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老师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初步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商榷。如有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抓住课文中的某个情节,引申开去,让学生尽情“发散”,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越扯越远,越说越玄,虽然很热闹,可是课文却读得磕磕巴巴,还有一些生字不认识,一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显而易见,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所谓“培养创新思维”的做法是庸俗肤浅的,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其途径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外,而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过程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这就正像皮亚杰所说的那样,“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与先前不同的东西”。
先说说识字。众所周知,学习汉字有助于开发大脑潜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汉字本身有很多优势,她是全世界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汉字是具象的,是富有灵性的,每一个汉字的字形都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当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汉字是左半球和右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汉字的信息处理既有语音编码,又有形态编码,形态编码需要右半球的参与而平衡了左半球的加工优势。只要教师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得法,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左脑、右脑,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知识的、情趣的等等因素,都会得到高度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的头脑越来越聪明。
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有助于儿童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识字。如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见了“蜻蜓”两个生字,即使不用借助拼音,也能借助语境或插图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虫字旁表明它是一种昆虫,“青”“廷”两个字表明了这两个字的读音。又如学习《春蚕》一课中的生字“卵”和“瘦”,学生便能开动脑筋,借助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创造出记字的方法:“‘卵’字里有两个小点,蚕卵就是一个个小黑点,我一想起蚕卵,这个字就记住了。”“‘瘦’是病字头,我妈妈生病时就是又黄又瘦的。”这样学汉字记汉字,不是颇有创造性吗?
再看阅读。培养语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品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课文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有位老师教《早春》这首诗,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不少学生感到困惑:应当是离小草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有个学生却能联系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我觉得这跟看报纸上的照片是一样的。从远处看,照片上的图像很清楚,可近看就不同了,只是一片密密麻麻、有疏有密的小黑点儿。‘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想也应当是这么个道理。”你看,学生对这句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
不仅阅读是一种创造,作文更是一种创造。众所周知,作文乃是一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复杂心智活动。这就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词汇库”中检索出适用的词语,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编织、组合成一串串前后连贯的句子,从而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外化为文章。由此看来,写作乃是一种极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即便是描写同一个题材,抒发同一种感情,也会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气质、修养乃至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呈异彩。有的老师在作文课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命题,提倡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写作的思路。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摆玩具,编童话,写作文”,鼓励学生边摆,边讨论,边编创,小学生越编越起劲,越编兴致越高,充分地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由此看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端正教学思想,注重发展儿童语言,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就能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文字,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否可以脱离开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孤立地去进行呢?我以为是不可以的。我曾听过一堂专门的所谓创新思维训练课。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圈,然后喊几个孩子上去各添上几笔,把它改画成太阳、闹钟、足球、镜子……再要求他们以自己改画的东西为引子,编造一个小故事。我以为这样理解创新思维太肤浅了。离开了具体内容让学生凭空去想象,这不但培养不出创造能力,反而会养成胡编乱造的坏习惯。须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归根结底还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引导他们去追求真善美,去追求人类文明。离开了人文精神,离开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创新思维岂不就成了一个没有实在内容的空壳儿?
既然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就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光没有多少长进,反而有些消磨殆尽了呢?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没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就很难诱发得出来。正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无法教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统得过死,课外又塞得太满。小学生没有可能去探究,去创造,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去发展创新思维呢?
怎样才能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不宜统得过死。理解某个词语,只要联系上下文意会就行,不要从工具书上抄很多定义让孩子来背。一篇课文,该怎么分段,有时角度不同,分法就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学生中,对一篇课文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有创见的还应予以鼓励。
我们说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上课要以“导”为主。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的课还不是太多。倒是那种以“牵”为主的串讲、串问课屡见不鲜。怎么个“牵”法?就是用那个课前精心设计的“板书提纲”来“牵”。教师围绕那个“提纲”设计了一串问题,然后一一地问,学生则一一地答,通过学生的嘴巴,把“提纲”中的 字眼一一地说出来。学生说不出,教师便翻来覆去地“启发”。问完了,说完了,“提纲”板书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了。细细想来,这仍然是一种灌输,一种变相的灌输!如此教学,学生哪有什么“自主”可言,哪里还谈得上“创造”!此种教学模式不革除,培养创新思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善教者往往眼睛盯着“孩子”,不善教者则往往眼睛盯着“教案”。善教者往往是围着“孩子”转,不善教者则往往是围着“教案”转。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由重串讲串问、重知识结论的授受型灌输给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助读型主体内化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唯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唤醒,孩子的智慧火花才能进发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这种“愤”“悱”的境界,才能激发起探究的心态,才有可能产生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于永正老师就很善于营造这样的问题情境。他教《壁虎》一课,在板书课题之后,就对同学们说:有人认为,这个课题的后面还要再加上“捉虫”两个字。你说是加了好,还是不加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心理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无不在全神贯注地读书,并不时翻动书页,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儿,便纷纷举起了小手。大家各抒己见,不光讲了观点,还摆出了理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二、减轻课业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有的老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这是要注意防止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也难以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要搞好考试改革。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出“解词”之类容易导致学生死记条条杠杠的题目。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应当允许一题多解。要鼓励创新,有创见的答卷要给较高的等第。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显而易见,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所谓“培养创新思维”的做法是庸俗肤浅的,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其途径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外,而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过程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这就正像皮亚杰所说的那样,“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与先前不同的东西”。
先说说识字。众所周知,学习汉字有助于开发大脑潜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汉字本身有很多优势,她是全世界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汉字是具象的,是富有灵性的,每一个汉字的字形都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当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汉字是左半球和右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汉字的信息处理既有语音编码,又有形态编码,形态编码需要右半球的参与而平衡了左半球的加工优势。只要教师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得法,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左脑、右脑,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知识的、情趣的等等因素,都会得到高度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的头脑越来越聪明。
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有助于儿童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识字。如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见了“蜻蜓”两个生字,即使不用借助拼音,也能借助语境或插图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虫字旁表明它是一种昆虫,“青”“廷”两个字表明了这两个字的读音。又如学习《春蚕》一课中的生字“卵”和“瘦”,学生便能开动脑筋,借助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创造出记字的方法:“‘卵’字里有两个小点,蚕卵就是一个个小黑点,我一想起蚕卵,这个字就记住了。”“‘瘦’是病字头,我妈妈生病时就是又黄又瘦的。”这样学汉字记汉字,不是颇有创造性吗?
再看阅读。培养语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品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课文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有位老师教《早春》这首诗,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不少学生感到困惑:应当是离小草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有个学生却能联系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我觉得这跟看报纸上的照片是一样的。从远处看,照片上的图像很清楚,可近看就不同了,只是一片密密麻麻、有疏有密的小黑点儿。‘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想也应当是这么个道理。”你看,学生对这句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
不仅阅读是一种创造,作文更是一种创造。众所周知,作文乃是一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复杂心智活动。这就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词汇库”中检索出适用的词语,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编织、组合成一串串前后连贯的句子,从而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外化为文章。由此看来,写作乃是一种极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即便是描写同一个题材,抒发同一种感情,也会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气质、修养乃至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呈异彩。有的老师在作文课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命题,提倡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写作的思路。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摆玩具,编童话,写作文”,鼓励学生边摆,边讨论,边编创,小学生越编越起劲,越编兴致越高,充分地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由此看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端正教学思想,注重发展儿童语言,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就能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文字,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否可以脱离开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孤立地去进行呢?我以为是不可以的。我曾听过一堂专门的所谓创新思维训练课。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圈,然后喊几个孩子上去各添上几笔,把它改画成太阳、闹钟、足球、镜子……再要求他们以自己改画的东西为引子,编造一个小故事。我以为这样理解创新思维太肤浅了。离开了具体内容让学生凭空去想象,这不但培养不出创造能力,反而会养成胡编乱造的坏习惯。须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归根结底还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引导他们去追求真善美,去追求人类文明。离开了人文精神,离开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创新思维岂不就成了一个没有实在内容的空壳儿?
既然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就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光没有多少长进,反而有些消磨殆尽了呢?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没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就很难诱发得出来。正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无法教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统得过死,课外又塞得太满。小学生没有可能去探究,去创造,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去发展创新思维呢?
怎样才能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不宜统得过死。理解某个词语,只要联系上下文意会就行,不要从工具书上抄很多定义让孩子来背。一篇课文,该怎么分段,有时角度不同,分法就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学生中,对一篇课文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有创见的还应予以鼓励。
我们说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上课要以“导”为主。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的课还不是太多。倒是那种以“牵”为主的串讲、串问课屡见不鲜。怎么个“牵”法?就是用那个课前精心设计的“板书提纲”来“牵”。教师围绕那个“提纲”设计了一串问题,然后一一地问,学生则一一地答,通过学生的嘴巴,把“提纲”中的 字眼一一地说出来。学生说不出,教师便翻来覆去地“启发”。问完了,说完了,“提纲”板书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了。细细想来,这仍然是一种灌输,一种变相的灌输!如此教学,学生哪有什么“自主”可言,哪里还谈得上“创造”!此种教学模式不革除,培养创新思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善教者往往眼睛盯着“孩子”,不善教者则往往眼睛盯着“教案”。善教者往往是围着“孩子”转,不善教者则往往是围着“教案”转。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由重串讲串问、重知识结论的授受型灌输给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助读型主体内化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唯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唤醒,孩子的智慧火花才能进发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这种“愤”“悱”的境界,才能激发起探究的心态,才有可能产生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于永正老师就很善于营造这样的问题情境。他教《壁虎》一课,在板书课题之后,就对同学们说:有人认为,这个课题的后面还要再加上“捉虫”两个字。你说是加了好,还是不加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心理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无不在全神贯注地读书,并不时翻动书页,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儿,便纷纷举起了小手。大家各抒己见,不光讲了观点,还摆出了理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二、减轻课业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有的老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这是要注意防止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也难以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要搞好考试改革。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出“解词”之类容易导致学生死记条条杠杠的题目。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应当允许一题多解。要鼓励创新,有创见的答卷要给较高的等第。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