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作文教学,被很多教师漠视,作文课堂凌乱无序,练习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对评讲没有争对性。学生写作只图完成任务,没有真情实感。面对这样的作文困境,作为教师,应当重视作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主动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忱,走出作文教学困境。
  【关键词】作文教学 无序 针对性 问题 解决方法
  一、问题所在
  1.作文课堂的漠视
  在以分数评定成败的今天,老师的每一分精力都愿意花在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上,基础过关、板块训练,只要教学到位,就能够让学生拿到较高的分值。但作文教学与考试分数的关联性不强,学生如果基础不是太差,写作时不偏题,把字数写够,总能拿到四十多将近五十分,而成绩特别好的也就是五十多分,差距几分而已。再加上作文评阅主观性较强,作文水平提高周期性又很长,在当今的高效教育体制下,教师根本不愿意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
  2.作文课的无序性
  作文教学在人教版语文课本中虽然有所涉及,但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另外,在设计上也没有遵循平行并列中视角一致、互不交叉的原则,有些作文指导侧重人文,有的侧重方法,有的侧重能力,而几者之间又有重叠。教师在教授作文时缺乏权威而有序的教材指导,只能采用传统的命题、写作、讲评的形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直如此,没有体现出作文教学的循序渐进。
  3.作文写作重数量轻质量和评讲
  教师总让学生不断的写作文,但是这些作文却没有时间进行认真地有针对性地批阅。虽然清人唐彪认为:“谚云,‘读十遍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多之则难。”但是,在学习时间如此紧迫的今天,如果学生大量的作文得不到老师针对性地点评和引导,久而久之,就会将写作当作完成任务,甚至还会出现抄写作文的情况,这样,势必让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4.缺乏阅读的积累
  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快速阅读下,学生根本得不到读书的浸染。从我班孩子课外阅读调查来看,大部分男生喜欢看的都是网络玄幻小说,女生喜欢看的是言情小说,大家唯一共同看的名著也是教材“名著导读”推荐的,绝大多数还囫囵吞枣,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可想而知,这样的阅读往往是无效的,可以理解成一种消遣性娱乐阅读与没有兴趣的浅层阅读,能记住的名著内容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不要说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了,而玄幻小说和言情小说不仅对写作帮助有限,更会给孩子的写作风格带来一些不可逆的苦果,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引导。再看课内的文章,都是以老师教授为主,以应试为目的,学生阅读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把阅读吸纳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
  5.缺乏真情实感
  大多数学生目前作文的困境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语言上要么单调贫乏,有么华丽铺陈,在立意上走的基本都是“困难很多——目标很大——付出很多——收获很大”的假大空路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二、解决方法
  1.重视作文教学
  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它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我们教师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花功夫。
  2.进行作文教学的有序讲解
  虽然目前的课本上对作文教学的层次性划分并不明显,但是教师自己应当制定一个作文教学的序列。可以以文体为中心,按照一般写作、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进行分块讲解;可以以思维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观察、思维、想象、表述、语言等方面对学生写作进行训练可以以技巧为中心,分步骤教授学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技巧;可以以生活为中心,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进行主题设计讲解;可以以活动为中心,通过课堂活动有序传授写作策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会写作;也可以以能力为中心,围绕写作过程、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四个方面进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上面说到的在教学中不需要面面俱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方式,任选一个角度切入,用一条线牵起作文教学,定时安排作文课,避免教学的无序性。
  3.作文评讲的针对性
  如今大部分老师的作文评讲课,要不就是从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各方面依次讲,要不就是拿着几个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进行展示。这样的评讲课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评讲,哪些学生是立意出了问题,哪些学生是语言出了问题,应该怎样去修改会更好,提出可行的处理意见和改进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再次上交,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在下次作文中是否出现了相同问题,这样做才能让作文评讲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
  4.阅读层面的建构
  面对学生学习时间紧和功利阅读的现状,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详细而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体现阅读过程的有序性,同时还应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自主阅读。另外,还应重视课内阅读,搭建仿写桥梁,让课内阅读为写作服务,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部分。如在讲朱自清先生《春》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仿照文章的描写角度练习写景片段,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让学生从中借鉴任务描写手法。这样课内外阅读并举,对学生写作的提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
  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几乎是現在学生的一种统一感觉,每天沉溺于书山题海中,很难捕捉到新鲜的生活体验。而在功利教育的指导下,为了写出高分作文,教师一味推行作文成功学,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作文“立意高远”“主题深刻”,脱离真实生活体验,甚至出现了为博取阅卷老师同情,父母假离婚、爷爷奶奶假死亡的作文,为了规避这些假大空的文章,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育观,教会学生留心生活,在观察中获取生活经验,当学生学会了全方位调动自己的感官时,他们就能捕捉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慢慢地,就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但是光有体验还不够,学生必须对这些体验产生情感共鸣,才可以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如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按照常理来讲对身边的生活其实是有情感领悟的,但真正述诸笔端时,或因羞涩或因间歇性麻木而很难充分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激活学生表情达意的热忱,让学生多自己思考,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和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话可写而不是空发议论。
  三、搭建作文平台
  其实所有的方法指导都不及学生的兴趣,而学生写作的很大兴趣是来源于分享和展示,因此,教师应鼓励班级创立班刊,让学生积极投稿,愿意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文章,让学生的创作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同时,教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能展现学生文采、宣泄学生情绪的文章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
  语文是母语学科,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当被漠视。在功利教育的今天,作文所占分值高达60分,考场上,学生的每一分都应当珍视。提高作文教学,已经迫在眉睫,教师必须从点滴做起,在教授技巧和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生阅读积累,注重主体情感叙述,走出新课程实施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实现作文本体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夏丐尊,叶圣陶.文心[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2]周俊丽.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3,(04).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心读书,深入思考,从而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
<正>~~
期刊
【摘要】小学教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提高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更是重中之重。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无疑对小学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朱熹 家庭教育思想 小学教育  一、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伦理道德是首要的,朱熹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所倡行的“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
关于民国时期影响河南农村地权的因素,论者很少提及匪灾的影响,即使提到了,也没有展开充分论述.另一方面,论者多从整体上对影响河南地权分配的因素加以分析,很少考虑到河南省
拙作<重塑信誉>发表后,一些友人表示赞同,但同时提出:重塑信誉是个大题目、总要求,具体实施该从何着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为此,笔者同几位企业家朋友作了一番探讨,大家一致认
以国家与市民社会间关系的学术争论为出发点,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两者互动关系中,"正和博弈"的可能性及其意义,特别强调"新人民主权论"在新型关系模式构建中的积极意
十年华诞,艰难岁月,回眸凝望,光彩华章12003年11月18日,年轻的辽宁省铁岭外事学校迎来了她最盛大的节日——新校园落成暨建校十周年庆典。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个体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严
设计说明:该系列以民族花纹图案为设计亮点,骑行服饰配件设计中巧妙融入民族元素,结合功能性的流畅设计,带来强烈的视觉流动感,让硬朗外表的骑行服饰带有一丝民族的异域风采
【摘要】 现代社会 发展要求,通过国内外管理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现状分析,找到国内高校管理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工作室为载体强化管理类学生职业体验与感受,达到专业素质生成状态,为其步入社会谋职及创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 管理类大学生 综合素质 工作室  随着专业建设的发展,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日臻完整,课堂内容教学内容也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迈进,高等教育基于此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