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救国”思想是近代众多的救国方案之一,它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萌芽,经历了洋务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到"五四"时期发展到了高潮。这一轨迹就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断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近代;科学救国;历史轨迹
1840 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耻辱,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相反,中国人举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亡方案。与此相对应,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科学救国"思潮就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一、萌芽阶段: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亲眼目睹了外国武器的先进,他认为英军"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乘风破浪是其长技"[1] 。同时,他也看到中国军队"器不良"、"技不熟"、"船炮之实实不相敌"的落后状况。在此背景之下,林则徐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率先吹响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救国的号角。
魏源继承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1842 年,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一书,他在序言中谈到写该书目的时说:"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该书的主题,全书五章中有三章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有关,用1/ 5 的篇幅来谈论西方科技,这在以往的书籍中是不多见的。同时,魏源还从对象上、内容上、措施上发展了林则徐的这一思想,使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的"长技"是作为一种手段来为"制敌"或者"制夷"这一目的服务的,也就是说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挽救中华民族,因此可以说"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从本质上来看是"科学救国"思想,只不过当时对"长技"的理解还很肤浅,处于萌芽阶段。
二、产生阶段: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冯桂芬、郑观应、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大都继承和发展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们认为当今欧洲英、法、德等国之所以强大,"为海上大邦,而讲求格致之学犹推独步"。[3]这里的"格致"就是指西方的近代科学。对于"格致"的作用,郑观应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格致与富国之间好像"琢玉"之利器,建屋之"栋梁"。所以他们大声疾呼"讲富强以算学、格致为本"。[4]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挽救危难的中国。冯桂芬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19 世纪60 年代他发表了《校芬庐抗议》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变法"、"自强"的思想。他认为,明末清初翻译的意大利书籍和当时翻译的英国书籍已有数十种", 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4]他注意到西方科技的广泛应用,"闻西人海港刷沙,其法甚捷??又如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以资生。"[5] 因而他主张设立翻译公所,从西方科学著作中"择其有理者而译之",借以扩充采用西学之范围。由此可见,冯桂芬不只是在提倡"师夷长技",而是转向提倡格致之学了,他们对西方近代科学的理解已经从"器"、"技"层次提升到了学理层次,即自然科学层次。
洋务派也接受了魏源的思想并且将之付诸现实。洋务派首先强调要学习和引进的是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曾国藩在奏折中宣称:"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在借"洋枪队"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深感西洋火器的威力,他在信函中明言:"望速平贼氛,讲求洋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6] 因此,他们兴办了军事工业。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2 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洋炮局,这是我国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兵工厂。随后,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大型兵工厂相继成立。引进近代军事技术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中心。在此过程中,洋务派认识到西方是由"富"而"强",主张中国应该努力引用西方民用技术,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19 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中后期洋务运动的重点。
三、发展阶段:辛亥革命时期
1911 年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人们对中国的前途倾注了更大的热情。柏林大学教授梅加夫1918 年在中国留学生大会演说中断言:"中国受保守主义之统治,殆数千年,进步之微,盖不足怪,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俾思想之趋于一偏者,得其平衡,而后有进步可言。"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任鸿隽等人对此说推崇备至,认为"其说颇是针发吾国人症结而药之",因此翻译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科学救国不仅成了当时中国青年献身科学的口号,而且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
一是科学团体、科学期刊发展迅速。1909 年,蔡儒楷、张相文等27 名地理工作者组成中国地学会。1913年,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詹天佑当选为会长。1914 年留美中国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了中国科学社。1915年,中华医学会、中华医药学会成立。1918 年,中国化学研究会成立。各学会团体还先后创办了一些刊物,如《博物学杂志》、《卫生丛报》、《农学报》、《理科杂志》、《地学杂志》、《科学世界》、《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等。这些学会团体和科技刊物把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介绍到中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维生素的分离研究、石油成因理论、无线电理论、电影和航空理论等,都相继传入我国。这些最新的科技知识的传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更加坚定了人们"科学救国"的信心。
二是心怀科学救国之志的留学人员增多。在1918年,1 124 名留美学生中,学习自然科学的有700 多人;而清华学堂庚款留美学生,学习理工的占62. 7 %。[7 ] 其中不乏一些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如:侯德榜、熊庆来、李四光、蔡元培等。侯德榜在念中学时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而产生忧国忧民意识。有一次. 他在福州江边码头目睹成群的中国劳工被洋人奴役的惨状。老师告诉他,中国人受欺负,"全因清王朝腐败,政治黑暗,科学技术和经济落后。"他希望侯德榜"刻苦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校术,用科学技术来振兴我们的事业,振兴我们的民族。"[8 ] 这件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侯德终生难忘。他从此立下"科学救国"之志。1913 年,侯德榜清华学校毕业后,与同学16 人赴美留学。他选择学化学,以便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理想。
四、高潮阶段:五四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文明产生了空前剧烈的碰撞和融合,思想解放更为广泛和深刻,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知与理解较之前人更全面更深刻,同时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杂志是"五四"运动最早的阵地。1919~1920 年出版的第四卷、第五卷连续发表任鸿隽、杨铨等人撰写的《科学与近世文明》、《科学与工业》、《科学与农业》、《科学与和平》、《科学与知行》、《中国科学的前途》等40 多篇论述科学的功能以及如何发展科学等方面的文章,使"科学救国"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曙光》杂志主编宋介连续在该刊上发表《完成与文明》、《科学与社会》、《天才与社会》等文章,阐述"科学救国"思想。
而最主要阵地则是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在这个阵地活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宣传新科学新思想,激励了中国人冲破旧的思想的束缚,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不过"五四"时期所提倡的科学救国思潮中的科学不等同于自然科学,是一种泛指,正由于这一点,它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陈独秀将民主和科学视为拯救中国的两大武器而大声疾呼:"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再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9 ]他甚至断言,中国文化发展的出路必以科学为正轨。在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下,科学救国思潮达到它的高潮阶段,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引起了深层的文化变革,在文化心理层面树立起科学的权威性。
总之,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轨迹实质上就是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将国人的科技观由"器"、"物"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理"与"学"的理论层面。当时,中国人都是在"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框架内提倡学习西方科技的,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近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的性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这种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广泛地展开了改造国民性的讨论,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用科学的精神来救中国,从而在心理层面树立起科学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八 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魏源:海国图志:上册 长沙岳麓书社,1998。
[3]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郑大华: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出版社1994。
[5]冯桂芬:校芬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吴汝纶:文忠公朋僚函稿,莲池书院,1902。
[7]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
[8]李祉川、侯德榜: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9]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41。
关键词:近代;科学救国;历史轨迹
1840 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耻辱,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相反,中国人举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亡方案。与此相对应,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科学救国"思潮就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一、萌芽阶段: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亲眼目睹了外国武器的先进,他认为英军"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乘风破浪是其长技"[1] 。同时,他也看到中国军队"器不良"、"技不熟"、"船炮之实实不相敌"的落后状况。在此背景之下,林则徐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率先吹响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救国的号角。
魏源继承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1842 年,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一书,他在序言中谈到写该书目的时说:"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该书的主题,全书五章中有三章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有关,用1/ 5 的篇幅来谈论西方科技,这在以往的书籍中是不多见的。同时,魏源还从对象上、内容上、措施上发展了林则徐的这一思想,使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的"长技"是作为一种手段来为"制敌"或者"制夷"这一目的服务的,也就是说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挽救中华民族,因此可以说"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从本质上来看是"科学救国"思想,只不过当时对"长技"的理解还很肤浅,处于萌芽阶段。
二、产生阶段: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冯桂芬、郑观应、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大都继承和发展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们认为当今欧洲英、法、德等国之所以强大,"为海上大邦,而讲求格致之学犹推独步"。[3]这里的"格致"就是指西方的近代科学。对于"格致"的作用,郑观应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格致与富国之间好像"琢玉"之利器,建屋之"栋梁"。所以他们大声疾呼"讲富强以算学、格致为本"。[4]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挽救危难的中国。冯桂芬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19 世纪60 年代他发表了《校芬庐抗议》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变法"、"自强"的思想。他认为,明末清初翻译的意大利书籍和当时翻译的英国书籍已有数十种", 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4]他注意到西方科技的广泛应用,"闻西人海港刷沙,其法甚捷??又如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以资生。"[5] 因而他主张设立翻译公所,从西方科学著作中"择其有理者而译之",借以扩充采用西学之范围。由此可见,冯桂芬不只是在提倡"师夷长技",而是转向提倡格致之学了,他们对西方近代科学的理解已经从"器"、"技"层次提升到了学理层次,即自然科学层次。
洋务派也接受了魏源的思想并且将之付诸现实。洋务派首先强调要学习和引进的是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曾国藩在奏折中宣称:"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在借"洋枪队"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深感西洋火器的威力,他在信函中明言:"望速平贼氛,讲求洋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6] 因此,他们兴办了军事工业。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2 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洋炮局,这是我国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兵工厂。随后,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大型兵工厂相继成立。引进近代军事技术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中心。在此过程中,洋务派认识到西方是由"富"而"强",主张中国应该努力引用西方民用技术,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19 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中后期洋务运动的重点。
三、发展阶段:辛亥革命时期
1911 年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人们对中国的前途倾注了更大的热情。柏林大学教授梅加夫1918 年在中国留学生大会演说中断言:"中国受保守主义之统治,殆数千年,进步之微,盖不足怪,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俾思想之趋于一偏者,得其平衡,而后有进步可言。"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任鸿隽等人对此说推崇备至,认为"其说颇是针发吾国人症结而药之",因此翻译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科学救国不仅成了当时中国青年献身科学的口号,而且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
一是科学团体、科学期刊发展迅速。1909 年,蔡儒楷、张相文等27 名地理工作者组成中国地学会。1913年,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詹天佑当选为会长。1914 年留美中国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了中国科学社。1915年,中华医学会、中华医药学会成立。1918 年,中国化学研究会成立。各学会团体还先后创办了一些刊物,如《博物学杂志》、《卫生丛报》、《农学报》、《理科杂志》、《地学杂志》、《科学世界》、《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等。这些学会团体和科技刊物把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介绍到中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维生素的分离研究、石油成因理论、无线电理论、电影和航空理论等,都相继传入我国。这些最新的科技知识的传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更加坚定了人们"科学救国"的信心。
二是心怀科学救国之志的留学人员增多。在1918年,1 124 名留美学生中,学习自然科学的有700 多人;而清华学堂庚款留美学生,学习理工的占62. 7 %。[7 ] 其中不乏一些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如:侯德榜、熊庆来、李四光、蔡元培等。侯德榜在念中学时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而产生忧国忧民意识。有一次. 他在福州江边码头目睹成群的中国劳工被洋人奴役的惨状。老师告诉他,中国人受欺负,"全因清王朝腐败,政治黑暗,科学技术和经济落后。"他希望侯德榜"刻苦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校术,用科学技术来振兴我们的事业,振兴我们的民族。"[8 ] 这件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侯德终生难忘。他从此立下"科学救国"之志。1913 年,侯德榜清华学校毕业后,与同学16 人赴美留学。他选择学化学,以便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理想。
四、高潮阶段:五四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文明产生了空前剧烈的碰撞和融合,思想解放更为广泛和深刻,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知与理解较之前人更全面更深刻,同时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杂志是"五四"运动最早的阵地。1919~1920 年出版的第四卷、第五卷连续发表任鸿隽、杨铨等人撰写的《科学与近世文明》、《科学与工业》、《科学与农业》、《科学与和平》、《科学与知行》、《中国科学的前途》等40 多篇论述科学的功能以及如何发展科学等方面的文章,使"科学救国"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曙光》杂志主编宋介连续在该刊上发表《完成与文明》、《科学与社会》、《天才与社会》等文章,阐述"科学救国"思想。
而最主要阵地则是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在这个阵地活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宣传新科学新思想,激励了中国人冲破旧的思想的束缚,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不过"五四"时期所提倡的科学救国思潮中的科学不等同于自然科学,是一种泛指,正由于这一点,它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陈独秀将民主和科学视为拯救中国的两大武器而大声疾呼:"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再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9 ]他甚至断言,中国文化发展的出路必以科学为正轨。在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下,科学救国思潮达到它的高潮阶段,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引起了深层的文化变革,在文化心理层面树立起科学的权威性。
总之,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轨迹实质上就是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将国人的科技观由"器"、"物"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理"与"学"的理论层面。当时,中国人都是在"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框架内提倡学习西方科技的,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近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的性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这种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广泛地展开了改造国民性的讨论,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用科学的精神来救中国,从而在心理层面树立起科学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八 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魏源:海国图志:上册 长沙岳麓书社,1998。
[3]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郑大华: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出版社1994。
[5]冯桂芬:校芬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吴汝纶:文忠公朋僚函稿,莲池书院,1902。
[7]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
[8]李祉川、侯德榜: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9]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