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1】正上课呢,校园内静悄悄的,但是在学校小花坛内,却有一群学生正在一棵石榴树下议论着什么。他们围着老师,或仔细聆听,或凝神思考,或提出什么问题讨论开来。原来,他们正在上语文课呢!
【镜头2】双休日里,学生来到树人新街,采访街道主任;来到鬼王石刻风景点,实地拍摄取景;来到丰都图书馆,查阅鬼城名胜;进入学校微机室,查阅鬼城文化……原来他们正准备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进鬼城丰都”。
【镜头3】语文课,老师正上《西湖》一课。一会儿,老师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绘画来表达,最后请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再进行集体评述……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所以,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动动手,动动脑,通过调动多种感官,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西湖》一课的第2小节,主要介绍了平静的西湖美丽风光。如果光靠老师讲,学生显然不感兴趣;对课文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也很难理解。如何操作呢?如果尝试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简笔画来表达,最后请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集体进行评述。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执教《西湖》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是小A同学笔下的西湖,请你们发表意见。
生:我觉得小A同学的画很美,但是有一个缺点。书上说:“西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但是他没有画出这种感觉。
师:那么应该怎样画呢?
生:“层层叠叠”应该是山峰高低重叠;“连绵起伏”说明这些山峰应该是接连不断,而且起伏很平缓,不突兀。(同时展示自己的画)
师:书上说,这些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这又是怎么理解?
生:(出示自己的作品,边看边讲)说到这个问题,要结合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讲。由于西湖周围山峰很多,与作者距离远近不同,也可能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色彩明暗不同的效果。
学习课文之后,趁着孩子们情趣正浓,她又让每个人拿出彩笔和白纸,动手画一画“美丽的西湖”。大家的兴致可高了,每个人都歪着头专心致志地描绘着自己所了解的、想像中的西湖:重重叠叠的山峦中西湖水平如镜,湖面上白帆点点,湖中的小岛、湖心亭隐约可见,苏堤、白堤犹如绿色的绸带飘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惊人的想像力,用自己的巧手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西湖风景。
二、在交流信息中探索学习
搜集材料、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情感,是为学生探索学习创设情境,以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师培训会上,我让老师们经常在班上开展新闻交流活动。有的语文教师利用早晨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采集到的新闻,每天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了解到的一条新闻。这就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看电视、听广播、向家长询问等方式采集每天要闻,并经过处理,选择重要的讲给别人听,同时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另外,有的语文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后,也注意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班中进行交流。例如学习《蓝鲸》之后,请学生上网搜集并介绍蓝鲸小知识;学习《泉城》一课后,引导学生查资料、请教家长、了解中国名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探索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锻炼了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了整体发展。
三、在开展活动中探索学习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要想对孩子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力,使孩子们像喜爱自己的家一样喜爱学校、喜爱班级,除了每一位从教者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之外,还应经常性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如我们先组织孩子们在教室里自己动手做小风车,做完后,让大家到操场上玩,比比谁的风车转得欢,看谁的风车最漂亮,最后回到教室里让每组选派一位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制作风车的(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程序、风车的样子),再选一位同学说一说怎样玩风车的、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全班评议后,评出优胜小组。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无形中便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大家商量制作,相互说一说制作和玩风车的过程以及欢乐的心情。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后,趁着孩子们情趣正浓,我们又让每个人拿出彩笔和白纸,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夜空”。大家的兴致可高了,每个人都歪着头专心致志地描绘着自己了解的、想像中的夜空:湛蓝湛蓝的夜空中镶嵌着一颗颗金灿灿的星星,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圆盘……小小宇航员乘坐着飞船与月亮并行。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惊人的想像力,用自己的巧手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夜空。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风车时,我们鼓励学生,看谁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风车。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子、彩纸、胶水、木棍、图钉等必需品动起手来。我们允许他们下座位试着玩。10多分钟后,一个个不同式样的小风车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做成了。有像车轮的、有像荷花瓣的、有的像一根小木棍两端飘着两面小彩旗……来到操场上,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风车转起来了,孩子们笑起来了,我们的心里也甜丝丝的。回到教室,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怎么玩的、和别人有何不同,每个孩子都能清楚地表述出来。
学校是学生的又一家园,学生们深爱着学校的一草一木。课外活动时,有的语文教师把学生带到校门口那一个郁郁葱葱的小花园前,让他们由远而近地细心观察,然后按顺序、按自己的想像说一说小花园内的各种植物的样子。孩子们认真地思索着,想像着,争论着。有的说一排黄杨如同美丽的花边,装点着小花园;有的说紫藤架如同一个大凉棚,为我们遮风挡雨;有的说龙爪槐的枝条就像是蛟龙的爪子,所以叫龙爪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有独特见解地、创造性地相互交流、描述着自己心目中那美丽的小花园。这样的语文活动,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具有的显著的优势,去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镜头2】双休日里,学生来到树人新街,采访街道主任;来到鬼王石刻风景点,实地拍摄取景;来到丰都图书馆,查阅鬼城名胜;进入学校微机室,查阅鬼城文化……原来他们正准备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进鬼城丰都”。
【镜头3】语文课,老师正上《西湖》一课。一会儿,老师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绘画来表达,最后请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再进行集体评述……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所以,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动动手,动动脑,通过调动多种感官,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西湖》一课的第2小节,主要介绍了平静的西湖美丽风光。如果光靠老师讲,学生显然不感兴趣;对课文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也很难理解。如何操作呢?如果尝试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简笔画来表达,最后请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集体进行评述。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执教《西湖》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是小A同学笔下的西湖,请你们发表意见。
生:我觉得小A同学的画很美,但是有一个缺点。书上说:“西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但是他没有画出这种感觉。
师:那么应该怎样画呢?
生:“层层叠叠”应该是山峰高低重叠;“连绵起伏”说明这些山峰应该是接连不断,而且起伏很平缓,不突兀。(同时展示自己的画)
师:书上说,这些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这又是怎么理解?
生:(出示自己的作品,边看边讲)说到这个问题,要结合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讲。由于西湖周围山峰很多,与作者距离远近不同,也可能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色彩明暗不同的效果。
学习课文之后,趁着孩子们情趣正浓,她又让每个人拿出彩笔和白纸,动手画一画“美丽的西湖”。大家的兴致可高了,每个人都歪着头专心致志地描绘着自己所了解的、想像中的西湖:重重叠叠的山峦中西湖水平如镜,湖面上白帆点点,湖中的小岛、湖心亭隐约可见,苏堤、白堤犹如绿色的绸带飘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惊人的想像力,用自己的巧手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西湖风景。
二、在交流信息中探索学习
搜集材料、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情感,是为学生探索学习创设情境,以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师培训会上,我让老师们经常在班上开展新闻交流活动。有的语文教师利用早晨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采集到的新闻,每天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了解到的一条新闻。这就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看电视、听广播、向家长询问等方式采集每天要闻,并经过处理,选择重要的讲给别人听,同时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另外,有的语文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后,也注意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班中进行交流。例如学习《蓝鲸》之后,请学生上网搜集并介绍蓝鲸小知识;学习《泉城》一课后,引导学生查资料、请教家长、了解中国名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探索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锻炼了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了整体发展。
三、在开展活动中探索学习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要想对孩子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力,使孩子们像喜爱自己的家一样喜爱学校、喜爱班级,除了每一位从教者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之外,还应经常性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如我们先组织孩子们在教室里自己动手做小风车,做完后,让大家到操场上玩,比比谁的风车转得欢,看谁的风车最漂亮,最后回到教室里让每组选派一位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制作风车的(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程序、风车的样子),再选一位同学说一说怎样玩风车的、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全班评议后,评出优胜小组。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无形中便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大家商量制作,相互说一说制作和玩风车的过程以及欢乐的心情。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后,趁着孩子们情趣正浓,我们又让每个人拿出彩笔和白纸,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夜空”。大家的兴致可高了,每个人都歪着头专心致志地描绘着自己了解的、想像中的夜空:湛蓝湛蓝的夜空中镶嵌着一颗颗金灿灿的星星,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圆盘……小小宇航员乘坐着飞船与月亮并行。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惊人的想像力,用自己的巧手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夜空。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风车时,我们鼓励学生,看谁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风车。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子、彩纸、胶水、木棍、图钉等必需品动起手来。我们允许他们下座位试着玩。10多分钟后,一个个不同式样的小风车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做成了。有像车轮的、有像荷花瓣的、有的像一根小木棍两端飘着两面小彩旗……来到操场上,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风车转起来了,孩子们笑起来了,我们的心里也甜丝丝的。回到教室,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怎么玩的、和别人有何不同,每个孩子都能清楚地表述出来。
学校是学生的又一家园,学生们深爱着学校的一草一木。课外活动时,有的语文教师把学生带到校门口那一个郁郁葱葱的小花园前,让他们由远而近地细心观察,然后按顺序、按自己的想像说一说小花园内的各种植物的样子。孩子们认真地思索着,想像着,争论着。有的说一排黄杨如同美丽的花边,装点着小花园;有的说紫藤架如同一个大凉棚,为我们遮风挡雨;有的说龙爪槐的枝条就像是蛟龙的爪子,所以叫龙爪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有独特见解地、创造性地相互交流、描述着自己心目中那美丽的小花园。这样的语文活动,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具有的显著的优势,去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