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I13产碱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菌株I13产碱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一株碱性蛋白酶生产菌株I13中得到了碱性蛋白酶粗酶液,并研究了温度和pH对该酶液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所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0~30℃范围内仍保持了最大活力的40%以上;最适反应pH为10.5,在pH 8.0~11.0范围内保持了最大活性的90%以上,有较宽的pH谱。[结论]该碱性蛋白酶具有开发成为洗衣粉添加剂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不断变化,文章在探索学校德育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当代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一些
五四运动爆发后几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五四作出了初步的解说。他们极力凸显其政治意义,赞扬五四政治运动中“直接行动”的精神,昭示了马克思主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讨论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讨论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平等身份积极主动介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掌握并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突出了
章太炎先生无论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还是在晚年的国学讲授中,都极为重视道德的锻造和坚守。早年主张革命道德说,并将佛学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目标是建立革命道德说而进行排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