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做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发现:把碘直接滴到纸上,不需要淀粉,也能变蓝。这时教师反问了一句:“是吗?我们下次再研究吧。”接着教师又开始了他预先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无度有。无独有偶,我曾经看过类似的一个案例:这位老师在教“食物的营养”的时候,当时也有学生发现“梨也含有淀粉,因为它遇到碘酒也变成了紫黑色”,他是怎么做的呢?请看片段的回放:
师:这一组的发现为什么与我们大家的发现不一样?请大家想一想,可能有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有几个学生又重新做了梨子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
生:(四个学生几乎同时大叫起来)我们成功了!,没有变成紫黑色!
(大部分学生纷纷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
生: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学生都有这个疑问)
师:仔细想想……
生:(非常兴奋)老师,我明白了!观察淀粉时牙签上粘了很多的淀粉,我把这么多的牙签又插在了梨子上,结果就误以为梨子也含有淀粉。你看,现在牙签上还有淀粉呢!(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围上来,有的边观察边笑着说:“都是你惹的祸,都怪你……”这个“惹祸”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了)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人在怪那位同学……
生:(打断了老师的话)我们只是说说,并没有真的怪他。
生:不过他真的浪费了时间,不然我们老早就研究下面的了。
师:那,你们一点收获也没有吗?
(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一开始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生:以后,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也不怕,找出原因,重新做。
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前者将教学环节视为不可变更的程序,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那教师就是把学生当作课堂表演中的配角,配角是没有什么发言权和主动权的。后者将教学环节视为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变化的,学生无意识的“过错”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心理品质的契机。
在平常的听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喜欢用“我们下次再研究”作为对学生的回复。归纳一下,使用这句话的一般有三个场景:一是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中意外现象的发生,为了不影响整个课堂的完整性,保证课堂按原来设计的方案继续下去,教师不想马上处理“偶发事件”;二是学生的问题确实超出了学生所学的内容,需要更多的知识来作铺垫,课堂上难以解释也没有时间解释;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发生的现象教师自己无“能”回答和处理,用“我们下次再研究”作为缓兵之计。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处理方法的对与错,是与非,我们来看看教师“丢”出这句话之后,是否真的在“下次”研究了。
为了弄清教师是否对自己的话负责,我曾经在网上的论坛看到对在科学课堂上使用“下次再研究”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少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了反馈,“告诉”了学生正确的答案,少数的教师对科学探究中有意外发现的那位同学进行了个别交流。其余的教师再没有提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下是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反映:
学生的反映:
——我等着老师来和我们一起探究,可是后来,老师没有跟我们再研究了,我现在还是想弄清楚的,我查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期盼——无助——无结果)
——我很想得到老师的指点,但老师说下次再研究我也没有办法……可能老师忘记了吧……后来,我也忘了问老师了。(希望——失望——不了了之)
教师的回答:
——还没来得及呢!本来是想告诉学生的工作一忙便忘了。(无时间处理)
——教学任务比较重,你也知道,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没有这个基础,我也没有时间。(无法处理)
——我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告诉他们……(无缘处理)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我们下次再研究”是在敷衍学生,那么,在科学课堂上敷衍式的“我们下次再研究”会给学生造成什么心理影响呢?
首先是失望。与“及时处理”相对的就是“延时处理”,及时处理能给予学生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满足,而延时处理让学生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下来。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有问题,有发现,这是他们积极思维和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如果得不到老师及时地指导和提示,这种思考得不到延续,学生就回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心中的疑团始终无法解开,情绪情感就会受到打击,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影响后面的学习,甚至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会产生影响。
其次是不信任老师。老师应该是一言九鼎的,既然说了“下次再研究”,就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学生就会不信任教师,久而久之,教师讲的任何话都可以听而不闻,甚至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形成不讲信用、不负责任的话语习惯。
其实,当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偶然事件和没有预料的问题,不妨冷静的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无法应答和处理的,就要引导学生课外去查阅资料或寻求别人的帮助。有时教师遇到没有预料到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与正在探究的问题紧密相关,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重新实验,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探究,哪怕是调整和打破原来的计划。像第二位老师那样,虽然那是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的问题,但教师没有轻易地给一句“我们下次再研究”“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说明他心中装着全体学生。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调整原来的计划,教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学生所看到的真实情形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再次实验,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己重新实验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从而懂得进一步讨论此举的收获,又向学生渗透了失败不可怕,要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信心。这个案例既体现了教师的科学教学智慧,又能看出教师的心育艺术。
当然,我们并不说教师不可以说“下次再研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和实验中的偶然事件都得在课内来解决,但是,那种认为对偶然现象和问题的处理,会影响教学计划,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担心,以及对个别学生问题的及时研究会导致其他学生的损失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从生成性的问题去发现,去探究,无疑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科学本来就是可以重复检验的,不断地生成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异常现象”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弄清掩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真理、道理、原理。
师:这一组的发现为什么与我们大家的发现不一样?请大家想一想,可能有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有几个学生又重新做了梨子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
生:(四个学生几乎同时大叫起来)我们成功了!,没有变成紫黑色!
(大部分学生纷纷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
生: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学生都有这个疑问)
师:仔细想想……
生:(非常兴奋)老师,我明白了!观察淀粉时牙签上粘了很多的淀粉,我把这么多的牙签又插在了梨子上,结果就误以为梨子也含有淀粉。你看,现在牙签上还有淀粉呢!(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围上来,有的边观察边笑着说:“都是你惹的祸,都怪你……”这个“惹祸”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了)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人在怪那位同学……
生:(打断了老师的话)我们只是说说,并没有真的怪他。
生:不过他真的浪费了时间,不然我们老早就研究下面的了。
师:那,你们一点收获也没有吗?
(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一开始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生:以后,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也不怕,找出原因,重新做。
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前者将教学环节视为不可变更的程序,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那教师就是把学生当作课堂表演中的配角,配角是没有什么发言权和主动权的。后者将教学环节视为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变化的,学生无意识的“过错”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心理品质的契机。
在平常的听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喜欢用“我们下次再研究”作为对学生的回复。归纳一下,使用这句话的一般有三个场景:一是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中意外现象的发生,为了不影响整个课堂的完整性,保证课堂按原来设计的方案继续下去,教师不想马上处理“偶发事件”;二是学生的问题确实超出了学生所学的内容,需要更多的知识来作铺垫,课堂上难以解释也没有时间解释;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发生的现象教师自己无“能”回答和处理,用“我们下次再研究”作为缓兵之计。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处理方法的对与错,是与非,我们来看看教师“丢”出这句话之后,是否真的在“下次”研究了。
为了弄清教师是否对自己的话负责,我曾经在网上的论坛看到对在科学课堂上使用“下次再研究”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少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了反馈,“告诉”了学生正确的答案,少数的教师对科学探究中有意外发现的那位同学进行了个别交流。其余的教师再没有提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下是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反映:
学生的反映:
——我等着老师来和我们一起探究,可是后来,老师没有跟我们再研究了,我现在还是想弄清楚的,我查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期盼——无助——无结果)
——我很想得到老师的指点,但老师说下次再研究我也没有办法……可能老师忘记了吧……后来,我也忘了问老师了。(希望——失望——不了了之)
教师的回答:
——还没来得及呢!本来是想告诉学生的工作一忙便忘了。(无时间处理)
——教学任务比较重,你也知道,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没有这个基础,我也没有时间。(无法处理)
——我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告诉他们……(无缘处理)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我们下次再研究”是在敷衍学生,那么,在科学课堂上敷衍式的“我们下次再研究”会给学生造成什么心理影响呢?
首先是失望。与“及时处理”相对的就是“延时处理”,及时处理能给予学生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满足,而延时处理让学生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下来。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有问题,有发现,这是他们积极思维和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如果得不到老师及时地指导和提示,这种思考得不到延续,学生就回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心中的疑团始终无法解开,情绪情感就会受到打击,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影响后面的学习,甚至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会产生影响。
其次是不信任老师。老师应该是一言九鼎的,既然说了“下次再研究”,就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学生就会不信任教师,久而久之,教师讲的任何话都可以听而不闻,甚至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形成不讲信用、不负责任的话语习惯。
其实,当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偶然事件和没有预料的问题,不妨冷静的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无法应答和处理的,就要引导学生课外去查阅资料或寻求别人的帮助。有时教师遇到没有预料到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与正在探究的问题紧密相关,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重新实验,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探究,哪怕是调整和打破原来的计划。像第二位老师那样,虽然那是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的问题,但教师没有轻易地给一句“我们下次再研究”“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说明他心中装着全体学生。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调整原来的计划,教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学生所看到的真实情形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再次实验,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己重新实验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从而懂得进一步讨论此举的收获,又向学生渗透了失败不可怕,要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信心。这个案例既体现了教师的科学教学智慧,又能看出教师的心育艺术。
当然,我们并不说教师不可以说“下次再研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和实验中的偶然事件都得在课内来解决,但是,那种认为对偶然现象和问题的处理,会影响教学计划,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担心,以及对个别学生问题的及时研究会导致其他学生的损失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从生成性的问题去发现,去探究,无疑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科学本来就是可以重复检验的,不断地生成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异常现象”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弄清掩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真理、道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