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对待欺凌态度的现状和关系研究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77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欺凌态度量表对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和欺凌态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和欺凌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对待欺凌的情感成分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倾向成分得分;女生对待欺凌的情感成分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班干部对待欺凌的情感成分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班干部对待欺凌的行為倾向成分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初一年级学生对待欺凌的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初中生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对待校园欺凌的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欺凌态度;情感成分;行为倾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04-05
  一、问题提出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数字背后:终结校园暴力与欺凌》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3的儿童遭受过校园欺凌[1]。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欺凌事件频发,据中国应急管理学会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部地区校园欺凌发生率高达46.23%,西部地区紧随其后[2]。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破坏校园教育生态环境,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欺凌态度是指学生面对欺凌行为时的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欺凌态度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当面对欺凌行为时,学生对待欺凌的态度决定他们是同情受害者,愿意采取实际措施帮助受害者,还是对欺凌行为麻木不仁、袖手旁观,甚至自己也参与欺凌,变成欺凌者。已有对学生欺凌态度的研究表明,欺凌者对待欺凌的态度显著低于未参与者和受欺凌者,有些学生长期欺凌他人,与他们持有的对待欺凌行为的消极态度有关[3]。因此,调查研究学生对待欺凌行为的态度,不仅可以全面深入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与特点,还有助于建立干预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策略。
  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是指个体相信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公正的,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4]。这种信念使个体认为,他们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是稳定有序的,并且能够与之协调适应。但在面对不管是观察到的还是体验到的不公正时,都能动摇其公正世界信念,为了维护这种信念,个体会寻求现实意义和认知意义上的公正重建。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存在显著影响[5]。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参与者的行为与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关系密切。国内虽有对于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与共情、责任感、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等关系的研究,但对公正世界信念与欺凌态度的关系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在对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和欺凌态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公正世界信念与欺凌态度的关系,探究公正世界信念对欺凌态度的影响机制,希望可以为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某初级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799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770份,有效率为96.4%。其中,男生427人(55.5%),女生343人(44.5%),被试的年龄在12~17岁之间(M=14.36岁;SD=0.99岁)。
  (二)研究工具
  1.欺凌态度量表
  采用张文新、武建芬[6]修订的Olweus儿童欺凌问卷(初中版)中关于欺凌态度的分量表进行测验,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测查学生对待欺凌行为的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采用0、1、2三级计分,以态度分量表所有项目的平均分作为儿童欺凌态度的得分,分数越高,表明学生对待欺凌的态度越积极,反之就越消极。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
  2.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采用苏志强、张大均和王鑫强[7]修订的中文版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进行测验。该量表分为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两个维度。所有题项采用一至六级计分,总分越高说明公正世界信念越高。在本研究中,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对待欺凌态度的描述性统计
  为了研究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的现状,对初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进行测量。对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4.12±0.76)与其中位数3.5进行比较,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其中位数(t=22.511,p
其他文献
测序技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取得了飞速发展的同时,并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单分子测序技术作为第三代测序技术,可以说是测序技术历史性的一次革新。单分子测序技术主要通过实时动态监测核苷酸序列变化在分子水平进行测序分析,具有超长读长、测序速度快、RNA序列和表观修饰位点直接检测等优点,为科研人员开展试验提供丰富的选择。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单分子测序技术的概况,并对其在法医学领域的运用进行展望。
就读初二的小熙在一次活动中被发现手腕上有伤痕,经班主任和家长教育后仍未好转,所以转介来接受心理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运用了心理剧里角色交换、镜观、空椅等技术,
〔收稿时间〕 2021-03-02  〔基金项目〕 2019年教育部直属系统挂职干部扶贫专项课题“驻村第一书记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  JYBQ2020004)。  〔作者简介〕 沈崴(1974—),男,浙江宁波人,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  李萌(1984—),男,山东寿光人,副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  蒋灵斌(1984—),男,广西桂林人,讲
传统性别教育下形成的性别刻板,会影响学生对自我性别的认同和自尊感,由性别刻板带来的不公平事件容易引发攻击行为的发生.本文以现代性别教育的观念为指导,探索影响学生攻击
〔关键词〕电影;生命教育;心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74-03  2021年春節档,喜剧演员贾玲导演的处女作电影《你好,李焕英》喜获春节档票房冠军。该片是演员贾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电影通过演绎平淡的生活,体现出真挚纯粹的母爱,令很多网友产生共鸣。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贾晓玲,因母亲突
〔摘要〕校园欺负行为一直以来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学等领域中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国内外校园欺负行为的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欺负者”与“受欺负者”之间,而忽略了欺负事件中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旁观者”。本研究从旁观者的定义、分类、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从旁观者的视角积极干预校园欺负事件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欺负行为;旁观者;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讨好型人格;家庭教育;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69-02  假期中,几乎每晚,只要我开始跑步,儿子就会搬台电脑或抱本书到我身边。然后,我边跑步边看电影,他窝在我的被窝里或折纸或玩魔尺或看书,各自尽兴。  这个已经快跟我一般高的小小男子汉,还常常这样对我说:“妈妈,我越来越喜欢待在你身边了。待在你身边的时
〔摘要〕一位因异性交往问题而无法正常学习的初中生前来咨询,咨询师通过“感知位置平衡法”技巧改变来访者内心的“感知模式”,帮助其分析异性交往中的情绪困扰和导致心理行为的原因。经过三次面谈咨询,来访者改善了不良情绪,建立了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最终,求助者的异性交往问题得到了解决。咨询实践证明,“感知位置平衡法”对解决中学生异性交往困扰问题是有效的。  〔关键词〕异性交往;感知位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令人惋惜并深思。在工作中,笔者意识到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尝试将课堂上学生即兴演出的情景剧编写成剧本,运用校园心理剧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从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出发,介绍了校园心理剧对于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积极意义以及可借鉴之处,因此借助心理剧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
异性交往,无论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成长中一个无法回避又十分敏感的话题。很多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无法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过早陷入恋爱。那么如果孩子恋爱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到底该不该管,该怎么管?  首先,要避开一个“雷区”,就是强烈反对,禁止来往。青春期的孩子会多多少少有叛逆心理,越是大人反对的,越有可能去做。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恋情干涉越多,孩子的恋情会越坚定;而当父母的干涉减少时,孩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