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大考,而他们正是大考中脱颖而出的英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而他们正是“制造”感动的代表人物。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谭千秋、陈光标、林浩……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残暴地撕裂了13亿炎黄子孙的心,多少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多少美丽的家园毁于一旦。
历史也永远记住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拥有了同样个名字:英雄。
面对灾难,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他人的生命,面对灾难,他们以职业或非职业的姿态加入到救援者的行列。我们无法用个具体的数字来框定这个群体的规模,因为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们面对灾难挺身而出的壮举,却已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守护生命之门
5月13日23时50分,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发现已经遇难的高中教师谭千秋依然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而在他的身下,是4名依然活着的学生。当搜救人员搬走压在他身上的最后块水泥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落下了热泪。谭千秋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年轻教师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她的青春“定格”在26岁。
在汶川县映秀镇,当救援人员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句张老师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成了他壮美人生的写照。
还有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都是人民教师,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都义无返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血肉之躯为他们的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
4500份遗书
2008年5月13日,抗震救灾的最前线,道路阻隔,交通瘫痪,信息闭塞,救援工作陷入困境。解放军精锐空15军临危受命,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4500份沉甸甸的遗书,踏上了救援征途。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而且,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将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担负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种大队的100名官兵。11时47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第一批7名伞兵离机后,第二批8名伞兵也接着实施了伞降。
“解放军来了,我们的救星来了!”当地群众看到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15名勇士历经7个昼夜,冒着多次余震,翻山越岭,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查灾情,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一举解除了附近乡镇10万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的困境。
废墟上的党旗
地震那天,她的母亲遇难了,她流着眼泪朝掩埋母亲的废墟鞠了三个躬,说:“妈,女儿不孝,顾不到您了……”说完就匆匆赶去疏散群众。第二天,当她再次跑过家门时,家里人已经把母亲的遗体收拾停当。作为女儿,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帮母亲换上一双新鞋。她就是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之后,王婉民强忍丧母之痛,来到垮塌中学现场,救援被埋学生,并成了现场的“临时指挥”。
5月16日,将受灾群众基本安置妥当后,王婉民带着支部几个人回到原来的办公地点,从废墟里刨出了“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的牌子。她把这块牌子再次竖起来,立在废墟旁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帐篷门口。
地震后,向峨乡16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都插上了鲜红的党旗,全乡24个党支部迅速恢复工作,545名佩戴党徽的共产党员奋战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第一线。爱莲社区共有2800多人,全部都是受灾户,分住在300多个帐篷里。王婉民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年我们国家那么困难,还建设了一个新唐山;现在国家强大了,未来的新向峨肯定建设得更美好。”
感动省长的成都力量
5月13日凌晨,从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近千辆成都的出租车打着应急灯,源源不断地往都江堰赶去。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给他们下一句要求与命令,这些平时会为了一公里、一块钱而与乘客斤斤计较的人们,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刻,却冒着莫大的危险,前往灾区抢运伤员。
灾情突发的当晚,由于都江堰的伤员太多,政府的运力有限,成都市交通电台将“都江堰运力缺乏,急需汽车运送伤病员”这一信息通过电波传遍蓉城。
30余家出租车公司在第一时间组织起数百辆车,再加上很多出租车司机听到广播后主动加入,汇成一支由上千辆出租车组成的救援队伍。随后,成都市出租车协会发出《天灾无情,的哥有爱》的倡议,引来积极响应,自愿报名参加抗震救灾的出租车公司达88家,驾驶员5689人。
5月13日凌晨3点半,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在德阳赶往都江堰的公路上,看到这个壮观的场面,非常感动。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他含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感到非常感动。这真的是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希望代表地震灾区的人民说一声:感谢成都的哥,谢谢你们!”
唐山兄弟千里走单骑
在北川,13位一字排开的北方小伙子像钉子一样钉在狼藉的断壁残垣中,小心翼翼搜寻着生的希望……
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家住唐山市玉田县的农民宋志永坐不住了,当晚8点,他即动身赶往灾区。先是打车到北京,可买不到去成都的火车票,只好坐火车到郑州,还是没有买到去成都的火车票。情急之下,他花5400元钱租了一辆车,从郑州经西安赶到绵阳。此时,前往北川的路已被塌方的石块封堵,大车无法通行,宋志永又租了一辆摩托车。起初车主怕发生危险,不愿送,宋志永急得直搓手,说:“兄弟,我是从唐山赶来救灾的,眼下咱们这里正缺人手,你就拉我去吧。”车主被感动了:“好兄弟,上车!”就这样,他们冒着山坡上不断滚落的飞 石,一口气赶到了北川。
15日早上7点,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的另外12名志愿者从北京直飞成都,随后与宋志永在北川的废墟上会合。在救援活动中,小分队抢救出25名生还者,搜寻运送遇难者遗体100多具。
17日晚,小分队从北川县城撤出。之后,他们转战绵阳、安县,帮助受灾群众转移、搭帐篷,垒厕所、消毒、送水送饭、转移伤员,“灾区需要干啥,我们就干啥!”最多的一天,他们卸下10辆加长卡车的物资。
“当年我们遭灾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救援我们。现在四川遭了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一定得赶过去搭把手!”这是宋志永说的一句话。
富人的标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半小时内作出决定:把60台原本送往华北的工程机械全部转道至四川地震灾区;仅在北川中学,他就背出了208具遗体,几天时间里,他救出了11位幸存者。他还认捐了北川中学。预计重建费用将达2000多万元。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民营企业家”。
他就是今年年初刚刚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首善的江苏企业家陈光标。
(详细报道另见《“中国首善”陈光标的震区19天》)
让我再救一个
危难时刻,英雄的人民军队又一次利剑出鞘,舍生忘死,全力救援。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名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投入徒手救援。19岁的荆利杰便是其中的一员。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但荆利杰和战友们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13日上午,阴雨不断。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荆利杰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并哭着喊出了一句话:“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震不垮的手术室
5月12日下午2点半左右,医生曾令春、易勇、邹建文和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正在都江堰人民医院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的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由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地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间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手术继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最后一个走出了大楼。
准妈妈志愿者
地震发生时,家住成都的小余正怀有4个月的身孕,但她还是冲到了救灾第一线。从5月12日晚到15日,她将自己购买的物资一次又一次地送到都江堰、绵竹和什邡灾区。3天里,她的睡眠不足10个小时,呆在车上的时间超过24小时。
小余的丈夫是“我们的四川”救灾志愿队队长,作为某上市公司在成都的大区老总,他每年要做几千万的生意,但在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他就终止了自己的一切工作,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救灾上。
这支救灾志愿队没有精良的装备,但却在震后不到3个小时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在前往灾区的路上,这支队伍吸引了很多陌生的志愿者跟随身后,车队从6辆壮大到了11辆。
这位准爸爸在自己的救灾日记里写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是必须有人去做的,即便这样充满着危险与一些冲动,但是我们的人生必须有这样一个充斥着危险与冲动的时刻。很高兴,我们能够唤醒自己身上的大无畏与冲动。我更加高兴的是,我能够在我的宝宝出生以后告诉他,在你刚成为一个生命的第四个月,你妈妈已经带着你战斗在那场中国人永生难忘的灾难之中,也许你是本次救灾中最年轻的志愿者。”
完美的答卷
他们都是父母疼爱的小宝贝,他们也许曾经娇气,也许顽皮淘气,也许功课吃力,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却做出了成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9岁的林浩逃生后,又冲进正在垮塌的教学楼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当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镇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
“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结果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她只有8岁,念小学二年级。
15岁的邓清清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一位少将在震区感慨:抗震救灾是战场,也是课堂。的确,英勇救人和自救的孩子,废墟下唱“团结就是力量”和国歌的孩子、父母双亡却成为志愿者的孤儿,还有“敬礼男孩”、“可乐男孩”等等一大批让我们感动和自豪的孩子,面对这场生死攸关的考验,面对天灾给人类设置的破坏性试题,他们用良心作判断,用机智、英勇、坚强、乐观、团结和友爱书写了一份份令无数人赞叹和感动的完美答卷!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残暴地撕裂了13亿炎黄子孙的心,多少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多少美丽的家园毁于一旦。
历史也永远记住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拥有了同样个名字:英雄。
面对灾难,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他人的生命,面对灾难,他们以职业或非职业的姿态加入到救援者的行列。我们无法用个具体的数字来框定这个群体的规模,因为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们面对灾难挺身而出的壮举,却已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守护生命之门
5月13日23时50分,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发现已经遇难的高中教师谭千秋依然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而在他的身下,是4名依然活着的学生。当搜救人员搬走压在他身上的最后块水泥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落下了热泪。谭千秋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年轻教师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她的青春“定格”在26岁。
在汶川县映秀镇,当救援人员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句张老师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成了他壮美人生的写照。
还有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都是人民教师,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都义无返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血肉之躯为他们的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
4500份遗书
2008年5月13日,抗震救灾的最前线,道路阻隔,交通瘫痪,信息闭塞,救援工作陷入困境。解放军精锐空15军临危受命,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4500份沉甸甸的遗书,踏上了救援征途。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而且,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将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担负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种大队的100名官兵。11时47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第一批7名伞兵离机后,第二批8名伞兵也接着实施了伞降。
“解放军来了,我们的救星来了!”当地群众看到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15名勇士历经7个昼夜,冒着多次余震,翻山越岭,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查灾情,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一举解除了附近乡镇10万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的困境。
废墟上的党旗
地震那天,她的母亲遇难了,她流着眼泪朝掩埋母亲的废墟鞠了三个躬,说:“妈,女儿不孝,顾不到您了……”说完就匆匆赶去疏散群众。第二天,当她再次跑过家门时,家里人已经把母亲的遗体收拾停当。作为女儿,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帮母亲换上一双新鞋。她就是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之后,王婉民强忍丧母之痛,来到垮塌中学现场,救援被埋学生,并成了现场的“临时指挥”。
5月16日,将受灾群众基本安置妥当后,王婉民带着支部几个人回到原来的办公地点,从废墟里刨出了“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的牌子。她把这块牌子再次竖起来,立在废墟旁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帐篷门口。
地震后,向峨乡16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都插上了鲜红的党旗,全乡24个党支部迅速恢复工作,545名佩戴党徽的共产党员奋战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第一线。爱莲社区共有2800多人,全部都是受灾户,分住在300多个帐篷里。王婉民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年我们国家那么困难,还建设了一个新唐山;现在国家强大了,未来的新向峨肯定建设得更美好。”
感动省长的成都力量
5月13日凌晨,从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近千辆成都的出租车打着应急灯,源源不断地往都江堰赶去。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给他们下一句要求与命令,这些平时会为了一公里、一块钱而与乘客斤斤计较的人们,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刻,却冒着莫大的危险,前往灾区抢运伤员。
灾情突发的当晚,由于都江堰的伤员太多,政府的运力有限,成都市交通电台将“都江堰运力缺乏,急需汽车运送伤病员”这一信息通过电波传遍蓉城。
30余家出租车公司在第一时间组织起数百辆车,再加上很多出租车司机听到广播后主动加入,汇成一支由上千辆出租车组成的救援队伍。随后,成都市出租车协会发出《天灾无情,的哥有爱》的倡议,引来积极响应,自愿报名参加抗震救灾的出租车公司达88家,驾驶员5689人。
5月13日凌晨3点半,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在德阳赶往都江堰的公路上,看到这个壮观的场面,非常感动。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他含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感到非常感动。这真的是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希望代表地震灾区的人民说一声:感谢成都的哥,谢谢你们!”
唐山兄弟千里走单骑
在北川,13位一字排开的北方小伙子像钉子一样钉在狼藉的断壁残垣中,小心翼翼搜寻着生的希望……
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家住唐山市玉田县的农民宋志永坐不住了,当晚8点,他即动身赶往灾区。先是打车到北京,可买不到去成都的火车票,只好坐火车到郑州,还是没有买到去成都的火车票。情急之下,他花5400元钱租了一辆车,从郑州经西安赶到绵阳。此时,前往北川的路已被塌方的石块封堵,大车无法通行,宋志永又租了一辆摩托车。起初车主怕发生危险,不愿送,宋志永急得直搓手,说:“兄弟,我是从唐山赶来救灾的,眼下咱们这里正缺人手,你就拉我去吧。”车主被感动了:“好兄弟,上车!”就这样,他们冒着山坡上不断滚落的飞 石,一口气赶到了北川。
15日早上7点,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的另外12名志愿者从北京直飞成都,随后与宋志永在北川的废墟上会合。在救援活动中,小分队抢救出25名生还者,搜寻运送遇难者遗体100多具。
17日晚,小分队从北川县城撤出。之后,他们转战绵阳、安县,帮助受灾群众转移、搭帐篷,垒厕所、消毒、送水送饭、转移伤员,“灾区需要干啥,我们就干啥!”最多的一天,他们卸下10辆加长卡车的物资。
“当年我们遭灾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救援我们。现在四川遭了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一定得赶过去搭把手!”这是宋志永说的一句话。
富人的标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半小时内作出决定:把60台原本送往华北的工程机械全部转道至四川地震灾区;仅在北川中学,他就背出了208具遗体,几天时间里,他救出了11位幸存者。他还认捐了北川中学。预计重建费用将达2000多万元。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民营企业家”。
他就是今年年初刚刚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首善的江苏企业家陈光标。
(详细报道另见《“中国首善”陈光标的震区19天》)
让我再救一个
危难时刻,英雄的人民军队又一次利剑出鞘,舍生忘死,全力救援。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名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投入徒手救援。19岁的荆利杰便是其中的一员。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但荆利杰和战友们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13日上午,阴雨不断。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荆利杰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并哭着喊出了一句话:“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震不垮的手术室
5月12日下午2点半左右,医生曾令春、易勇、邹建文和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正在都江堰人民医院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的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由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地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间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手术继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最后一个走出了大楼。
准妈妈志愿者
地震发生时,家住成都的小余正怀有4个月的身孕,但她还是冲到了救灾第一线。从5月12日晚到15日,她将自己购买的物资一次又一次地送到都江堰、绵竹和什邡灾区。3天里,她的睡眠不足10个小时,呆在车上的时间超过24小时。
小余的丈夫是“我们的四川”救灾志愿队队长,作为某上市公司在成都的大区老总,他每年要做几千万的生意,但在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他就终止了自己的一切工作,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救灾上。
这支救灾志愿队没有精良的装备,但却在震后不到3个小时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在前往灾区的路上,这支队伍吸引了很多陌生的志愿者跟随身后,车队从6辆壮大到了11辆。
这位准爸爸在自己的救灾日记里写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是必须有人去做的,即便这样充满着危险与一些冲动,但是我们的人生必须有这样一个充斥着危险与冲动的时刻。很高兴,我们能够唤醒自己身上的大无畏与冲动。我更加高兴的是,我能够在我的宝宝出生以后告诉他,在你刚成为一个生命的第四个月,你妈妈已经带着你战斗在那场中国人永生难忘的灾难之中,也许你是本次救灾中最年轻的志愿者。”
完美的答卷
他们都是父母疼爱的小宝贝,他们也许曾经娇气,也许顽皮淘气,也许功课吃力,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却做出了成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9岁的林浩逃生后,又冲进正在垮塌的教学楼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当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镇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
“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结果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她只有8岁,念小学二年级。
15岁的邓清清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一位少将在震区感慨:抗震救灾是战场,也是课堂。的确,英勇救人和自救的孩子,废墟下唱“团结就是力量”和国歌的孩子、父母双亡却成为志愿者的孤儿,还有“敬礼男孩”、“可乐男孩”等等一大批让我们感动和自豪的孩子,面对这场生死攸关的考验,面对天灾给人类设置的破坏性试题,他们用良心作判断,用机智、英勇、坚强、乐观、团结和友爱书写了一份份令无数人赞叹和感动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