平均21.50mm/小时,高于正常者65例,占54.17%;有108例行PPD试验,其中有62例呈强阳性或阳性,阳性率为57.41%;有84例进行颈部CT检查,20例进行颈部MRI检查。1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或活检。
2 结果
病理类型:本组病例中,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结核107例(包含在外院被误诊为淋巴结炎的16例,其中1例曾行细针穿刺检查),淋巴结炎5例,转移癌3例(鼻咽癌颈部转移2例,肺癌颈部转移1例),淋巴瘤1例,腮腺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一般细菌性脓肿1例,血肿1例。其中结核所占比例最大(89.17%),其次是淋巴结炎(4.17%)。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例中,合并肺结核者有18例,既往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史者12例,合并鼻咽结核者3例,合并艾滋病者3例。
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120例患者均采用肿块切除或活检术;结核患者术后联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病程为1.0~1.5年。肿块切除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清除者,经过反复换药,伤口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天~5个月。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抗肿瘤治疗。本组病例中得到随访者有97例,随访时间为2个月~4年,有1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目前生存良好,无复发迹象。
3 讨论
淋巴结肿块:本组颈部淋巴结肿块占96.67%,主要是淋巴结结核。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常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易致误诊。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61.11%[1]。此类患者常常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出现肿块坏死、破溃及皮肤窦道形成。本组中有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因误诊后,耽误治疗,最终肿块坏死、破溃,反复住院治疗3次后伤口才愈合。本组中淋巴结结核所占比例较大,与目前结核病发病的上升趋势相符合,也可能与该医院的传染病区是深圳市传染病医院有关,一些被怀疑是结核的患者可能大部分来该院就诊。颈部淋巴结肿瘤的诊断也比较困难,有时很难与淋巴结结核及淋巴结反应增生性肿块相鉴别,易误诊。确诊有赖于肿块切除活检。
非淋巴结肿块:本组中非淋巴结肿块均为良性病变,有囊肿、脓肿及血肿。一般根据病史,结合颈部彩超,诊断不难作出。但有文献报道[2],来自颌下腺的肿块,其良、恶性比例接近,分别约为55%及45%,应警惕这部分患者,确诊还需手术切除活检。
颈部肿块性质的确定:CT或MRI检查特别是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颈部肿块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特征及病变周围情况,可反映肿块的病理改变,为颈部肿块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文献报道,细针抽吸活检具有省时、快捷、损伤小,提高颈部淋巴结肿块诊断率等优点,也是证实引起淋巴结病变的细菌学因素的可靠方法。但是,细针穿刺活检要求医师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取材部位要准确,标本要足够;否则,容易影响病理诊断结果。而手术切除肿块或活检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在基层医院都可进行,准确率可达100%。
颈部肿块的治疗:对于炎性肿块,手术切除后,1周内可痊愈。对于淋巴结结核患者,有文献报道由于结核杆菌存在于淋巴结内,淋巴结外有完整的纤维包膜,抗结核药物不易渗透,这样不仅影响药物疗效,且延长治疗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手术治疗在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2],淋巴结结核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肿块暂无脓肿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已形成寒性脓肿者应尽快行病灶清除术,以防脓肿溃破。因此,对于颈部肿块的诊治,应以手术为主,不但可以及早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有效治疗疾病;而且临床医生应对颈部肿块的手术治疗持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 周剑勇,梁素霞,陈雅平,等.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4):55-57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