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有这样两条,一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二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自主性训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真正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地、广泛地、自觉地读书,使每个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为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多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进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和要求,在读前提要求,读中有感悟,读后有交流。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善于抓住学生阅读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每次阅读中都经历成功的体验,并引导学生“多读书”,使学生 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二是倡导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不同年段应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包括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另外,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读、分组读、对比读、竞赛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就小学生来讲,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把课文读对、读顺、读好是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朗读的过程和效果。只有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读,学生才会处于积极状态;只有这样的自主阅读,才能获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三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让学生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立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摒弃烦琐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同文本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感悟语言文字,升华审美情感,实现个性化阅读。
二、用真情来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体验
所谓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召唤结构”,但由于这种“召唤结构”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教师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音符。
三、课内文本教学与课外个性阅读相结合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正因如此,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我们就要尽量拓宽学生视野,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把课内内容向课外延伸,内外结合,相得益彰。用课内的阅读“例题”去解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的营养去滋补课内的内容。从课文节选的章节、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上课时,不再是从前那种照着课本深挖细究的枯燥的学习方法,而是让学生以课文为例,结合自己所读的课外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在阅读课上自由阅读,展示课上畅所欲言,不再受到那么多限制,只要是针对某一作品谈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赏析等,就应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课堂往往成了辩论会、鉴赏课、甚至是演讲比赛,读过作品的学生对该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读过这个作品的学生开阔了眼界,课容量大大增加,学生们也会受益匪浅。
实现课外个性化阅读还可以尝试以下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等等。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问题和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须知教师及时的点拨与调节,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226661)
一、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自主性训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真正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地、广泛地、自觉地读书,使每个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为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多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进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和要求,在读前提要求,读中有感悟,读后有交流。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善于抓住学生阅读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每次阅读中都经历成功的体验,并引导学生“多读书”,使学生 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二是倡导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不同年段应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包括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另外,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读、分组读、对比读、竞赛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就小学生来讲,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把课文读对、读顺、读好是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朗读的过程和效果。只有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读,学生才会处于积极状态;只有这样的自主阅读,才能获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三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让学生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立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摒弃烦琐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同文本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感悟语言文字,升华审美情感,实现个性化阅读。
二、用真情来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体验
所谓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召唤结构”,但由于这种“召唤结构”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教师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音符。
三、课内文本教学与课外个性阅读相结合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正因如此,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我们就要尽量拓宽学生视野,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把课内内容向课外延伸,内外结合,相得益彰。用课内的阅读“例题”去解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的营养去滋补课内的内容。从课文节选的章节、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上课时,不再是从前那种照着课本深挖细究的枯燥的学习方法,而是让学生以课文为例,结合自己所读的课外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在阅读课上自由阅读,展示课上畅所欲言,不再受到那么多限制,只要是针对某一作品谈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赏析等,就应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课堂往往成了辩论会、鉴赏课、甚至是演讲比赛,读过作品的学生对该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读过这个作品的学生开阔了眼界,课容量大大增加,学生们也会受益匪浅。
实现课外个性化阅读还可以尝试以下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等等。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问题和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须知教师及时的点拨与调节,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