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复杂,究其根源是文化问题。文化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未根本消除,生态知识供给体系不完善,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低等。解决这些困境应该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汲取生态智慧,建立健全生态知识的供给体系,提高民众生态意识水平,推动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新唯物主义;意蕴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7)07-0033-04
文化是影响生态的重要因素,生态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生态意识的觉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缺乏生态文化的引领,难以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文化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困境主要是指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方面的因素,研究这一问题并找到破解之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性因素
(一)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未根本消除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逐渐占主导地位,这种自然观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主宰,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资源库和垃圾场,将物质上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全部,把征服自然当作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否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自然观成为了破坏自然的强大的文化力量,导致生态危机濒发,可以说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危机。唐纳德·沃斯特在讲到生态环境破坏时指出,“尘暴的原因十分复杂,文化的因素多于自然的因素,而且肯定不能用旱灾这个事实来概括”[1]。萨拉·萨卡指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文化和現代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存的所有文化都已经表明,它们无力解决人类今天面临的巨大危机,因为这一危机正是这些文化本身由于疏忽和错误造成的。”[2]这种自然观遭到了批判。我国也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尚未真正转变为地方政府的实际行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尚未根本消除,可以说,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依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如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坚持“增长是硬道理”,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然艰难;漠视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政府间的“政治锦标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重“私德”轻“公德”,在利益面前缺乏对大自然起码的敬畏,都是这种自然观未根本消除的表现。这种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不消除,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然会受到制约。
(二)生态知识供给体系不健全
生态知识的供给体系包括生态知识的生产、传播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知识供给体系并不完善,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从生态知识的生产来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知识生产的速度在加快,质量在提高,体现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西方生态思想的介绍的范围在扩大,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总的来看,生态知识的生产和现实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重复性成果多,创新性不足,缺乏和中国生态现实的契合度及鲜明的针对性。从生态知识的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缺乏。政府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偏少,不仅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而且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教育平台和载体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二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窄。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范围主要是学校教育,且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成人教育及社会范围的教育尚难普及。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层次性。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针对不同群体的层次性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到受教育群体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别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现实需要,即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区分不明显,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和现实需要。
(三)民众生态意识水平不高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构成部分,始终渗透贯穿并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意识的水平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水平,可以说,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灵魂,离开了这个灵魂,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民众生态意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生态科学意识。生态科学意识是认知层面的生态意识,这是生态意识中基础层面的意识,如果对生态环境和基本的生态知识不了解,树立生态意识则无从谈起。我国2014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按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只有48.2分[3]。公众对生态文明较低的知晓度,说明了民众生态科学意识的缺乏。二是缺乏生态价值意识。部分民众忽视或者漠视自然的生态价值,不是以平等而是以人类独尊的心态对待自然,把自然当作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三是缺乏生态危机意识。由于认知程度低,觉察不到潜在的生态危机,对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盲目乐观。四是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五是缺乏生态消费意识。消费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由于消费必然涉及到自然资源的耗费,所以消费的数量、模式等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我国当前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们树立什么样的消费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消费主义消费观的盛行,导致了过度性消费、奢侈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野蛮性消费等消费行为大量涌现,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大量消费废弃物,不仅增加了环境压力,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消费意识的缺乏,加剧了生态危机,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破解文化维度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对策
(一)汲取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生态智慧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在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都累积了诸多的生态智慧,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生态治理思想中汲取生态智慧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中国的传统社会尽管是一个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很大的差异,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和人的关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探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其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这就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4]。这些生态思想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认识问题的整体主义原则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二是汲取国外的生态智慧。生态危机是伴随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相应的生态治理理论不断发展起来,西方主要有“深绿”“浅绿”和“红绿”三大思潮,对于如何解决生态问题这些思潮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虽有各自的片面性,如“深绿”和“浅绿”脱离社会制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这一点是我们要摒弃的;“红绿”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危机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并不是基于我国生态现实提出的且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我们也不可能搬过来直接用作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方案,但其部分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言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如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生态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观念、不要追求过高消费、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和地域的特殊性等,我们应该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批判地汲取。 (二)建立健全生态知识供给体系
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需要思想和观念上的彻底革命,从根本上破除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通过生态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并转化为绿色行动。从生态知识的生产来看,要立足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礎上,吸收西方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智慧,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创造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化。从生态知识的传播来看,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第一,政府要顶层设计并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增加师资力量,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平台。第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的观念、知识、技能、道德与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设置,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意识,使民众掌握基本的生态文明生活知识和技能,养成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自觉保护、建设共同的生活家园。第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要分层次进行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要有差异性,要考虑到受教育群体的差别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根据学生所处阶段区分层次,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受教育群体的特点区分层次,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生态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执政意识,使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而不是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育效果。第四,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落实情况及效果,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西方的环境教育大致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而产生并不断完善的,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自己的环境教育,尽管有差异性,但一般都注重环境教育立法,明确环境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注重环境教育课程开发,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开展多主体的合作。如美国通过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编制了《环境经验学习计划》,将环境教育从其他学科教育中独立出来;欧洲国家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教育部门和环境部门单枪匹马的奋战,而是体现了不同的领域、不同部门对环境教育的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5]。我国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立法、规划和目标等。
(三)培育生态消费文化
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由高能耗的生产造成的,但最终根源还是消费。因为生产不是目的,消费才是生产扩张的动因。所以,消费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改变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弥漫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世界性的文明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克服反生态的消费主义的消费观。生态消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注重质量、提倡节约、追求环保,坚持健康、和谐、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培育生态消费文化,一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消费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使民众认识到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危害,唤起消费主体的社会责任,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绿色消费活动中来,使绿色消费理念在全社会普及。二是要加强政府自身的生态消费文化建设。政府各部门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要养成健康节约的生态消费习惯,杜绝铺张浪费,从而在生态消费文化的培育中起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重塑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过度和虚假广告宣传助推了消费主义,政府应该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监督和引导,运用必要的手段,强化媒体的生态责任,使之在绿色消费观念传播上尽到更大的责任。四是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在培育生态消费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通过政策和财力支持环保社会组织,通过举办环保公益讲座、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等为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特别是生态文化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经济为依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理念,努力追求生态、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6]。生态文化产业主要从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生态文化服务,兼有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文化产品能够促使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转化为社会共识。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一是尽快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方针、思路、重点和措施,通过资金投入、创新驱动、示范效应等,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保护生态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三是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指导和服务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产品生产、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完善各种文化产品交易制度推动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生态文化产品具有其他产品所不具有的精神属性,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是精神消费、绿色消费,通过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促进人们的生态意识,更好地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激发广大民众生态文明建设活力。
三、结语
我国生态问题成因非常复杂,已远远超过了生态本身的范围,从根源上讲,生态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走出生态困境,归根结底是一个解决文化立场、文化态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的问题,文化问题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困境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是我们的优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我国的生态实际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美丽中国”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271.
[2]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张淑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281-282.
[3]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2).
[4]黄承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N].人民日报,2015-01-15.
[5]哲论.西方社会的环境教育[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21):55-57.
[6]黄娟,喻继军.发展文化产业与建设生态文明[J].绿叶,2012,(7):97-102.
责任编辑:孙 静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新唯物主义;意蕴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7)07-0033-04
文化是影响生态的重要因素,生态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生态意识的觉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缺乏生态文化的引领,难以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文化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困境主要是指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方面的因素,研究这一问题并找到破解之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性因素
(一)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未根本消除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逐渐占主导地位,这种自然观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主宰,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资源库和垃圾场,将物质上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全部,把征服自然当作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否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自然观成为了破坏自然的强大的文化力量,导致生态危机濒发,可以说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危机。唐纳德·沃斯特在讲到生态环境破坏时指出,“尘暴的原因十分复杂,文化的因素多于自然的因素,而且肯定不能用旱灾这个事实来概括”[1]。萨拉·萨卡指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文化和現代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存的所有文化都已经表明,它们无力解决人类今天面临的巨大危机,因为这一危机正是这些文化本身由于疏忽和错误造成的。”[2]这种自然观遭到了批判。我国也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尚未真正转变为地方政府的实际行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尚未根本消除,可以说,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依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如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坚持“增长是硬道理”,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然艰难;漠视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政府间的“政治锦标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重“私德”轻“公德”,在利益面前缺乏对大自然起码的敬畏,都是这种自然观未根本消除的表现。这种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不消除,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然会受到制约。
(二)生态知识供给体系不健全
生态知识的供给体系包括生态知识的生产、传播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知识供给体系并不完善,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从生态知识的生产来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知识生产的速度在加快,质量在提高,体现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西方生态思想的介绍的范围在扩大,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总的来看,生态知识的生产和现实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重复性成果多,创新性不足,缺乏和中国生态现实的契合度及鲜明的针对性。从生态知识的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缺乏。政府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偏少,不仅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而且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教育平台和载体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二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窄。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范围主要是学校教育,且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成人教育及社会范围的教育尚难普及。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层次性。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针对不同群体的层次性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到受教育群体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别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现实需要,即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区分不明显,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和现实需要。
(三)民众生态意识水平不高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构成部分,始终渗透贯穿并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意识的水平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水平,可以说,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灵魂,离开了这个灵魂,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民众生态意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生态科学意识。生态科学意识是认知层面的生态意识,这是生态意识中基础层面的意识,如果对生态环境和基本的生态知识不了解,树立生态意识则无从谈起。我国2014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按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只有48.2分[3]。公众对生态文明较低的知晓度,说明了民众生态科学意识的缺乏。二是缺乏生态价值意识。部分民众忽视或者漠视自然的生态价值,不是以平等而是以人类独尊的心态对待自然,把自然当作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三是缺乏生态危机意识。由于认知程度低,觉察不到潜在的生态危机,对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盲目乐观。四是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五是缺乏生态消费意识。消费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由于消费必然涉及到自然资源的耗费,所以消费的数量、模式等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我国当前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们树立什么样的消费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消费主义消费观的盛行,导致了过度性消费、奢侈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野蛮性消费等消费行为大量涌现,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大量消费废弃物,不仅增加了环境压力,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消费意识的缺乏,加剧了生态危机,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破解文化维度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对策
(一)汲取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生态智慧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在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都累积了诸多的生态智慧,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生态治理思想中汲取生态智慧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中国的传统社会尽管是一个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很大的差异,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和人的关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探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其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这就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4]。这些生态思想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认识问题的整体主义原则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二是汲取国外的生态智慧。生态危机是伴随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相应的生态治理理论不断发展起来,西方主要有“深绿”“浅绿”和“红绿”三大思潮,对于如何解决生态问题这些思潮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虽有各自的片面性,如“深绿”和“浅绿”脱离社会制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这一点是我们要摒弃的;“红绿”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危机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并不是基于我国生态现实提出的且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我们也不可能搬过来直接用作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方案,但其部分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言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如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生态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观念、不要追求过高消费、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和地域的特殊性等,我们应该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批判地汲取。 (二)建立健全生态知识供给体系
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需要思想和观念上的彻底革命,从根本上破除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通过生态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并转化为绿色行动。从生态知识的生产来看,要立足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礎上,吸收西方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智慧,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创造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化。从生态知识的传播来看,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第一,政府要顶层设计并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增加师资力量,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平台。第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的观念、知识、技能、道德与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设置,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意识,使民众掌握基本的生态文明生活知识和技能,养成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自觉保护、建设共同的生活家园。第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要分层次进行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要有差异性,要考虑到受教育群体的差别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根据学生所处阶段区分层次,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受教育群体的特点区分层次,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生态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执政意识,使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而不是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育效果。第四,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落实情况及效果,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西方的环境教育大致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而产生并不断完善的,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自己的环境教育,尽管有差异性,但一般都注重环境教育立法,明确环境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注重环境教育课程开发,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开展多主体的合作。如美国通过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编制了《环境经验学习计划》,将环境教育从其他学科教育中独立出来;欧洲国家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教育部门和环境部门单枪匹马的奋战,而是体现了不同的领域、不同部门对环境教育的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5]。我国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立法、规划和目标等。
(三)培育生态消费文化
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由高能耗的生产造成的,但最终根源还是消费。因为生产不是目的,消费才是生产扩张的动因。所以,消费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改变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弥漫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世界性的文明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克服反生态的消费主义的消费观。生态消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注重质量、提倡节约、追求环保,坚持健康、和谐、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培育生态消费文化,一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消费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使民众认识到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危害,唤起消费主体的社会责任,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绿色消费活动中来,使绿色消费理念在全社会普及。二是要加强政府自身的生态消费文化建设。政府各部门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要养成健康节约的生态消费习惯,杜绝铺张浪费,从而在生态消费文化的培育中起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重塑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过度和虚假广告宣传助推了消费主义,政府应该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监督和引导,运用必要的手段,强化媒体的生态责任,使之在绿色消费观念传播上尽到更大的责任。四是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在培育生态消费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通过政策和财力支持环保社会组织,通过举办环保公益讲座、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等为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特别是生态文化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经济为依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理念,努力追求生态、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6]。生态文化产业主要从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生态文化服务,兼有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文化产品能够促使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转化为社会共识。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一是尽快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方针、思路、重点和措施,通过资金投入、创新驱动、示范效应等,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保护生态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三是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指导和服务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产品生产、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完善各种文化产品交易制度推动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生态文化产品具有其他产品所不具有的精神属性,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是精神消费、绿色消费,通过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生态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促进人们的生态意识,更好地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激发广大民众生态文明建设活力。
三、结语
我国生态问题成因非常复杂,已远远超过了生态本身的范围,从根源上讲,生态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走出生态困境,归根结底是一个解决文化立场、文化态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的问题,文化问题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困境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是我们的优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我国的生态实际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美丽中国”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271.
[2]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张淑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281-282.
[3]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2).
[4]黄承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N].人民日报,2015-01-15.
[5]哲论.西方社会的环境教育[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21):55-57.
[6]黄娟,喻继军.发展文化产业与建设生态文明[J].绿叶,2012,(7):97-102.
责任编辑:孙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