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a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石齐为何有如此生猛的人气?
  
  首都刚刚经历了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3月28日这天艳阳高照就特别令人欣喜,石齐的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在主办单位中,赫然入目的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而承办方则是大连万达集团。据说在这之前,由文化部出面为一个在世的中国画家办个人画展,除了吴冠中,还没有第二个。石齐令人意外地改写了这个历史。
  场面相当热闹……剪彩仪式后,在记者的重重包围下,要给石齐拍张照片都显得相当困难。若是在上海大约不会这样火爆,回想起两年前的艺博会上,大连万达集团一口气包下十六个最佳展位,展出吴冠中和石齐的数幅巨作,但反应远不能与眼下相比。那么在北京,石齐为何有如此生猛的人气?
  
  来自林风眠的启示
  
  石齐是福建省福清市人,早年学习油画、水粉画、版画、连环画、雕塑、装饰画和工艺美术、书法等。10岁那年就为当地剧团画布景了,18岁考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其间参加厦门市美展,并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小荷初露尖尖角。在超过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石齐曾师承黄胄、刘海粟等大师。70年代后期,他的水墨画如《人人都在幸福中》、《活到老学到老》、《飞雪迎春》等引人注目,有人认为,在当时非正常政治气候下,这些画寄托了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景,与李可染、林风眠、黄胄、陆俨少、程十发等前辈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一样,堪称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精神财富。
  进入80年代后,石齐又创作了《养鸡图》、《泼水节》、《满天风雪》等巨幅作品,由于在用墨用色是令人耳目上新,受到美术界一致好评。他可以像绝大多数画家一样,按照自己走熟的路子走下去,弹指之间,名利双收。但石齐耻为牛后,转眼间抛弃原有路数,尝试用半抽象的综合型绘画,以强烈的色块、墨团和细线,独创全新的绘画语言。褒之者认为他是“现代中国画开宗立派大家”,抑之者则认为“装饰性太强,大红大绿,不伦不类,缺少内涵”。
  “我是直接受到数位前辈大师教诲的,比如潘天寿、石鲁、李可染、黄胄等,每一次亲灼都是终生无法磨灭的铭记。”石齐对记者说,“我还有幸亲眼目睹了林风眠在上海的创作,那是一幅《大理花》,风眠大师在宣纸前凝神片刻,刷刷几笔就画开了,十几分钟后就满眼春色照人间。他画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一切靠我自己去领悟。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画画不必拘泥太多。林风眠的作品其实是画在宣纸上的水彩画,但它体现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精神和风格。现在没有人再说他‘非驴非马’了。他的画意境之高远,今人难以超越。”
  石鲁作画,他也看过,“石鲁是有根有据、有笔有墨的中国画,路子很正。而对自己启发最大的是林风眠。”他还说,“他很强调绘画的组织关系,每个地方都很充实,细部叠加起来,整体上就非常完美。但已经超越了自然的山水,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以我后来画画,就非常注意整体效果,每个细节都不敢马虎。”
  
  十年坐得板凳冷
  
  这一时期,石齐是孤独的。1985年以后,他甚至不再画传统的中国画。有人点名要买他某个题材的画,被他毫不留情地拒绝,作品,一张都不卖。他在一篇文章中回顾自己彼时的心情:“传统的种种羁绊,把人原有的自由、独立、自我的心抹杀了……只有当我忘却了以往学到的东西时,心里才有压不住的创作欲望。”他甚至像清教徒那样箪食瓢饮,远离尘嚣,圈内活动很少露面,研讨会、画展、笔会之类的活动更是躲得远远的。他关起门来画画,画了撕,撕了画。这十年,他只留下80幅作品。
  进入90年代,石齐的眼界进一步开阔,他热衷于装饰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点,兼作油画、雕塑、书法。书法是他儿时就必须练的功课,“现在你看看,我的画里有书法的笔墨,有时是大块的黑,但决不是僵死的墨团,而是有丰富的层次,整幅画就撑得起来。”石齐说。为体验真山水清灵空蒙的高远意境,石齐去名山大川观察写生,力图从自然景象的体验中领会艺术的本质,在艺术与自然之间寻找内在联系与平衡的良方。不久,新的石齐出现在世人面前,他跳出了“具象”,不为现象所束缚,但也不是彻底排斥具象,他把古今中外的各种表达手段归纳为三大体系:即为“三象”——具象、抽象、意象。他追求的正是意象,为此他必须在“三象”之中沉潜浮游,苦苦探索。
  
  不要被自己的愚蠢选择给毁了
  
  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看石齐过十年的画,发现他越来越善于敏锐地捕捉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善于表达他内心世界的那种微妙感觉。尽情地在点、线、面中陶醉。近年来他又加强线的运用,相互穿插、交织,触动人的心灵。他用色很大胆,有时候居然不顾大忌,用大块洋红渲染。”
  美术界在惊愕之余对石齐也提出了非议:这也是中国画?
  其实,石齐追求的,正是要跳出传统中国画的路子,为中国画的多种表现方式一探门径。他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绘画体系有中有西,但不必存有门户之见,甚至相互排斥,互不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艺术门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此先进的文化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才能获得更多的知音。”
  “再说,一个画家成名之后,天天画自己驾轻就熟的题材,那是很舒服的,如果市场上叫座的话,更加如鱼得水。但我看到许多有才气的画家都被这样的‘幸福生活’给彻底毁了。”石齐沉痛地对记者说,“如果我也沿着大家已经接受并习惯的路子走下去,也可以錦衣玉食、香车宝马,但我常警告自己:石齐,不要被自己的愚蠢选择给毁了。”
  当记者问及什么是现代性时,石齐想了想回答:“不囿于传统,画中常有新意给人意外的享受,中国的元素是自然的渗入于细节之中,时代性又必须通过诗意的表达来体现。”
  记者又追问:“你又是如何理解诗意的?”
  石齐又沉思片刻说:“那是最高层次的意境,在中国的唐诗宋词中早就有了,那是超时空的美感,传递着人类的普遍情感,有时忧伤,有时甜蜜,有时惆怅,有时哀怨。但总是向着美好的方向而去,走得很远,很寂寞,很缥缈……”
  时间、空间都给出了答案,美术界尽管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趋于达成共识:石齐的新中国画艺术呼应了这个文化和社会的时代变革,不仅在艺术实践中坚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笔墨精神,而且对传统笔墨形式和表现进行大胆革新,并融会、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石齐的思想、笔墨、架构、色彩和文化符号已成功地形成了一种富于个性的艺术语汇。
其他文献
你儿子小精豆的成绩如此糟糕,难道是遗传基因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托马斯说:我还不会讲上海话,遇到上海朋友讲上海话最最难受了,觉得被排挤在外了。    从毛焰的肖像画中走出来    托马斯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圈里有相当大的知名度,这是因为他多年来与南京的画家毛焰合作,在后者“托马斯系列”中以很酷的姿态出镜,落雪无痕地融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玄妙语境。为此,人们在谈论他时,总会流露出三分感谢、三分欣赏和四分敬重。  现在,托马斯来到了上海,就在世博园区内与英国
有位被大家称为“神算子”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要算上好一阵子的一类题目,他往往脱口就能报出答案,一天,他进行了一场表演,同学们让他算71x69,他马上答出4899,我们晓得他应用了平方差公式,可让他算68×62,他又脱口答出4216;继续请他算998×234,他又脱口报出233532;再请他算6952×6948,题目一完,他又说出了48302496,你知道“神算子”有点啥门道?    注:“本文中所涉
中国古典名著所传递的价值观及人文情怀,数百年来一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并潜移默化地融于行为规范之中。小说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所体现的“情”、“义”、“智”、“勇”等优良品格,也自然成为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行动指南”。直至今天,还是当代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更是艺术再造的灵感源泉。特别是在网络世界扑朔迷离的图像诱导下,价值观容易出现重大偏离,那么画家根据古典名著进行的再创作,更有一种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宏愿在
早上七点,我晨跑回来,刚好看见邻居老梅从自己的附属房里把电瓶车小心翼翼地推出来,慢慢地绕过我的车头,很费力地支起脚撑,停在我车子驾驶室的门边,战战兢兢的,生怕碰到了我的车。这场景一下子触动了我。  老梅与我同住一楼,大约七十岁了,退休后一直在家生活,门前路口偶尔能碰面,也没人在意他。他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据说在单位里总是与领导处不好,到退休还只是一个副股长。刚退休时,我也听到他说过一句话:“
小马驹渐渐长大了,他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成为千里马。  老马为了帮助小马早日实现理想,便开始带小马驹练长跑。可是,小马驹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晴天让他跑,他怕烈日晒;雨天带他练,他又怕暴雨淋。老马想尽了各种办法引导他,可小马驹就是不愿跑,也不敢跑。 本文为全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找工作的当口,“慢就业”又成了一个显话题。所谓“慢就业”,就是毕业之后不着急工作或深造,选择游学、创业考察、在家陪父母等,休整一段时间再做打算。“慢就业”现象的出现,不见得不好,起码说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条件允许,停一停,想清楚一些,无可厚非。但需要警惕的是,别把慢就业当成懒就业的借口。  懒就业往往表现为这样:工作和自己愿望有差距,不想干;符合愿望的,又够不着。于是,啥工作都懒得看了。宁愿啃
广袤的北方原野,自然萌生的野菜数不胜数,分布最广、最先拱出地面的莫过于学名“苣荬”的苦菜。  国人食用苦菜历史悠久,《诗经》有载:“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周书》记述:“小满之日苦菜秀。”《本草纲目》则说:“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苦菜鲜嫩青涩、爽口开胃,在百姓餐桌上千年受宠,享誉美味。  在东北老家乡下,时临农历三月,一场酥酥细雨浸过,田地、山野会绽出星星点点新绿,那并非庄稼幼苗,而是
六尺巷    清朝时,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是邻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写信给京城里的儿子,要他出面干预。张廷玉看完信,做了一首诗劝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后退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