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音乐课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实用性课程。在我国专业音乐高校教学中,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开设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有些地方院校可能更短或者没有,所以它也算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仍处于教学探索阶段,在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将从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定位出发,结合三种教学类型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教学模式 研究探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已经应用到形成音乐的各个方面,遍及音乐领域的各个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无论是从创作的手段上,音响的载体上,还是从音乐的听觉美学角度方面,都对当今的音乐创作和欣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就教学方面来讲,计算机音乐课程在全国的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没有出现一套适用性广的教材,各大高校往往是针对自身的软硬件以及教师和学生情况,通过对市面上的计算机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开展课堂教学。总而言之,没有一套规范统一的教学体系,而这一现象同时说明说明了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教学具有不规范性和多样性。
一、对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思考和认知
1.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定位
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往往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综合性运用以及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所以应当适当的增加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课程。计算机音乐这门课程中既涉及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歌曲写作等音乐理论,还兼顾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音频编辑、音乐声学等知识,所以说这门课程是兼顾纯理性和纯感性高度结合的课程。除此之外,这门课程还体现着较强的统合性作用,通过把各门分割的音乐理论和技术进行一定的整合,以创作的最终音响展现从而增强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计算机音乐课程的三种教学类型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的中,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教学类型:
(1)以向音乐学类学生传授音乐创作的基础理论,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为主,适当介绍音乐创作与编辑软件的操作方法与使用技巧,整体上重创作理论的基础培养,而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体现计算机辅助作曲。
(2)主要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音乐编辑软件,同时也会传授一些音乐制作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主要以乐谱制作技术或者音频处理技术讲解为主,对音序技术和编曲等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涉及的比较少,强调实用而轻视音乐本体创作能力的培养。
(3)将音乐创作理论同音乐编创软件的使用两方面同时并重,强调音乐创作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将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和制作实践各占50%的教学学时分配。
从以上归类可以发现,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数字音频的编辑与缩混,计算机音乐的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至于怎样对这三方面进行比例分配,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总结认为,这门课程中三方面的内容按照15%、35%、以及50%的比例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合理的。
3.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
目前专业音乐院校开设有计算机音乐或者电子音乐专业,且在计算机音乐的教学中细分为音序软件、音频编辑软件、缩混理论、乐谱制作等单独的课程外,而地方高校的计算机音乐教学往往在这一门课程仅涉及部分内容,而这却是受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在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主要是可以从旋律写作、和声编配、织体写作、键盘弹奏输入、曲式结构感方面考虑,对大多数同学表现出的共性题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重点训练。
二、 关于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构想
1. 教学中将演示教学、体验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音乐是一门体现交叉学科的课程,在教学上必然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教学我总结了演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和创新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在介绍音乐软件的各个菜单和编辑窗口时使用,通过大屏幕后进行示范,对学生在软件使用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投影进行集中解决。
体验教学法在教学中可应用到midi表情和音频效果器的使用上,比如对左右声像的调整,可先通过极左极右的设置,让学生明确声音位置后,再调整声像参数体验不同参数的音响效果。
创新教学法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据音乐理论和制作技术通过调节不同的midi或者音频及效果器参数,实现特殊音响效果的制作。
2. 计算机音乐课程中的项目教学
针对计算机音乐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强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具体的项目设计方面还要依据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来具体安排,根据本人的计算机音乐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将该课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的搭建,音乐软件中Midi信息的输入与编辑,软音源的使用,录音与缩混技术,计算机音乐作品编曲分析与制作实践。每一部分可设定不同的具体项目,如软音源的使用可分为管弦乐音源的使用,流行音乐四大件的音源应用,民族音源的应用,电子合成类音源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制作实践来组织。本人在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速度快,教学效果好。
结束语
计算机音乐这门课程体现了综合性强,实践要求高,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改善教学环境,通过课程调整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音乐创作观念,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使这门课程在音乐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锋.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05).
[2]冯杰.高师计算机音乐教学模式之探究用[J].艺术教育,2009,(02).
作者简介:
陈宝利(1982.7--),男,籍贯:河北玉田人,职称:助教,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教学模式 研究探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已经应用到形成音乐的各个方面,遍及音乐领域的各个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无论是从创作的手段上,音响的载体上,还是从音乐的听觉美学角度方面,都对当今的音乐创作和欣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就教学方面来讲,计算机音乐课程在全国的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没有出现一套适用性广的教材,各大高校往往是针对自身的软硬件以及教师和学生情况,通过对市面上的计算机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开展课堂教学。总而言之,没有一套规范统一的教学体系,而这一现象同时说明说明了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教学具有不规范性和多样性。
一、对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思考和认知
1.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定位
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往往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综合性运用以及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所以应当适当的增加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课程。计算机音乐这门课程中既涉及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歌曲写作等音乐理论,还兼顾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音频编辑、音乐声学等知识,所以说这门课程是兼顾纯理性和纯感性高度结合的课程。除此之外,这门课程还体现着较强的统合性作用,通过把各门分割的音乐理论和技术进行一定的整合,以创作的最终音响展现从而增强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计算机音乐课程的三种教学类型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的中,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教学类型:
(1)以向音乐学类学生传授音乐创作的基础理论,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为主,适当介绍音乐创作与编辑软件的操作方法与使用技巧,整体上重创作理论的基础培养,而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体现计算机辅助作曲。
(2)主要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音乐编辑软件,同时也会传授一些音乐制作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主要以乐谱制作技术或者音频处理技术讲解为主,对音序技术和编曲等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涉及的比较少,强调实用而轻视音乐本体创作能力的培养。
(3)将音乐创作理论同音乐编创软件的使用两方面同时并重,强调音乐创作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将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和制作实践各占50%的教学学时分配。
从以上归类可以发现,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数字音频的编辑与缩混,计算机音乐的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至于怎样对这三方面进行比例分配,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总结认为,这门课程中三方面的内容按照15%、35%、以及50%的比例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合理的。
3.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
目前专业音乐院校开设有计算机音乐或者电子音乐专业,且在计算机音乐的教学中细分为音序软件、音频编辑软件、缩混理论、乐谱制作等单独的课程外,而地方高校的计算机音乐教学往往在这一门课程仅涉及部分内容,而这却是受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在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主要是可以从旋律写作、和声编配、织体写作、键盘弹奏输入、曲式结构感方面考虑,对大多数同学表现出的共性题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重点训练。
二、 关于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构想
1. 教学中将演示教学、体验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音乐是一门体现交叉学科的课程,在教学上必然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教学我总结了演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和创新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在介绍音乐软件的各个菜单和编辑窗口时使用,通过大屏幕后进行示范,对学生在软件使用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投影进行集中解决。
体验教学法在教学中可应用到midi表情和音频效果器的使用上,比如对左右声像的调整,可先通过极左极右的设置,让学生明确声音位置后,再调整声像参数体验不同参数的音响效果。
创新教学法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据音乐理论和制作技术通过调节不同的midi或者音频及效果器参数,实现特殊音响效果的制作。
2. 计算机音乐课程中的项目教学
针对计算机音乐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强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具体的项目设计方面还要依据计算机音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来具体安排,根据本人的计算机音乐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将该课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的搭建,音乐软件中Midi信息的输入与编辑,软音源的使用,录音与缩混技术,计算机音乐作品编曲分析与制作实践。每一部分可设定不同的具体项目,如软音源的使用可分为管弦乐音源的使用,流行音乐四大件的音源应用,民族音源的应用,电子合成类音源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制作实践来组织。本人在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速度快,教学效果好。
结束语
计算机音乐这门课程体现了综合性强,实践要求高,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改善教学环境,通过课程调整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音乐创作观念,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使这门课程在音乐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锋.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05).
[2]冯杰.高师计算机音乐教学模式之探究用[J].艺术教育,2009,(02).
作者简介:
陈宝利(1982.7--),男,籍贯:河北玉田人,职称:助教,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