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属于小学阶段的关键内容,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及逻辑思维。鉴于小学数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特征,为了更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理解以及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可嘗试着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其中,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数学能力的运用。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既能让学生透过生活去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技能,也能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1]。文章便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兴趣去驱动,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由于过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采取知识灌输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存在忽视,也就导致小学生对本身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失去探究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当中得以激发,进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讲解“升与毫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比如通过画面呈现出奶茶店繁忙的场景,然后教师可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如果这家奶茶店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的奶茶,容量分别是450 ml、500 ml、600 ml,请问如何用5L的奶罐和1L的茶壶去调配出不同大小包装的奶茶呢?”通过设置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更有兴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改变了过去对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印象,而学生在解决这一数学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有所突破,有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巧用生活实物教学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利用课本和教案书去展开教学,会让课堂显得太过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高,教师也难以取得成效[2]。而如果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去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并且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有力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中所展开的数学知识学习同样需要培养其综合素养,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大多数的小学数学知识都与生活相关,也就为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生活实物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而在生活实物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亲切感,进而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讲解“角”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先对教室中各种物品的角进行观察,不可直接指出,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充分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简短的观察,便会说出课桌的四个角都是90°,属于直角;窗户的角也是90°,同样是直角;老师拿出来的三角板有两个45°的锐角和一个90°的直角;挂在黑板上的钟此时分针与时针形成的角度是一个钝角;等等。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发散想象,询问学生操场上、自己家里有哪些“角”,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有哪些规律吗?如此一来,在生活实物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概念、角的规律等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对学生数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的常规做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更多是机械化的数学题目,不仅学生毫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课业负担,所以对数学作业始终抱有抵触心理。而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也意味着教师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更注重生活化,以此去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从中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便可让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对小组成员家庭每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在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个家庭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再结合水电费的缴纳凭证去统计具体用水量和用电量,列出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同时算出人均值,将多个家庭的统计结果放在一起比较,尝试着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以及探究出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通过这一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也实现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必然联系,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则需要有意识地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去学习数学知识,也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课堂,助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斌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78-79.
[2]周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2.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数学能力的运用。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既能让学生透过生活去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技能,也能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1]。文章便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兴趣去驱动,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由于过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采取知识灌输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存在忽视,也就导致小学生对本身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失去探究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当中得以激发,进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讲解“升与毫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比如通过画面呈现出奶茶店繁忙的场景,然后教师可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如果这家奶茶店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的奶茶,容量分别是450 ml、500 ml、600 ml,请问如何用5L的奶罐和1L的茶壶去调配出不同大小包装的奶茶呢?”通过设置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更有兴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改变了过去对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印象,而学生在解决这一数学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有所突破,有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巧用生活实物教学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利用课本和教案书去展开教学,会让课堂显得太过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高,教师也难以取得成效[2]。而如果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去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并且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有力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中所展开的数学知识学习同样需要培养其综合素养,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大多数的小学数学知识都与生活相关,也就为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生活实物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而在生活实物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亲切感,进而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讲解“角”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先对教室中各种物品的角进行观察,不可直接指出,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充分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简短的观察,便会说出课桌的四个角都是90°,属于直角;窗户的角也是90°,同样是直角;老师拿出来的三角板有两个45°的锐角和一个90°的直角;挂在黑板上的钟此时分针与时针形成的角度是一个钝角;等等。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发散想象,询问学生操场上、自己家里有哪些“角”,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有哪些规律吗?如此一来,在生活实物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概念、角的规律等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对学生数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的常规做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更多是机械化的数学题目,不仅学生毫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课业负担,所以对数学作业始终抱有抵触心理。而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也意味着教师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更注重生活化,以此去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从中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便可让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对小组成员家庭每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在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个家庭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再结合水电费的缴纳凭证去统计具体用水量和用电量,列出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同时算出人均值,将多个家庭的统计结果放在一起比较,尝试着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以及探究出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通过这一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也实现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必然联系,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则需要有意识地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去学习数学知识,也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课堂,助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斌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78-79.
[2]周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