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便利店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
2021年5月12日-14日,2021中国便利店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便利店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此次大会不得不提的主题。
“现在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东西,直接用电子平板,也不用和人接触,省事儿又快速。”在北京西城区工作的张先生表示,如今的便利店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了,“便利店里什么都有,有什么急需的,直接來买就好了。”
如今,像张先生这样喜欢去便利店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相比传统大卖场,便利店业态的复购率更高,门店根据周边环境有着充分的基本条件获得线下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可以积累丰富的数据,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新型便利店开始利用转型数字化的特殊优势,更好地服务顾客。
迅速增长的压力
近年来,便利店在我国逐渐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生活带来便利,这也让我国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达2556亿元,同比增长13%,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8%。
随着各便利店企业的不断扩张,便利店门店数量不断增加。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便利店零售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9.1万家,2019 年门店数量达到13.2 万家,同比增长8.20%。
便利店如今的繁荣程度不仅反映了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更代表了一座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并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基本成熟。
当前,我国便利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各便利店渠道开始下沉,往二、三线城市拓展。在一线城市中,北京单家便利店覆盖人口数最多,便利店密度最低;在二线城市中,重庆、昆明和南宁等地的便利店单店覆盖人口数远高于同等经济水平的城市,发展潜力较大。
尽管发展迅速,但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认为,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正在改变,新技术不断迭代,资本大量涌入,团队更加年轻化。变化之下,便利店企业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继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便利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不断高涨的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便利店的毛利逐年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孙达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店租、地租、人工、水电等基础生产要素成本也在上升。要素成本低廉的时代已经过去,便利店企业亟待提升精益管理能力以应对变化。此外,管理和运营的压力也亟待解决。便利店发展离不开门店的扩张,加盟店的发展必不可少。据了解,目前国内1/3的便利店还没有加盟店,便利店加盟比例较发达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除在加油站设置的石油系便利店外,大多数便利店还是区域集中型企业。
裴亮表示,便利店行业已进入“稳健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便利店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存量优化,通过提高商品力、运营力和智能数字化等能力,寻求稳步扩张。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便利店在技术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门店的运营能力和经营效率。CCFA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有73%的企业投资了物流配送的智能优化升级,以优化供应链管理;33%的便利店企业采用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有15%的便利店企业开展了无人店试点。
便利店在数字化变革方面突飞猛进,网络零售渠道和移动支付普及度持续提高,成为便利店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引入网络零售的便利店企业占比仅29%,到2019年上升到62%。未来数字化经营仍是便利店提升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率的必经之路。
数字化推动行业发展
孙达认为,目前便利店最大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拥抱数字化除了传统便利店内部压力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习惯全面数字化,无论是移动设备的使用,还是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消费习惯的变化要求便利店提升数字化水平;二是互联网巨头进场建设数字化体系,这也为便利店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和资金。”
从整个零售业看,加速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便利店转型数字化有其特殊优势。北京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欣以一家零售店举例,其客流来自四面八方,大部分顾客进门店购物一年一到两次,复购率低,门店很难获得线下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但作为零售业态中复购率较高的便利店,则可以积累丰富的数据,并对用户精准画像和营销,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体验。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化的便利店,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零售商,而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在这个设施上,可以叠加多种增值服务,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也将给便利店运营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便利店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自身快速连接目标用户,精准定位和挖掘用户需求和痛点,大幅度提高销售转化率。不仅如此,还为顾客提供多种数字化技术体验,如二维码识别支付、人脸支付、存货动态更新等,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也大大提高了门店的运营效率。
其实,不少传统便利店企业早就开始探索数字化运营。比如,早在2012年,7-11便利店就着手开展数字化客户参与计划。美宜佳便利店从2014年起就将整体架构,尤其是会员数据化。至于淘宝会员店、京东X无人超市等,更是数字化运营的先锋。
“数字化运营有三大抓手,前端的顾客分析,后端的供应商影响力,中端的门店运营管控。此前,不少便利店的数字化运营更多体现在前端。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的便利店,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创新,影响供应链创建和门店管理网络。”孙达表示。 目前在我国,便利店形成新的竞争态势,一边是资本进入便利店行业,打造智慧零售店(如便利蜂)和无人便利店(如缤果盒子),翻新传统便利店(如京东便利店);一边是传统便利店企图转型,如美宜佳和怡亚通转型为便利店服务商,或者试图以便利店 餐饮,便利店 生鲜的方式为便利店赋能,如7-11和第三方服务商合作引入外卖服务。
整体来看,便利店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建立供应链系统和智能门店也是通往智慧便利店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化变革中,便利店要建设好供应链配送系统和智慧门店,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以便利蜂为例,2017年成立之初,便利蜂推出自有品牌“蜂质选”。随后的几年利用网络的传播,打造出众多“网红”产品,覆盖休闲食品、饮料、个人用品、家居产品等19大类。2020年,蜂质选品牌突破了传统实体门店的地理空间限制,触网动作频频,陆续开通了微信商城、天猫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等多个渠道,还通过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直播卖货,使“便利蜂”和“蜂质选”被更多消费者熟知,也让门店暂未覆盖到的顾客也可以买到便利蜂的自有商品。2020年12月底,便利蜂对外发布《2020年国民便利店消费报告》。该报告展示了2020年全年,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便利蜂整体的销售额同比不降反增。
业内人士认为,便利蜂注重品牌品类创新,打破传统零售多种形式触网,巧妙运用数字化发展,走出了一条自有品牌创新实践的新模式。
在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重压之下,便利店的无人化会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但无人便利店不太可能取代常规便利店,而会作为一种补充长期存在,“无人化”会成为主流,即采用“无人 有人”的混合模式,大量应用无人技术、设备,减少用工,无人的炫酷、有人的温度兼得,“便利店 智能货柜”就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未来的组合形态会更多。
当前,一、二线城市是便利店竞争的主战场。但随着发展的提速、竞争的加剧,上海、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场已趋饱和,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一些小的连锁体系将会被整合。互联网企业纷纷介入线下零售业务,像腾讯聚焦于建立互联互通的零售生态内容,而阿里巴巴聚焦于电商业务。
尤其是近两年来,消费者对电商和到家配送服务的需求剧增,这也促使多家便利店加速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助力店面实现复苏。2020年5月,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苏宁小店要进行加盟开放,目标是3年内规模扩大至10000家。阿里巴巴零售通也紧盯便利店领域,数字化赋能小店一键接入饿了么、天猫等阿里生态系统。
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昭松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了前端顾客线上线下融合及会员营销以外,总部精细化管理、供应链自动化、门店数字化运营等内部资源对数字化运营的需求更强烈。
“从人、货、场的角度来说,需要一个线上和线下彻底打通的‘场’。在线下的‘场’中,根据客户喜好做体验升级和商品优化。与此同时,在线上开展数据优化,并为客户推送最喜欢、最重要的产品。这样的运营方式才是便利店数字化转型要达到的效果。”肖欣说。
便利店不同于卖场,小店面之下是一座大冰山,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数字化运营将有效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比如,美宜佳便利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构建的三大智能化平台中,第一个就是供应链数据化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结合购物,已经成为当下一种主要购物方式。同样,数字化转型也并不只是线上的事,而是需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例如,好邻居便利店就把北京分成几十个网格,在每一个区域性网格里,有一家好邻居门店对接该区域的天猫一小时达订单。基于天猫数据对网格内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实施分析,并据此优化和改造门店的商品种类和摆放位置,以达到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目的,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在当下數字化转型的趋势下,便利店行业有着自带的先天优势。将“互联网 便利店”模式贯彻到底,可以将便利店门店管理智能化,带动整个行业共享数字化红利,引领便利店高质量发展。于传统便利店而言,精细化运营、管理、基础设施仍是通过技术实现日常经营参数化的基础。相信未来,技术驱动下的便利店行业犹可预期。
2021年5月12日-14日,2021中国便利店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便利店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此次大会不得不提的主题。
“现在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东西,直接用电子平板,也不用和人接触,省事儿又快速。”在北京西城区工作的张先生表示,如今的便利店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了,“便利店里什么都有,有什么急需的,直接來买就好了。”
如今,像张先生这样喜欢去便利店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相比传统大卖场,便利店业态的复购率更高,门店根据周边环境有着充分的基本条件获得线下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可以积累丰富的数据,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新型便利店开始利用转型数字化的特殊优势,更好地服务顾客。
迅速增长的压力
近年来,便利店在我国逐渐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生活带来便利,这也让我国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达2556亿元,同比增长13%,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8%。
随着各便利店企业的不断扩张,便利店门店数量不断增加。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便利店零售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9.1万家,2019 年门店数量达到13.2 万家,同比增长8.20%。
便利店如今的繁荣程度不仅反映了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更代表了一座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并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基本成熟。
当前,我国便利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各便利店渠道开始下沉,往二、三线城市拓展。在一线城市中,北京单家便利店覆盖人口数最多,便利店密度最低;在二线城市中,重庆、昆明和南宁等地的便利店单店覆盖人口数远高于同等经济水平的城市,发展潜力较大。
尽管发展迅速,但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认为,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正在改变,新技术不断迭代,资本大量涌入,团队更加年轻化。变化之下,便利店企业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继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便利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不断高涨的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便利店的毛利逐年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孙达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店租、地租、人工、水电等基础生产要素成本也在上升。要素成本低廉的时代已经过去,便利店企业亟待提升精益管理能力以应对变化。此外,管理和运营的压力也亟待解决。便利店发展离不开门店的扩张,加盟店的发展必不可少。据了解,目前国内1/3的便利店还没有加盟店,便利店加盟比例较发达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除在加油站设置的石油系便利店外,大多数便利店还是区域集中型企业。
裴亮表示,便利店行业已进入“稳健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便利店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存量优化,通过提高商品力、运营力和智能数字化等能力,寻求稳步扩张。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便利店在技术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门店的运营能力和经营效率。CCFA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有73%的企业投资了物流配送的智能优化升级,以优化供应链管理;33%的便利店企业采用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有15%的便利店企业开展了无人店试点。
便利店在数字化变革方面突飞猛进,网络零售渠道和移动支付普及度持续提高,成为便利店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引入网络零售的便利店企业占比仅29%,到2019年上升到62%。未来数字化经营仍是便利店提升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率的必经之路。
数字化推动行业发展
孙达认为,目前便利店最大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拥抱数字化除了传统便利店内部压力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习惯全面数字化,无论是移动设备的使用,还是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消费习惯的变化要求便利店提升数字化水平;二是互联网巨头进场建设数字化体系,这也为便利店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和资金。”
从整个零售业看,加速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便利店转型数字化有其特殊优势。北京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欣以一家零售店举例,其客流来自四面八方,大部分顾客进门店购物一年一到两次,复购率低,门店很难获得线下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但作为零售业态中复购率较高的便利店,则可以积累丰富的数据,并对用户精准画像和营销,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体验。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化的便利店,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零售商,而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在这个设施上,可以叠加多种增值服务,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也将给便利店运营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便利店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自身快速连接目标用户,精准定位和挖掘用户需求和痛点,大幅度提高销售转化率。不仅如此,还为顾客提供多种数字化技术体验,如二维码识别支付、人脸支付、存货动态更新等,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也大大提高了门店的运营效率。
其实,不少传统便利店企业早就开始探索数字化运营。比如,早在2012年,7-11便利店就着手开展数字化客户参与计划。美宜佳便利店从2014年起就将整体架构,尤其是会员数据化。至于淘宝会员店、京东X无人超市等,更是数字化运营的先锋。
“数字化运营有三大抓手,前端的顾客分析,后端的供应商影响力,中端的门店运营管控。此前,不少便利店的数字化运营更多体现在前端。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的便利店,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创新,影响供应链创建和门店管理网络。”孙达表示。 目前在我国,便利店形成新的竞争态势,一边是资本进入便利店行业,打造智慧零售店(如便利蜂)和无人便利店(如缤果盒子),翻新传统便利店(如京东便利店);一边是传统便利店企图转型,如美宜佳和怡亚通转型为便利店服务商,或者试图以便利店 餐饮,便利店 生鲜的方式为便利店赋能,如7-11和第三方服务商合作引入外卖服务。
整体来看,便利店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建立供应链系统和智能门店也是通往智慧便利店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化变革中,便利店要建设好供应链配送系统和智慧门店,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以便利蜂为例,2017年成立之初,便利蜂推出自有品牌“蜂质选”。随后的几年利用网络的传播,打造出众多“网红”产品,覆盖休闲食品、饮料、个人用品、家居产品等19大类。2020年,蜂质选品牌突破了传统实体门店的地理空间限制,触网动作频频,陆续开通了微信商城、天猫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等多个渠道,还通过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直播卖货,使“便利蜂”和“蜂质选”被更多消费者熟知,也让门店暂未覆盖到的顾客也可以买到便利蜂的自有商品。2020年12月底,便利蜂对外发布《2020年国民便利店消费报告》。该报告展示了2020年全年,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便利蜂整体的销售额同比不降反增。
业内人士认为,便利蜂注重品牌品类创新,打破传统零售多种形式触网,巧妙运用数字化发展,走出了一条自有品牌创新实践的新模式。
在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重压之下,便利店的无人化会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但无人便利店不太可能取代常规便利店,而会作为一种补充长期存在,“无人化”会成为主流,即采用“无人 有人”的混合模式,大量应用无人技术、设备,减少用工,无人的炫酷、有人的温度兼得,“便利店 智能货柜”就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未来的组合形态会更多。
当前,一、二线城市是便利店竞争的主战场。但随着发展的提速、竞争的加剧,上海、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场已趋饱和,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一些小的连锁体系将会被整合。互联网企业纷纷介入线下零售业务,像腾讯聚焦于建立互联互通的零售生态内容,而阿里巴巴聚焦于电商业务。
尤其是近两年来,消费者对电商和到家配送服务的需求剧增,这也促使多家便利店加速入驻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助力店面实现复苏。2020年5月,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苏宁小店要进行加盟开放,目标是3年内规模扩大至10000家。阿里巴巴零售通也紧盯便利店领域,数字化赋能小店一键接入饿了么、天猫等阿里生态系统。
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昭松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了前端顾客线上线下融合及会员营销以外,总部精细化管理、供应链自动化、门店数字化运营等内部资源对数字化运营的需求更强烈。
“从人、货、场的角度来说,需要一个线上和线下彻底打通的‘场’。在线下的‘场’中,根据客户喜好做体验升级和商品优化。与此同时,在线上开展数据优化,并为客户推送最喜欢、最重要的产品。这样的运营方式才是便利店数字化转型要达到的效果。”肖欣说。
便利店不同于卖场,小店面之下是一座大冰山,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数字化运营将有效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比如,美宜佳便利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构建的三大智能化平台中,第一个就是供应链数据化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结合购物,已经成为当下一种主要购物方式。同样,数字化转型也并不只是线上的事,而是需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例如,好邻居便利店就把北京分成几十个网格,在每一个区域性网格里,有一家好邻居门店对接该区域的天猫一小时达订单。基于天猫数据对网格内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实施分析,并据此优化和改造门店的商品种类和摆放位置,以达到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目的,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在当下數字化转型的趋势下,便利店行业有着自带的先天优势。将“互联网 便利店”模式贯彻到底,可以将便利店门店管理智能化,带动整个行业共享数字化红利,引领便利店高质量发展。于传统便利店而言,精细化运营、管理、基础设施仍是通过技术实现日常经营参数化的基础。相信未来,技术驱动下的便利店行业犹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