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每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根据记忆原理进行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有极大的帮助。本文记叙了记忆原理中的知觉表象、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的作用,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记忆原理 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懂得并学会熟练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应当根据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记忆规律就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要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知觉表象进行教学
利用各种感觉通道上的知觉表象,包括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和触觉、动觉的表象进行记忆指导。也就是说,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最初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大量丰富的记忆表象,使他们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来具体感知文章提供的信息,促使记忆表象向长时记忆转化。目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大量运用,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而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的手和脚也同时活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是容量有限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可以储存7±2个信息组块。而组块是主体对信息的特殊的组织和编码,它与人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材料的组块就不同。因此,扩大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含量,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机械记忆改变为意义识记,充分理解记忆材料。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些联系进行高效率的记忆加工。
第二,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精加工策略进行教学
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加工的记忆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对材料加工得越深,信息保持得就越好。比如: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以促进理解和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如在回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描述自己在危难之中接受重任的语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一问题时,常有学生因记不清这两句的先后次序,而导致失分。为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我给他们出主意:记住“任命”一词,就不会再出错。此后,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基本不再出错。
对学生经常混淆的说明顺序和记叙顺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这些知识点的联系,强化这些概念间的细微区别,扩大有关特征,促进辨别学习,不断地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楚各类概念间的不同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头脑中牢牢地印入这些基本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些信息加工得越深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记得越牢固。
第三,做笔记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研究表明,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做笔记来控制自己的注意,而且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通过对学生笔记的检查,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及时进行强化或反馈。通过作笔记,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的转变过程中,此时,教会他们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教会他们理解识记材料的含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近几年来中考背诵默写的得分情况时,会发现: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他们往往在一些关键字上失分。基于这一观点,我在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开始要求他们记下讲课要点,并在课堂上检查他们的笔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明白了:“明白”仅仅代表听“懂”了,而不意味着“理解”了,要想准确表达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之后的考试结果也证明了做笔记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知道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方法。
第四,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它表现为多种具体形式:有“描述策略”、“归类策略”、“表象策略”等等。对学习内容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学完了初中阶段的全部知识后,要求学生按照文学史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出初中课本涉及的全部古代文学知识。这样,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本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类,加深理解。比如,找出其中哪些作家的作品有相似之处,哪些地方容易混淆,如何区分等需要精加工的内容。此时能再辅以教师的强化复习和及时反馈,学生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全面。
在复习阶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系统地整理各类知识点的方法,把大量的知识压缩成一个简单易记的“知识板块”,便于他们的记忆与迅速地提出,学生的记忆效果就更加理想。比如:学生可以总结通假字知识,总结古今异义词知识,还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表找出古代文学史中的名家名篇以及其中的名言警句,按文体的不同确定各种文体在阅读理解时应注意的不同要素,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不是记不住就是虽然记住了,但提取出来的却是错误信息。系统化与条理化之后的知识板块可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增加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提取快速而准确。
提高记忆效果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可以运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中先快后慢的记忆曲线,通过识记时的强化记忆及定时复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记忆原理 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懂得并学会熟练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应当根据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记忆规律就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要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知觉表象进行教学
利用各种感觉通道上的知觉表象,包括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和触觉、动觉的表象进行记忆指导。也就是说,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最初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大量丰富的记忆表象,使他们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来具体感知文章提供的信息,促使记忆表象向长时记忆转化。目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大量运用,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而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的手和脚也同时活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是容量有限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可以储存7±2个信息组块。而组块是主体对信息的特殊的组织和编码,它与人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材料的组块就不同。因此,扩大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含量,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机械记忆改变为意义识记,充分理解记忆材料。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些联系进行高效率的记忆加工。
第二,利用记忆原理中的精加工策略进行教学
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加工的记忆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对材料加工得越深,信息保持得就越好。比如: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以促进理解和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如在回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描述自己在危难之中接受重任的语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一问题时,常有学生因记不清这两句的先后次序,而导致失分。为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我给他们出主意:记住“任命”一词,就不会再出错。此后,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基本不再出错。
对学生经常混淆的说明顺序和记叙顺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这些知识点的联系,强化这些概念间的细微区别,扩大有关特征,促进辨别学习,不断地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楚各类概念间的不同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头脑中牢牢地印入这些基本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些信息加工得越深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记得越牢固。
第三,做笔记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研究表明,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做笔记来控制自己的注意,而且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通过对学生笔记的检查,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及时进行强化或反馈。通过作笔记,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的转变过程中,此时,教会他们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教会他们理解识记材料的含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近几年来中考背诵默写的得分情况时,会发现: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他们往往在一些关键字上失分。基于这一观点,我在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开始要求他们记下讲课要点,并在课堂上检查他们的笔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明白了:“明白”仅仅代表听“懂”了,而不意味着“理解”了,要想准确表达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之后的考试结果也证明了做笔记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知道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方法。
第四,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它表现为多种具体形式:有“描述策略”、“归类策略”、“表象策略”等等。对学习内容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学完了初中阶段的全部知识后,要求学生按照文学史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出初中课本涉及的全部古代文学知识。这样,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本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类,加深理解。比如,找出其中哪些作家的作品有相似之处,哪些地方容易混淆,如何区分等需要精加工的内容。此时能再辅以教师的强化复习和及时反馈,学生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全面。
在复习阶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系统地整理各类知识点的方法,把大量的知识压缩成一个简单易记的“知识板块”,便于他们的记忆与迅速地提出,学生的记忆效果就更加理想。比如:学生可以总结通假字知识,总结古今异义词知识,还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表找出古代文学史中的名家名篇以及其中的名言警句,按文体的不同确定各种文体在阅读理解时应注意的不同要素,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不是记不住就是虽然记住了,但提取出来的却是错误信息。系统化与条理化之后的知识板块可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增加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提取快速而准确。
提高记忆效果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可以运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中先快后慢的记忆曲线,通过识记时的强化记忆及定时复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