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即政治、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更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青少年肩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不仅要参与未来知识、智力的较量,更要参与心理的较量。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再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言行对促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融洽师生关系,愉快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学生是我们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让他们处于轻松、融洽、温暖、合作的课堂气氛中,让他们保持对教学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如果在感情上疏远学生,在位置上俯视学生,轻视学生,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很深的隔阂,这种隔阂一旦产生,就会影响到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掺杂进功利或私人感情等因素,就会更容易引起多数学生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在学生心目中很难树立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形象。
愉快教学,把笑声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法直接影响到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过去性,让历史教师把课讲生动,让学生愉快学习大有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补充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使内容更形象生动有趣,如讲明朝建筑北京城时,把自己到北京的一些见闻感受讲给学生听,并把照的照片分给同学们传阅,学生们很开心,知道了故宫、天坛是这样雄伟。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把自己收藏的一套“郑和下西洋”邮票拿给学生看,使学生兴趣大增。这些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又可活跃气氛,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 赏识学生,培养学生成功体验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没有水平之分,只有类型之分。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只要教师赏识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就能成才。
(1)给每一个学生激励性评价。每一片叶子都不相同,他们都是绿色的,每片绿叶都需要阳光。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表扬、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我们要把大拇指竖起来。表扬、鼓励是学生成长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去挖掘學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分数限制,全面评价学生,不要只表扬优秀生,对差生也要不断鼓励。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故事会中讲故事,协助老师拿教具,帮助同学,成绩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在课堂上创造机会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也满腔热情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更主动自觉地追求进步。
(2)积极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诸如打瞌睡、讲话、心不在焉等问题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要及时解决,但不能损学生尊严、伤学生人格。我们可以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在行为刚开始时,用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停止不良行为,可以走近违反纪律的学生,站在他身旁,轻声提醒等方式控制其行为,也可以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课室。在教育学生中,我们要尽量采用积极性的语言,而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语言。如学生打瞌睡时,我们应该说“我相信你可以坚持听课”,而不能说“请你不要再睡,否则站起来”;当学生上课讲话时,我们应该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而不能说“我对你感到失望”;当学生作弊时,我们应该说“不要别人帮助,自己试着去做,相信自己”,而不可以说“请你不要自欺欺人”。
(3)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潜力,我们所谓的差生实际是优点表现缺乏平台的学生,久之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差生,在他们心里形成了消极的自卑心理。我们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历史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制作历史教具比赛、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让全体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形成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我的健康人格。
(三) 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磨炼意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以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历史课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他们有的品质优秀、人格高尚。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这些人物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描述,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玄奘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几乎丧生,仍坚持到天竺取经;李时珍经过27个春秋艰苦努力著《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著追求,在重重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四)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调的行为,善于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合作关系,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理解他人,真诚地互相帮助,协调行动。合作学习也改善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生活在积极向上、愉悦融洽、团结合作、活力激增的群体心理气氛中,对提高学习成绩、改善课堂社会心理气氛和形成学生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的健康心理有明显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合作学习方式:(1)游戏竞赛法,用于复习课。学生分成6~7人一组,老师对单元内容总结复习后,将要掌握的内容发给每个小组。小组各成员共同思考练习,相互提问检查,直至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为止,接着开展竞赛性小组游戏。由于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影响本组得分,所以小组集体将努力影响和帮助其成员尽其所能,每一成员也会设法使自己有更出色的表现而努力,复习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学习好得多。(2)共同学习法。如讨论课、故事会、诗词朗诵会,每组推选一二名代表发言,其余同学帮助找资料,提意见,修改发言稿,全组积极协作以使本组代表有最出色的发挥。
三、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一个有健全个性的教师;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做学生的“人师”,使学生佩服,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04.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教材[M].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3.
[4]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平顶山市第九中学)
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更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青少年肩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不仅要参与未来知识、智力的较量,更要参与心理的较量。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再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言行对促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融洽师生关系,愉快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学生是我们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让他们处于轻松、融洽、温暖、合作的课堂气氛中,让他们保持对教学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如果在感情上疏远学生,在位置上俯视学生,轻视学生,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很深的隔阂,这种隔阂一旦产生,就会影响到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掺杂进功利或私人感情等因素,就会更容易引起多数学生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在学生心目中很难树立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形象。
愉快教学,把笑声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法直接影响到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过去性,让历史教师把课讲生动,让学生愉快学习大有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补充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使内容更形象生动有趣,如讲明朝建筑北京城时,把自己到北京的一些见闻感受讲给学生听,并把照的照片分给同学们传阅,学生们很开心,知道了故宫、天坛是这样雄伟。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把自己收藏的一套“郑和下西洋”邮票拿给学生看,使学生兴趣大增。这些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又可活跃气氛,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 赏识学生,培养学生成功体验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没有水平之分,只有类型之分。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只要教师赏识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就能成才。
(1)给每一个学生激励性评价。每一片叶子都不相同,他们都是绿色的,每片绿叶都需要阳光。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表扬、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我们要把大拇指竖起来。表扬、鼓励是学生成长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去挖掘學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分数限制,全面评价学生,不要只表扬优秀生,对差生也要不断鼓励。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故事会中讲故事,协助老师拿教具,帮助同学,成绩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在课堂上创造机会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也满腔热情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更主动自觉地追求进步。
(2)积极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诸如打瞌睡、讲话、心不在焉等问题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要及时解决,但不能损学生尊严、伤学生人格。我们可以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在行为刚开始时,用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停止不良行为,可以走近违反纪律的学生,站在他身旁,轻声提醒等方式控制其行为,也可以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课室。在教育学生中,我们要尽量采用积极性的语言,而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语言。如学生打瞌睡时,我们应该说“我相信你可以坚持听课”,而不能说“请你不要再睡,否则站起来”;当学生上课讲话时,我们应该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而不能说“我对你感到失望”;当学生作弊时,我们应该说“不要别人帮助,自己试着去做,相信自己”,而不可以说“请你不要自欺欺人”。
(3)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潜力,我们所谓的差生实际是优点表现缺乏平台的学生,久之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差生,在他们心里形成了消极的自卑心理。我们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历史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制作历史教具比赛、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让全体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形成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我的健康人格。
(三) 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磨炼意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以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历史课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他们有的品质优秀、人格高尚。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这些人物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描述,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玄奘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几乎丧生,仍坚持到天竺取经;李时珍经过27个春秋艰苦努力著《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著追求,在重重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四)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调的行为,善于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合作关系,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理解他人,真诚地互相帮助,协调行动。合作学习也改善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生活在积极向上、愉悦融洽、团结合作、活力激增的群体心理气氛中,对提高学习成绩、改善课堂社会心理气氛和形成学生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的健康心理有明显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合作学习方式:(1)游戏竞赛法,用于复习课。学生分成6~7人一组,老师对单元内容总结复习后,将要掌握的内容发给每个小组。小组各成员共同思考练习,相互提问检查,直至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为止,接着开展竞赛性小组游戏。由于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影响本组得分,所以小组集体将努力影响和帮助其成员尽其所能,每一成员也会设法使自己有更出色的表现而努力,复习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学习好得多。(2)共同学习法。如讨论课、故事会、诗词朗诵会,每组推选一二名代表发言,其余同学帮助找资料,提意见,修改发言稿,全组积极协作以使本组代表有最出色的发挥。
三、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一个有健全个性的教师;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做学生的“人师”,使学生佩服,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04.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教材[M].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3.
[4]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平顶山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