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要求教师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要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精心备课;引导探究学习;进行小组合作。
关键词:新课标;理论联系实际; 探究;合作
一、精心备课,是进行新课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并不意味教师“不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施新课标教学,必须成为 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全册书、备课节;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备教学手段,甚至还需要备历史和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不能照搬教案或机械的套用参考书。总之,这些问题都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
1.钻研大纲和教材是备课的核心
在备课过程中,除研读所教学科的大纲、教材外,还要熟悉本学科上、下学段之间的教学大纲,以及相近学科的教材,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理解教学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案。这两年,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交叉性明显增强我们对其它人文学科的知识也要多些积累。在讲《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时候,笔者没有完全按教材编排的内容,而是大幅度整合教材,围绕教学内容找了大量的背景材料,有图片、视频、还有乡土教育素材等等 ,让宗教走近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联系热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关键
学习政治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是讲好政治课、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向老师提出关系到国家、社会、国际重大活动的问题,是对政治课有兴趣的表现。作为教育者,应想法设法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如果躲躲闪闪、回避问题,老师在学生心中就丧失了威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会保持下去。
二、转变教师角色,引导探究学习
受几千年来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己任,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时代在变,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在变,新课程的实施 ,无疑要引发教师角色也要一系列转变,我们必须从观念和方法等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整适应。
陶行知先生百年前就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美国课程学家多尔也曾提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施新课标教育,我们应该从“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中解脱出来,从“师道尊严”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相信学生,放权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 “激励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更能让他们兴奋。比如在讲《财政收入和支出》时我采用“案例设置,疑问导入”的方法:首先,用课件展示两组片段:
1、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2、三峡水库建成的场景。然后设问:
(1)建成这么雄伟的三峡水库大概需要多少钱?
(2)这批钱主要由谁来出呢?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财政的概念,并加以点拨提示。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又设计了几个问题:
1)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是什么?
2)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
4)如果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5)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6)为什么说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难做到的?
确定这几个问题之后,再提出要求:
1)6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2)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3)拿出10分钟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节课上展示。
同样,我在讲《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的时候课堂导入是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设问:
(1)“河水毒死人、漩涡淹死人、沙滩烫死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2)后来,村委会的决定和行为是以什么样的发展观为指导的?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发展观?
探究题目的设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整个探究过程我也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在新课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政治课教师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十分重要,而能否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政治组)
关键词:新课标;理论联系实际; 探究;合作
一、精心备课,是进行新课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并不意味教师“不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施新课标教学,必须成为 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全册书、备课节;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备教学手段,甚至还需要备历史和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不能照搬教案或机械的套用参考书。总之,这些问题都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
1.钻研大纲和教材是备课的核心
在备课过程中,除研读所教学科的大纲、教材外,还要熟悉本学科上、下学段之间的教学大纲,以及相近学科的教材,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理解教学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案。这两年,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交叉性明显增强我们对其它人文学科的知识也要多些积累。在讲《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时候,笔者没有完全按教材编排的内容,而是大幅度整合教材,围绕教学内容找了大量的背景材料,有图片、视频、还有乡土教育素材等等 ,让宗教走近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联系热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关键
学习政治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是讲好政治课、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向老师提出关系到国家、社会、国际重大活动的问题,是对政治课有兴趣的表现。作为教育者,应想法设法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如果躲躲闪闪、回避问题,老师在学生心中就丧失了威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会保持下去。
二、转变教师角色,引导探究学习
受几千年来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己任,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时代在变,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在变,新课程的实施 ,无疑要引发教师角色也要一系列转变,我们必须从观念和方法等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整适应。
陶行知先生百年前就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美国课程学家多尔也曾提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施新课标教育,我们应该从“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中解脱出来,从“师道尊严”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相信学生,放权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 “激励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更能让他们兴奋。比如在讲《财政收入和支出》时我采用“案例设置,疑问导入”的方法:首先,用课件展示两组片段:
1、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2、三峡水库建成的场景。然后设问:
(1)建成这么雄伟的三峡水库大概需要多少钱?
(2)这批钱主要由谁来出呢?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财政的概念,并加以点拨提示。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又设计了几个问题:
1)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是什么?
2)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
4)如果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5)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6)为什么说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难做到的?
确定这几个问题之后,再提出要求:
1)6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2)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3)拿出10分钟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节课上展示。
同样,我在讲《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的时候课堂导入是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设问:
(1)“河水毒死人、漩涡淹死人、沙滩烫死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2)后来,村委会的决定和行为是以什么样的发展观为指导的?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发展观?
探究题目的设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整个探究过程我也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在新课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政治课教师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十分重要,而能否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政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