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荆门市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主体,创办了“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举办一次年会、开展一轮调研、推介一批经验,初步形成了持续稳定、富有特色、辐射全国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成长平台。
2015年7月11日,“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第四届年会在荆门市彭墩村召开,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10多个省、市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电商带头人等500多位代表,以“互联网+大众创业的乡村治理”为主题,共同交流探讨“互联网+”促进“三农”转型、新农村建设和网络治理。
论坛以“传达中央声音、传导干事激情、传输理论实践”为出发点,将外出考察、现场观摩、专家授课、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等模式有机融合,形成了与党委同心、与基层同行的长期、稳定、富有特色的模式。
——书记做给书记看,书记讲给书记听,选对“新老师”。论坛设立“高标准、严要求、精质量”的门槛,有序发展论坛成员:对荆门市所辖的村,论坛先将100名最优秀的带头人纳为会员,再由各级党委推荐100名观察员作为“后备军”,同时还将市、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和部分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吸纳进论坛。村书记通过参加论坛学习,一方面看到好的做法、好的典型,感受到壓力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邀请参会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们像一面面镜子,极大地激发了另一部分尚有一定差距的村书记的上进心。
——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会者、研讨者,从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传递者,紧跟新形势。每年配合主题把会议的实践定为两天。第一天为实地调研,即组织大家观摩,切身感受生动场景;第二天,采取“1+2+5”的模式开展主题研讨,即1名专家、2名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5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主题研讨对话,其间搭配项目发布、开题演讲等环节。丰富的活动载体,使论坛真正成为沟通交流的“桥梁”、党建研究的“课堂”和基层开放合作的“平台”。
——既连“天线”又接“地气”的定制化培训,贴合新需求。每届年会主题紧扣中央部署、紧贴基层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以及村书记最需跟进的学习内容和新阶段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每届论坛严格按“三结合”的要求邀请专家参会,理论与实践结合、高层与基层结合、本地与全国结合,确保村书记既能“零距离”接受到最前沿的政策解读、思想引领,也能学到操作性强、接地气的工作方法。
2015年7月11日,“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第四届年会在荆门市彭墩村召开,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10多个省、市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电商带头人等500多位代表,以“互联网+大众创业的乡村治理”为主题,共同交流探讨“互联网+”促进“三农”转型、新农村建设和网络治理。
论坛以“传达中央声音、传导干事激情、传输理论实践”为出发点,将外出考察、现场观摩、专家授课、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等模式有机融合,形成了与党委同心、与基层同行的长期、稳定、富有特色的模式。
——书记做给书记看,书记讲给书记听,选对“新老师”。论坛设立“高标准、严要求、精质量”的门槛,有序发展论坛成员:对荆门市所辖的村,论坛先将100名最优秀的带头人纳为会员,再由各级党委推荐100名观察员作为“后备军”,同时还将市、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和部分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吸纳进论坛。村书记通过参加论坛学习,一方面看到好的做法、好的典型,感受到壓力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邀请参会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们像一面面镜子,极大地激发了另一部分尚有一定差距的村书记的上进心。
——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会者、研讨者,从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传递者,紧跟新形势。每年配合主题把会议的实践定为两天。第一天为实地调研,即组织大家观摩,切身感受生动场景;第二天,采取“1+2+5”的模式开展主题研讨,即1名专家、2名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5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主题研讨对话,其间搭配项目发布、开题演讲等环节。丰富的活动载体,使论坛真正成为沟通交流的“桥梁”、党建研究的“课堂”和基层开放合作的“平台”。
——既连“天线”又接“地气”的定制化培训,贴合新需求。每届年会主题紧扣中央部署、紧贴基层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以及村书记最需跟进的学习内容和新阶段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每届论坛严格按“三结合”的要求邀请专家参会,理论与实践结合、高层与基层结合、本地与全国结合,确保村书记既能“零距离”接受到最前沿的政策解读、思想引领,也能学到操作性强、接地气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