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捡破烂建炮兵
东北解放军的第一支炮兵部队由官兵们翻山越岭,四处捡破烂“捡”起来的。
1945年9月25日,延安炮兵学校一千多名干部战士在校长朱瑞带领下,汇入赶往东北的十万大军队伍,浩浩荡荡奔赴东北,组建炮兵部队。
官兵们在延安听说日军在东北落下大量的重炮弹药,堆积如山,正等着他们去接收。
1946年初,主管财政工作的陈云表示尽最大努力支持朱瑞筹建炮兵的工作,他专门拨出6000万东北币(折合黄金3300两),交给朱瑞用作筹建经费。朱瑞筹建修理厂,聘请技术工人当师傅,带领同志们维修。炮兵司令部派出更多人手,漫山遍野寻找被遗弃的炮和零件,收获颇丰。他们一边修理废弃火炮,一边培养炮兵。教员不够用,他们就聘请教育感化过来的伪满洲军、国民党军和日军炮手。每期学员受训4—6个月,野炮、山炮和重炮都要学习。打炮、修炮、伪装和防空,样样技能都要精通。
1947年6月,苏军与蒋介石谈判破裂,所以苏军大幅度地倾向中共。苏军经图们向东野大军运送了数十列火车的日军旧武器、火炮和弹药,但仅靠这些不足以支撑起三大战役。后期一场大演习就消耗了一场大战役的弹药。
朱瑞等领导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从1946年9月到1947年3月,这么短时间内,他们已经在当时东北的北满建立了73个炮兵连(包含2个高炮连、1个战车连),在当时东北的南满建立了27个炮兵连,还有60个步兵迫击炮连。解放军第一支现代化炮兵部队初具雏形,大量武器装备已可试造。
自力更生建军工
1946年4月,一列从河口开往通化的火车,拉着半旧的机器、钢材等物资和大批干部工人。領头的是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后勤部下属的军工部部长韩振纪。他们肩负的任务是在沈阳、鞍山、本溪一带收集机器和物资,创建自己的军工厂,但收效甚微,因为大企业好一点的机器都被苏军当“战利品”拉走了,剩下的也声称要等“国民政府”来接收。韩振纪只得带人找一些小企业,搞到一些机器和钢材。
战争形势很快恶化,军工部门转移到延吉,把机器等物资转移到朝鲜境内。7月底,他们来到中、苏、朝三国交界的小城市珲春,在这里建立军工生产基地,暂时把重点放在部队最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
韩振纪率领大家因地制宜,在珲春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除了各地兵工厂,还有特殊的秘密基地——大连基地。
当国民党军在1946年初大举进攻南满时,中共中央派出一大批官兵进驻大连。中央指示各地,要充分利用大连的有利条件,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军工基地。他们接收了一大批日伪工厂(含4个机械厂、3个化工厂和1个制罐厂)作为主要设备来源,挂起“建新公司”的牌子。东北局和华东局又投资1.5亿东北币,扩大再生产。建新公司作用重大,既为东野生产炸药和原材料等军工产品,又为华东解放军采买和生产武器弹药和军工产品。
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初,东北解放军占领了绝大多数乡村、县城和中小城市,解放区连成一大片。军工产业更上一层楼,原料丰富,人员充足,设备更加完善,分工细致的生产大格局悄然形成。
我军军工生产突飞猛进。到了1948年10月,东北军区军工部拥有55个大小工厂、5085台机器设备、220640名员工,共制造子弹824万发,各种炮弹接近120万发,手榴弹163.5万颗,爆破筒2万多个,雷管68.7万个,无烟火药31吨,各种火炮1175门,而且还修理各种枪械21771支,各种火炮619门。
需要强调的是,华东军工同样成效斐然,功勋卓著。特别是胶东兵工厂,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共生产各种炮弹252.8万发。
“国军精锐”但缺粮弹
解放军兵强马壮,国民党军缺粮少弹,兵员稀缺。蒋介石总是高估自己,低估对手。在他脑海里,麾下“国军精锐”持有美军先进武器,战斗力爆棚!而解放军永远是握着步枪、背着大刀的乌合之众。蒋介石把能调动的精锐部队都投入到东北,但在解放军“积小胜为大胜”的打击下,蒋军损兵折将,军火不足。国民党军工生产因国统区经济糟糕,无法形成完整生产体系,军工落后,产量不足,而且主观能动性不够,严重依赖进口原料,甚至直接使用了美军太平洋战争剩余的破铜烂铁。
国民党军后勤供给不畅,导致部队最需要的武器装备稀缺,难以补充。
尽管兼任东北行辕主任的参谋总长陈诚极力调拨,补充了大量枪支和火炮,弹药仍严重缺乏。据不完全统计,步枪子弹缺11460325发,轻重机枪子弹缺18534971发,冲锋枪子弹缺5363049发,迫击炮弹缺36934发(美军提供的8.5万发迫击炮弹大多数无法使用),步兵炮弹缺56871发,山野榴弹炮炮弹缺52548发,手榴弹缺318779颗。这还是所谓的“国军精锐”,蒋介石麾下不受待见的杂牌军情况更糟糕。
国民党空军由于发展策略错误,权贵贪腐,过度依赖外国进口,没有自己的飞机制造厂,所以一直没有壮大起来。解放军此时已经有了高射炮。
国民党海军亦然。在进攻塔山战斗中,以“重庆号”巡洋舰为首的一批军舰舰炮轰鸣很吓人。但该军舰在距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开了20炮,迅即遭到东野大炮反击。该舰声称无炮火指引,精准度极低,海军司令桂永清下令溜之大吉。
国民党空军飞机来投弹,结果被我军高射炮击中2架,剩余的都吓跑了。
正因为国共两军实力悬殊,所以接替陈诚的卫立煌坚决回避野战,坚持困守孤城等转机。而蒋非要决战,悲剧开始。
雷霆万钧炮轰顽敌
由于解放军拥有最先进的军工生产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充足的军火大显神威!特别是大炮,在会战中起到扭转乾坤的重大作用。
攻打锦州时,解放军集中近千门(城内国民党军只有70门)火炮和15辆坦克。他们先用山炮抵近前沿,逐一射击摧毁敌军的暗火力点。国民党军缺乏后勤线,只能靠有限的空投;而解放军关键时刻得到了1700吨弹药补充,在火力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炮兵的战术水准也达到超一流水平。炮兵瞄准了锦州城里敌军的所有重点目标,用重型火炮摧毁防御工事和纵深军事设施,山炮、野炮则轰击其前沿阵地。我军炮火密集,打得城内敌军最高长官范汉杰三换指挥所!汽油库被打着了,火光冲天,升起了巨大蘑菇云。范预计守卫二十天的锦州,结果不到两天就被攻克。
塔山阻击战中,解放军早已严阵以待,特别是炮兵,配备了大口径炮和高射机关炮,口径在75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超过100门,战前储备炮弹4万多发,战斗期间还有大量炮弹供应给解放军。战斗最激烈时,大炮连续发射不停顿,实力远超蒋家军。在塔山方向,我军炮兵实行“三线两群”配置:团属火炮为第一线,师属火炮为第二线,纵队重炮为第三线。
相比我军强悍的炮群,“国军精锐”则显得寒酸:9个师才有34门火炮。
解放军强大炮兵单独组织火力,阻截敌军预备队,轰垮其冲锋队,对敌军造成极强的杀伤力!例如国民党军独立95师(“赵子龙师”),武器精良,彪悍善战,声称在抗战期间没丢失一挺机枪。该师上来就以营为单位,向解放军展开波浪式攻击,气焰嚣张!用解放军第10师师长蔡正国的话形容:“其凶猛程度是解放战争以来从没见到的!”他们用轻重机枪实行火力压制,步兵不断地扔手榴弹,进行不计伤亡的自杀式冲锋!而且长官不戴钢盔,冲在最前列。他们一度冲入多处解放军阵地,双方展开近战肉搏。守军是四纵主力团第28团,他们得到了5门高射炮,1门机关炮的支援,这些高射炮都放平,进行低平直射,打退了敌军;“赵子龙师”进攻失利后,又组成小分队,多梯次地轮番冲锋;他们残忍地推动己方尸体做临时“挡箭牌”,匍匐爬行,步步推进。结果弹尽粮绝的解放军用刺刀赶跑他们,“赵子龙”遇见“吕布”了。
与“赵子龙师”正面交锋的28团伤亡800多人,阵地岌岌可危。多亏四纵副司令胡奇才果断命令投入预备队,又令密集炮火急速射,集中轰击铁路桥正面,这才制止住攻势。
国民党军从高粱地里匍匐前进,意图偷袭,结果被我军炮兵观察哨发现,瞬间发射几百发炮弹,炸得他们叫苦连天。
当天17时30分,“赵子龙师”组织敢死队,人手一挺机枪或冲锋枪,边扫射边向铁路桥冲击。经过一天激战,守军伤亡很大,弹药消耗殆尽,形势高度危急!关键时刻,四纵组织所有预备队,在全部支援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冲击,把这些狂妄的“赵子龙”赶回“蜀国”,阵地转危为安。
我军观察所发现五千敌军正在集结,马上开炮打散。
1948年10月15日凌晨,“赵子龙师”的兩个营在夜幕掩护下长时间爬行,悄悄摸进塔山阵地。守军发现后,迅速展开激战。蒋军后续五个师随即展开强攻,阵地眼看就要沦陷。四纵再次集中全部炮火,猛烈轰击后续部队。对冲上来的敌军,战士们展开近战,不时地投掷手榴弹,打得敌军狼狈逃窜。
解放军的大炮在塔山阻击战中功勋卓著。国军师长们哀叹道:“解放军的火力太猛了!”不可一世的“赵子龙师”遇到对手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尘埃里。
1948年10月25日,蒋介石王牌中的王牌——廖耀湘兵团南撤途中,遭遇东野独立第2师,双方发生战斗。此时营口已经被国民党第52军攻占,第2师刚组建,战斗力不强,廖完全可以率部击溃他们,冲向营口,撤到关内。但这新建第2师竟然有重炮,一声声特别响亮!廖耀湘自作聪明地凭以往经验判断,有重炮必有主力。所以他下令改变撤退方向,由预定撤往营口改为撤往沈阳。不巧途中遭遇了林彪布置的东野大军,最后廖耀湘兵团全军覆灭。
解放军兵精弹足,关外大胜,关内也所向披靡。如在淮海战役中,华野大军及时调整和补充弹药,用重炮和坦克炮压制敌军火力,围歼了黄百韬15万大军。
进攻天津时,我军拥有3500门(城内国民党军只有1600门)火炮,解放军主攻方向的每个排还配备3辆坦克。
分布在天津城外围的解放军阵地共有四层火炮,第一层是山炮和迫击炮,掩护步兵突破;第二层是野炮和榴弹炮,负责开辟扩大突破口;第三层、第四层是150毫米榴弹炮和100毫米加农炮,压制敌人炮兵和摧毁坚固目标。
东野攻打天津,538门大炮齐射1个小时,60万公斤的弹头落入敌军阵地!国民党军队还能打胜仗?即使让韩信、诸葛亮指挥也照样失败。
编辑:夏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