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大王历险记》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杀过鳄鱼?骑过大炮?上过月球?受到过美神维纳斯的接待?借助将军头顶上缭绕的烟雾点燃了小纸片?乘坐过狼拉的雪橇?这些事情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吧?可是在18世纪的德国,却有个吹牛大王经历过这些事情,你相信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吹牛大王历险记》这部作品吧!
  【推荐理由】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介于童话和幻想故事之间,是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敏希豪生讲的故事所编。讲述了一个名叫敏希豪生的男爵,自称是世界上最诚实的人,他以机智和爱吹牛闻名于世。他是18世纪德国汉诺威地区的一个庄主,出生于名门望族。他曾在俄国军队服役,参加过1735—1739年间的俄土战争。回到德国后,便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运用夸张和幻想,编撰出一个个怪异的冒险故事。他口才出众,经常把自己的游历加上奇思妙想,编成稀奇古怪、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讲给人们听。例如,敏希豪生家的马如何被扔到了房顶上,他怎样用猪油、小铁条、绳子打猎,怎样骑着炮弹飞行,怎样到月亮上去旅行,怎样被大鱼吞到肚子里又逃了出来,怎样和大熊决斗……《吹牛大王历险记》风靡全球百年,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瑰宝、讽刺文学的丰碑。这些故事荒诞离奇、想象夸张、构思巧妙、语言风趣,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
  1988年,《吹牛大王历险记》被美国导演拍成电影,搬上了银幕,深得人们喜爱,“敏希豪生”这个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培也因《吹牛大王历险记》这部作品,成为18世纪德国著名的文学家。
  【作者简介】
  作者一: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培,1737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贵族家庭。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先后学习过矿物、地质、火山和语言学等。1767年,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和黑森州加塞尔古代艺术文物保管员,同时兼任大学教授。
  作者二:戈特弗里特·奥古斯特·毕尔格,1773年出版的歌谣集《莱诺勒》对整个欧洲的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翻译了许多英国和苏格兰的传统民谣。
  【选段一】
  月球上的这些家伙,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什么生物,而不称自己为人。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进食不是通过嘴巴,而是直接把食物整个放进胃里。他们的肚子其实更像是一个箱子,可以随意打开。所以他们在进食的时候只需要将左边的肚皮打开,将食物整个塞进去就可以了。他们吃完一顿饭后,过很长时间再吃下一顿,大概过一个月的时间。这样统计下来,他们一年只需要吃12顿饭。
  【赏析】
  作者的想象离奇而又荒诞,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这种夸张的故事情节,却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与创造力。作者在写这段话时,就像是在和我们说话,他把月球上的人进食的过程描写得非常细致到位,相信不爱吃饭的小朋友读到这里时,心里恨不得自己就是月球人呢!
  【选段二】
  他们的眼珠非常奇特,可以随时抠出来,再随时放进去,而且他们把眼珠放在手心上时,仍然可以看清楚事物。当然,经常这样把眼珠抠出来再放进去,难免会出什么岔子,所以他们的眼珠受伤也是经常的事情。但是别担心,他们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当眼珠受伤后,他们可以向别人去借眼珠,也可以自己去买。在月亮上,到处可以看见这种做眼珠生意的人。
  【赏析】
  作者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向人们讲述了敏希豪生男爵经历的一个个既惊险刺激又滑稽可笑的冒险故事。看到文中描述月球人的眼珠可以随时抠出来时,真令人胆战心惊;当读到眼珠受伤了还可以去买新的时,又会让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作者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刺激的,又让人向往的世界中。我們仿佛纵横驰骋在他所构筑的童话世界里,并且经历着一次次奇妙的童话之旅。
  精彩词语
  当机立断 半信半疑 策马扬鞭 如雷贯耳
  急中生智 不可思议 应接不暇 不吐不快
  满腹经纶 群雄逐鹿 急中生智 峰回路转
  淋漓尽致 千钧一发 走马观花 风和日丽
其他文献
陶渊明曾经当过83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讓他弃官回家。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官府派人检查工作,应当“束带见之”,并要多说些好听的话,哄得官员开心,这样对陶渊明有利。可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保住官位而低三下四、谄媚他人。接着,陶渊明便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到家后,陶渊明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中。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
期刊
有个叫安妮特的女孩,从小家里就很穷,刚成年时,安妮特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纽约第五大街的一家女装裁缝店里当女工。  正式上班后,她看到那些经常来到店里的女士都是乘着豪华轿车的,在大试衣镜前试穿着她们的漂亮衣服。店里的女老板也和她们一样,穿着讲究,看起来既端庄大方,又高贵典雅。看到这里,她的心中就燃起一种强烈的欲望:以后我也要当个老板,我也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自此,她每天都会在开始工作之前,对着那面
期刊
一个小和尚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后被其他赶来的和尚劝开,并把小和尚送回了寺院。  老法师了解情况后,什么都没说,只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和尚去跟那农妇赔礼道歉。  当然,面对专程来赔不是的师徒二人,农妇也变得通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都怨她本人,她不该嘲笑和辱骂前来化缘的小和尚的。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半路的山坡上,老法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腿上也摔出了
期刊
人,不能因为贫穷而变得谄媚,没有骨气,也不能因为富贵而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人生在世,骨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有骨气的人,活得有尊严、有气质;傲气十足的人,让人看不起、看不惯。  有了骨气,就多了一种气势和气场,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既让人敬畏敬仰,又让人敬重敬佩。  傲氣之人,常常盛气凌人、自命不凡。傲气的人缺少教养,不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实上,傲气的人,眼里只剩下自己而没有他人,
期刊
炎热的夏天到了,香甜可口的西瓜也跟着上市了。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瓜中之王——西瓜。  西瓜,有着圆滚滚、胖乎乎的身子:有的披着一件绿黑相间的花衣;有的全身黑色,油光发亮。将西瓜一刀切下去,红红的或黄黄的果肉就露了出来,看上去水灵灵的,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轻轻咬下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真是炎热夏天的解暑佳品!  西瓜全身都是宝。果肉的颜色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黄瓤的和红瓤的,
期刊
我最爱吃西瓜了!  在酷热的大夏天,美美地从冰箱里取出“自制”冰镇西瓜,那绿油油、圆滚滚的可爱模样,仿佛在对我说:“快来品尝我啊!我很好吃啊!”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将西瓜切成两半,一手抱着它,一手拿着个大勺子挖出一小块来,立马将其送入口中。啊!一阵凉爽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幸福感把我笼罩了,重点是这西瓜真的太好吃了!熟得刚刚好的西瓜带有那种绵绵的沙,用舌头一顶,整块西瓜肉就碎了。这时,整个人都觉得爽极
期刊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籽儿多,个个黑脸膛。”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对,就是西瓜,我的最爱。  西瓜身穿绿黑相间的衣服,圆圆的、鼓鼓的,看上去很强壮,就像一个充满气的足球。西瓜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切开硬硬的西瓜皮,就可以看到红红的、软软的瓜瓤,里面还有一粒粒黑色的西瓜籽,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  凑近鼻子一闻,一股香甜的气味散发开来,带着些许清凉,轻柔地抚摸着我。望着红
期刊
“清水河”这个名字,除了我们太原人知道,其他人几乎闻所未闻,它可是贯穿家乡的一条河流,让人魂牵梦绕!  走近河边,潺潺的流水声极其动听,在耳边轻轻地响着,好似天籁之音一般。若是举目四望的话,那美妙的风景便会勾住你的心。碧绿色的小草輕轻地卷住一粒水珠,水珠顺着小草滑向娇媚的小花,滚入花蕊之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如一颗水晶,闪动着迷人的光芒。再瞧瞧巍峨耸立的大树吧,大树的树冠枝繁叶茂,像一团团墨绿色的云
期刊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出处】  《论语·学而》  【大意】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驕傲自大,(这种行为)怎么样?”
期刊
现如今交通运输发达了,明显感觉到地球变小了,以前见也没见过、想也没想过的水果现如今都能吃到。科技发展了,冬天也能吃到夏天时的水果。我最喜欢的水果仍然是西瓜,在我眼里,西瓜就是水果之王。  今天切了一个大西瓜和孩子们一起吃,孩子们建议把瓜一切两半,用勺子挖着吃,而我吃西瓜是喜欢切开吃的。西瓜本就多汁,勺子在瓜里撞击摩擦,很快瓜心里就会出现一些汁水,我总疑心瓜汁里溶了口水。可孩子们不愿意喝瓜汁,我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