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全角膜病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微型角膜刀行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治疗全角膜损伤的适应证、手术原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微型角膜刀对11例患者的11只全角膜病损眼实施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随访观察12~18个月.结果 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检查,11只术眼视力均有提高,针孔矫正视力平均分别为4.4±0.3、4.5±0.3及4.5±0.3;术后1周内术眼的眼压短暂升高,但可用药物控制或缓解,术后3、6及12个月时随访检查术眼的眼压分别平均为(19.8±2.7)、(19.2±1.7)及(19.5±2.0)mm Hg;术后3、6及12个月时随访检查的角膜中央厚度分别平均为(538.9±8.9)、(536.3±6.3)及(537.2±6.9)μn;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后3、6及12个月时分别平均为(2519.8±110.7)、(2244.4±137.9)及(2093.3±141.9)个/mm2.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两层植片间的间隙,此间隙可于术后1个月内自行消失.结论 采用微型角膜刀进行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并较好地避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发生,是治疗全角膜损伤的有效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近5年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TWH)诱导人前骨髓白血病细胞 (HL 6 0 )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HL 6 0与雷公藤多甙、泼尼松共同培养 ,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生长周期及DNA电泳条带的变
目的:评估钼/铑双靶X线乳腺导管造影结果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方法:运用钼/铑双靶乳腺导管造影对30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照片检查.结果:乳腺癌21例(7%),乳头状瘤150例(50%),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
目的:观察以1,25-(OH)2VitD,为活性因子,与人骨髓闻质成骨细胞、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联合构建组织工程骨时,1,25-(OHhVitD3在三维支架上对成骨细胞的作
目的 通过分析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是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研究(CMCS)中的一部分,2002年对1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行伽玛刀治疗的9例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男性5例,女性4
目的 评价多位点MLVA的15位点组合在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MTB)基因分型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LVA(15位点)对来源于北京胸科医院的72株北京基因型MTB菌株进行基因分
目的 研究大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皮质中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及特点.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后4、8、12、24和48 h组;每组8只用于WCX-2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
目的 评估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其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肝移植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对54例肝移植术后超过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和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