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固始”在南迁中原汉人中的地位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光州固始”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东部,它北临淮河,南靠大别山。在中国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包括光州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批南迁江左,其中不少人入居闽越。及至宋代,“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这既是一种历史真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光州固始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唐代光州固始人的南迁入闽两个方面,阐明光州固始在南迁中原汉人中的地位。
  
  “光州固始”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光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郡)级政区,“固始”则是一个县级政区,二者属于统辖和隶属的关系。光州地处大别山和淮河之间,包括淮河支流小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流域。
  
  一、“光州固始”的由来
  “光州固始”这一地名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地域政区,多以山川命名,光州也是如此。在今河南潢川、光山县西北有一座山,称弋山,又名光山、弋阳山、浮光山。《汉书·地理志》述及“汝南郡弋阳侯国”,其注引应劭曰“弋山在西北”。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卷九述及光山县,也说:“光山,一名弋山,在县西北八十里。”西汉时在弋山之南置弋阳县,属汝南郡。三国魏时分汝南、江夏二郡,新设弋阳郡,以弋阳县为治所,属豫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地。总之,弋阳县和弋阳郡均以弋山而得名。
  光州之得名也是如此。东晋安帝时在光山附近设立光城县,也因光山为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置光城县,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分弋阳郡西南境置光城左郡。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此置光州北光城郡,这是最早的光州。隋罢州为弋阳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光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潢川、光山、新县、固始、商城等县及安徽金寨县西部地。光州之名起于光城郡,而光城郡则因光城县而得名。可见“光州”这一地名始于南朝梁时,其前身为光城郡。
  再说“固始”县名的由来。考诸正史之地志,“固始”作为地名,起始于两汉。西汉初改固陵县(治今河南太康南)为固始县,属淮阳国。这是“固始”得名之初。东汉时废。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开国元勋李通为“固始侯”,拜大司农,以寝县(治今安徽临泉)为封邑,隶属于汝南郡。但是汉代的“固始”县和“固始”侯国距今固始县境土较远,与今固始县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名称相同而已。隶属于光州的固始县,则是南北朝侨置郡县时所设置。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刘宋在与北魏的争夺中失去淮北之地,乃于淮南侨立新蔡郡,领固始(治今固始县东北)一县。这就是光州固始县的由来。南朝梁改为蓼县。北齐复为固始县,为北建州治,后为新蔡郡治。隋开皇初年移治今固始县城,属光州。大业初属弋阳郡。唐武德三年属光州。
  


  总之,人们常说的“光州固始”,主要是以隋唐时代而言。
  
  二、光州固始的自然人文环境
  光州固始一带地方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南靠大别山,北临淮河,东部与安徽省相临。就地貌而言,南部为山区和丘陵,北部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有决水、灌水(今合称史灌河)、黄水(今称小潢河)等河流从大别山发源,北流入淮。
  光州固始一带地处淮河以南,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水稻产区,鱼米之乡,又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因而有“北国江南”之誉。
  光州固始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既利于灌溉,也利于水上交通。战国时期,楚国的孙叔敖在淮河支流决河上兴建期思陂,建均济闸,设三孔闸门,开渠两道,引河水入众多小陂塘,以灌溉农田,这是一项大型水利设施。此工程几经后代重修,在历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今固始县黎集镇南园村有其遗址,现改建为一座桥梁,称“东大桥”。 县内今尚存明代《均济闸池塘浇灌之图碑》。固始县水利发达,《河南通志》称“固始水利甲中州”。
  “光州固始”所在的史灌河流域通过淮河干流与华东地区连通,是中原地区进入华东的咽喉要地。春秋时期处于吴、楚两国交界处。秦汉已降,时而属于中原地区的“豫州”,时而属于东南部的“扬州”,因而有“吴头楚尾”、“豫南扬北”之称。它是南北交会之地,东西连通之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所必争。进可取,退可守。
  光州固始一带也是民族交会、融合的重要地区。夏商时期就有古老的部族方国存在。西周时有蓼(一作缪,夏东夷人皋陶之后)、蒋(姬姓国)、黄(嬴姓国)和弦等国。春秋时又有番(即潘,据说是祝融八姓昆吾之后),春秋中晚期,楚灭诸国,设置有蓼、黄、蒋等县邑。此外,又有雩娄(今固始县南),为吴国城邑。战国时期此地仍属楚,有曾、期思、雩娄等县邑。先秦时期这里就有华夏、苗蛮和淮夷人居住,有多个部族的封国存在,文化具有多样性。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部山区又有众多蛮民居住。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宋朝廷就以豫部蛮民立十八县,属西阳郡。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又以蛮族民户立南陈左郡,分赤官左县为蓼城左县,领县二。西阳蛮首领田益宗被南齐封为征虏将军,后又投奔北魏,被署为东荆州刺史。当时这一地区的南部山区设有管理蛮民的“左郡县”,北部平原则为汉族区的一般郡县,因而这里是蛮族和汉族杂居、融合的重要地区。
  光州固始一带属于山区、水乡,又是蛮夷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而江南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山区与此环境极为相似,光州固始一带人民迁居那里生活比较适应,这可能是光州固始百姓多迁居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原因之一。
  固始县的始设属于侨县,它本身就是人民流移的产物。战乱使中原汉人流向南方,南方的汉族政权又失去了中原地区的大片土地。为了安置北来的中原流民,东晋南朝的统治者就在江南、淮南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在中国古代国家分裂、南北两政权对峙的时期,一般以沿淮河一线为南北分界线,光州固始一带正处于边界线的南侧,较长时间为东晋南朝管辖。中原汉人的南迁,大多由淮河支流汝、颍河东南下进入淮,或者从淮河上游沿河而下。非光州固始籍的中原人士来到这里,已经比较安全。于是他们在此集结、休整,再继续南迁。因而此地成为中原汉人南迁的积聚地和中转站。
  
  “光州固始”人的南迁闽越
  
  


  在中国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不断背井离乡,辗转迁往南方。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一是西晋末的永嘉年间,史称“永嘉南渡”;二是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大批汉人南迁;三是北宋末“靖康之难”,金兵攻陷开封,又有大批汉人随宋室南迁。这些南迁士人多渡淮渡江,到达江南的江、浙、赣、闽和岭南地区。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中原汉人由“光州固始”南迁闽越的情况。
  光州固始人入闽较早。据有关家谱资料记载,东汉末有光州固始人黄道隆曾任会稽县令,后避乱入闽,成为锦田黄氏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续有固始汉民移居闽地。西晋永嘉年间,有不少中原汉人从光州固始一带辗转入闽。何乔远的《闽书》称:“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闽中记》也说:河洛“衣冠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廖、丘、何、胡是也”。“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先入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三者记载大同小异。《全五代诗》卷八十七载詹悱的诗称:“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平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但是,中原汉人大规模进入闽地,发生在有唐一代。唐代中原汉人两次大规模入闽,极大地促进了闽越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进步。
  首先是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光州固始人陈政奉命入闽开漳。据《云霄县志》记载,是岁“泉、潮间蛮獠啸乱,民苦之。咸乞镇帅有威望者,以靖边方。朝廷以政刚果敢为,而谋猷克慎,进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镇绥安”。于是陈政带领府兵3600人,将吏120人,“前往七闽百粤交界”处“开屯建堡”。稍后,又有58姓将校携家眷前往增援。陈政病死,其子陈元光任鹰扬将军,身经百战,方平定啸乱。遂屯垦云霄山下,致力农桑,推广文教。武则天时,在闽南设置州县,以陈元光为漳州刺史。从中原入闽的7000余名将士纷纷落籍闽南。陈元光率领中原移民烧荒垦殖,兴修水利,务农积粟,惠工通商,“由是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警,号称乐土”,陈元光也获得了“开漳圣王”的美名。
  其次是唐末爆发黄巢起义,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王绪起兵响应,攻陷固始,引军入闽。《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称:“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旧五代史》卷一三四《僭伪列传第一》记载:“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有众数万。由于王绪性多猜忌,滥杀无辜,被将士处死,兵众推王潮为帅。先后攻克泉州、福州,尽有闽、岭五州之地。随王绪从光州固始入闽的中原汉人大多落籍闽地。《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一·司空世家》说:王“潮乃创四门义学,还流亡,定租税,遣吏巡州县,劝课农桑,交好临道,保境息民,人皆安焉”。王潮曾对闽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于是唐朝廷以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管内观察使。王潮病死,其弟王审知代立。及五代第一个中原王朝—后梁建国,封王审知为闽王,建立了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成为“十国”之一。
  五代时期,中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又有不少光州固始人辗转到达闽地。宋金元时期,也有不少中原士人从固始一带南迁入闽,不再详述。
  唐代由光州固始到闽地的两次移民浪潮,增加了闽地的人口数量,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民族结构和文化素养,移入的中原汉人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光州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及其子孙成为唐、五代时期闽越地区的统治者,随迁的中原汉人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地位。
  唐代中原汉人的两次大规模入闽浪潮和对闽地的经济开发是福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极大地促进了福建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于是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的。同时,数量众多的中原汉人辗转南迁到福建南部定居,称作“福老系”。他们不忘自己的祖根,自称“河洛郎”。明清时期又有不少福建人迁至台湾,从而形成了闽、台人民对光州固始的祖根认同,闽台一些宗庙祠堂里镌刻有“宗由固始,将军及泽”匾额。
  


  总之,唐代从光州固始出发进入闽地的两次中原移民,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影响深远。由于光州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先后成为“漳州”和闽地的统治者,带领迁入的中原汉人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推行中原的先进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闽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在中原汉人的南迁,特别是中原汉人的南迁闽地中,“光州固始”移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台湾省,陈、黄、丘、宋、林等18部大姓族谱上都记载着其“先祖为光州固始人”。据1953年台湾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的户数占台湾总户数的80.9%,表明每5户台湾居民中就有4户祖地在固始。
  对于这种“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的现象,南宋史学家郑樵以为,五代时王审知据有闽地,优待同乡,一些原本并非来自“光州固始”的闽人冒充固始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虽然不能排除有部分“冒籍”现象,但是众多中原汉人从光州固始迁至福建,并在这里生息繁衍,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当然,迁入闽地的中原汉人不可能全是固始籍人,也不可能全是光州籍人,但是应以“光州固始”及其附近人居多。
  总括全文,在中国古代,一方面有许多光州固始籍人氏南迁入闽,另一方面,光州固始由于它的区位优势,而成为中原人南迁的聚集地或中转站。因此,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的南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原汉人的南迁,大多由淮河支流汝、颍河东南下进入淮,或者从淮河上游沿河而下。因为“光州固始”是他们离开故土、走向异乡的第一站,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将这种记忆传给后世子孙,从而形成了“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正如明代山西大批人民迁移到河南等地,他们虽然来自山西各地,但都是在洪洞县的一棵大槐树下集结出发的。于是这些山西移民后裔都称自己来自洪洞“大槐树”,有民谣说:“要知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因此我们认为,“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既是历史事实的一种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
其他文献
日前,国内IT连锁零售的标志性企业宏图三胞携手其200余家“铁伙伴联盟”中的厂商代表在南京湖滨金陵饭店隆重推出了.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非常活跃的力量,对增加劳动就业、拉动民间投资、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仍
作为一名责任督学,在工作中既要做到“督”与“导”相结合,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指导学校改进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更要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学校发展潜力,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助力。  南窖中心校是一所山区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条件所限,学校发展曾一度陷入低谷。近年来,学校借助山区教师支持计划、北沟教育联盟品牌打造等机遇,获得了再次发展的机会,学校发展大有潜力可挖。作为该校的挂牌责任督学,我积极参与学校
期刊
从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这是朝阳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朝阳人民的殷切期望.为了让孩子“好上学”,更是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朝阳教委采取了诸多举措.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管理能力、内在素质、外在形象的综合反映,在企业起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凝聚人心、提升团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员工的精神家园,是根除假冒
学院化的版画随着现代艺术这种倾向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艺术运动中的固定原则乃至共同的标准。显然,这与艺术的不确定性和无穷变化的本性相矛盾,也与创新的本性相矛盾。从起点
本文在搜集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逾百种鲁迅小说版本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主要脉络,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文献、小说本身的文学性等方面,着力研究其封面装帧设计的艺术共性、时代个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建校于1963年,是北京市优质高中校,目前一校三址,是全日制公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文化立校”,以文化催生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学校文化,成就“最具幸福感学校”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凝聚力、向心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力。“爱家、爱校
本文通过尊重贤士崇尚道德、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指向、促人不断反思、具有广泛教化意义的礼仪活动分析,希望为学界人士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更加深刻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有
高名潞撰文《没有线条的历史——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的思考》指出,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史的发展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语言情境中发生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