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人恶性脑胶质瘤模型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人恶性脑胶质瘤模型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4周龄BALB/c雌性裸鼠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两组均采用皮下移植成瘤法在裸鼠右前肢前臂皮下接种人恶性脑胶质瘤U251细胞悬液,建立裸鼠恶性脑胶质瘤模型。肿瘤种植后第10天,裸鼠右前肢皮下明显触及肿块,提示造模成功;白藜芦醇组裸鼠用浓度为50 mmol/L白藜芦醇溶液200 μL灌胃,对照组裸鼠以等量等浓度二甲基亚砜生理盐水灌胃,每3日给药1次,共用药7次。第1次用药前记录肿瘤的最长径、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每次给药后第3天测量肿瘤大小。完成最后一次测量后处死动物,完整取出瘤块。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肿瘤组织标本中FOXP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miR-9的表达。

结果

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均成功建立恶性脑胶质瘤移植瘤动物模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第10天白藜芦醇组肿瘤体积(12.94±10.17)mm3,对照组肿瘤体积(6.46±2.67)mm3。第1、2、3、4次给药后,白藜芦醇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5.58±16.41)mm3、(32.33±17.62)mm3、(58.81±7.66)mm3、(97.67±20.76)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2.02±8.71)mm3、(30.73±15.74)mm3、(52.88±20.03)mm3、(88.50±37.01)mm3,白藜芦醇组肿瘤体积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5、6、7次给药后,白藜芦醇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14.94±29.35)mm3、(237.42±23.3)mm3和(231.27±12.6)mm3,均小于对照组的(191.71±53.79)mm3、(314.67±24.4)mm3和(374.03±21.6)mm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2、-5.114、-6.320, P值均<0.01)。白藜芦醇组FOXP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0.60±41.75,低于对照组的165.51±16.31,miR-9相对表达量为0.971±0.369,高于对照组的0.49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8、2.878, P值均<0.05)。

结论

白藜芦醇能抑制恶性脑胶质瘤模型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9和FOXP2的表达实现。

其他文献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棘手。微小RNA(miRNA)是小分子非编码RNA,能特异性地抑制靶mRNA,对基因转录后的表达进行调控,在细胞的增生、凋亡、分化、个体发育以及机体代谢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研究发现,miRNA在房水分泌、昼夜眼压波动、小梁网结构重塑以及手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等青光眼发病和治疗过程的中间环节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miRNA在青光眼发病及治疗中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6(KLF6)高表达对于紫外线B(UVB)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已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KLF6转染到HLECs中,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KLF6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采用Live/Dead染色法观察细胞受损情
期刊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临床医生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度现况及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511名(女性303名,男性208名),并以436名临床医生(女性144名,男性292名)调查结果为参照,对医学生与临床医生慢病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需求内容进行分析,医学生与临床医生的学习需求度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服药依从性、戒烟干预、合理膳食、中医康复技术、移动健康技术应用、运动康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治疗,并且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17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1~45岁。手术部位:股骨9例,肱骨6例,胫骨2例。异体骨长度8~28(16.8±4.0) cm。内固定方式:钢板螺钉8例,髓内针9例。根据异体骨愈合情况分为未愈合组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转移瘤的诊断技巧、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骨病肿瘤科2012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54例四肢长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8~72(60.6±12.5)岁;股骨38例(70.4%),肱骨16例(29.6%)。54例长骨转移瘤患者均行X线、CT、MRI及全身骨扫描检查,19例进行组织活检。术前Tokuhash
骨肉瘤尽管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但其年发病率仅有百万分之三。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其预后很差,随着化疗等综合治疗的进步,骨肉瘤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本文对国际骨肉瘤认识的发展、我国骨肉瘤综合治疗的发展情况、规范化进程以及治疗展望进行述评,期望藉此使读者了解我国骨肉瘤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目的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MRI网络技术描绘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IGE-GTCS)患者皮层-纹状体-丘脑-小脑网络的模式。方法前瞻性纳入2009年7月—2016年10月IGE-GTCS患者60例为IGE-GTCS组,同时纳入与IGE-GTCS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0名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于3 T超导MR仪下行静息态功能MRI数据收集,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脑影像处理分析软件DPAR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