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里单独的“这”、“那”或由“这”、“那”后边加其成分构成的词,一般会译为this/that, these/ those, here/ there,但有时却不宜译为this, that等,而应译作定冠词 the,特别是在后面的名词跟有一个限定性定语时,或者可译为such/so等。本文将总结这些情况,加以具体例子进而得出结论。根据我们对“这”、“那”两个系列词语用法的调查,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通过以下特征作出描述:1.近指/远指 (其中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三种);2.话题成分/非话题成分;3.已然/未然;4.肯定/否定;5.共识式叙述/回忆式叙述。这五组区别性特征就是我们用来描写“这”、“那”两个系统差别的概念,具体含义下边将随文说明。
一、近指和远指
语言使用者对指示代词的选择主要以说话者/作者为照应出发点,以其所照应的对象与说话者/作者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距离近的用近指词,距离远的用远指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指和远指,而这种距离可以是时间距离,也可以是空间距离。
(一)时间距离。
下个月我将要去爱达荷州,但是这个月我必须呆在家里。Next month I am going to Idaho. This month I have to stay home.
(二)空间距离。
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这this, 后说那that。如:这是一枝钢笔,那是一枝铅笔。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然后两样东西分开时:表示空间距离近的,即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物用这,this。如:看,这种花现在真的很漂亮。Look, this kind of flower is really very beautiful now.表示空间距离远的,即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那,that。 如:我就坐在窗口的那个座位旁边。I’ll take the seat next to the one by the window.除了空间、时间的远近之外,语言里还有心理的远近。心理的好恶,情感的亲疏,都会转化为一种引伸意义上的距离。好者近,恶者远;亲者近,疏者远。这就是心理的远近。
(三)心理距离。
表示关心,喜爱等情感时,通常用“这……”和 “this…”,例如:大家有理由不喜欢这么好的一个人吗?Is there any reason that people don’t like such a kind person?表示冷淡,讨厌等情感时,通常用“那”“那……”去指称所关涉的,例如:她冷冷地说:“那是你自己的事!”She said coldly, “Tha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二、话题成分/非话题成分
指代话题是“这”系列的一大重要用途,而“那”系列一般部用于指代话题。请看例句,一般是“这”指代了东西后在句子中充当了各种成分。
1.主语:这(那)就是我想强调的。This (that) is what I want to emphasize. 2.宾语:我们应当经常记住这一(几)点。We should always keep this (these) in mind.3.表语:我的意见是这样的。My idea is this.4.定语: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决定取消这次旅行。For these (those) reasons we’ve decided to cancel the trip.
三、已然/未然
“那”似乎特别适合于指引将要出现的情况、将要发生的事情,即“那”系列可以表示未然的意思。例如:如果变成垃圾场、污水池,那将是永远无法清理、洁净的。If it would turn to be a refuse dump or a sewage pond, that will be difficult to clean forever.
四、肯定/否定
“这”、“那”两个系列的词本身都不含有肯定或否定判断的意思。这里用这一组概念,指的是语句环境的一种评判倾向。例如下面的几个句子:(1)这样很好。It/This is very good.(2)这样(那样)……不太好说。It/This/That is hard to say.(3)那样不好。That is no good.(1),(2),(3)三个句子分别代表了肯定、介于肯定否定之间、否定三种评判倾向。这三种倾向的句子,跟“这”、“那”系列之间有着这样的对应关系:(1)类句即肯定句更适宜用“这”系列,(3)类句即否定句更适宜用“那”系列,(2)类句即肯定、否定意思不明朗的句子,则“这”系列、“那”系列均可。
五、共识式叙述/回忆式叙述
在叙述故事(泛指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叙述者可以有两种时空位置。第一是,叙述者自身跟着故事走,也可以说这时叙述者没有自身的时空位置。这种叙述模式叫共时式叙述。第二种是,叙述者自身的时空位置是故事外的某一确定的点,这种叙述模式可以称为回忆式叙述。在两种叙述方式中,“这”系列和“那”系列的出现大致有着这样的规律:共时式叙述用“这”系列,回忆式叙述用“那”系列。
指示代词的翻译一直被诸多学者关注,而在翻译中的许多问题都成为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其实,对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探究。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有受文化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伴随本民族的形成而产生,千百年来随民族发展而固定并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逐步凸现的,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着相同的共性,又有着不同的个性。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有些情况下,“这”或“那”可直接翻译成“this”“that”,有些情况下,又不能直接译为“这”或“那”,要适当的转译或不译的原因。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于原文,但也必须明确我们是“译义而非译字”。我们不可被单个的字词所累,必要时应跳出局部,从语篇,语境乃至文化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做出最恰当的翻译。
一、近指和远指
语言使用者对指示代词的选择主要以说话者/作者为照应出发点,以其所照应的对象与说话者/作者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距离近的用近指词,距离远的用远指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指和远指,而这种距离可以是时间距离,也可以是空间距离。
(一)时间距离。
下个月我将要去爱达荷州,但是这个月我必须呆在家里。Next month I am going to Idaho. This month I have to stay home.
(二)空间距离。
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这this, 后说那that。如:这是一枝钢笔,那是一枝铅笔。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然后两样东西分开时:表示空间距离近的,即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物用这,this。如:看,这种花现在真的很漂亮。Look, this kind of flower is really very beautiful now.表示空间距离远的,即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那,that。 如:我就坐在窗口的那个座位旁边。I’ll take the seat next to the one by the window.除了空间、时间的远近之外,语言里还有心理的远近。心理的好恶,情感的亲疏,都会转化为一种引伸意义上的距离。好者近,恶者远;亲者近,疏者远。这就是心理的远近。
(三)心理距离。
表示关心,喜爱等情感时,通常用“这……”和 “this…”,例如:大家有理由不喜欢这么好的一个人吗?Is there any reason that people don’t like such a kind person?表示冷淡,讨厌等情感时,通常用“那”“那……”去指称所关涉的,例如:她冷冷地说:“那是你自己的事!”She said coldly, “Tha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二、话题成分/非话题成分
指代话题是“这”系列的一大重要用途,而“那”系列一般部用于指代话题。请看例句,一般是“这”指代了东西后在句子中充当了各种成分。
1.主语:这(那)就是我想强调的。This (that) is what I want to emphasize. 2.宾语:我们应当经常记住这一(几)点。We should always keep this (these) in mind.3.表语:我的意见是这样的。My idea is this.4.定语: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决定取消这次旅行。For these (those) reasons we’ve decided to cancel the trip.
三、已然/未然
“那”似乎特别适合于指引将要出现的情况、将要发生的事情,即“那”系列可以表示未然的意思。例如:如果变成垃圾场、污水池,那将是永远无法清理、洁净的。If it would turn to be a refuse dump or a sewage pond, that will be difficult to clean forever.
四、肯定/否定
“这”、“那”两个系列的词本身都不含有肯定或否定判断的意思。这里用这一组概念,指的是语句环境的一种评判倾向。例如下面的几个句子:(1)这样很好。It/This is very good.(2)这样(那样)……不太好说。It/This/That is hard to say.(3)那样不好。That is no good.(1),(2),(3)三个句子分别代表了肯定、介于肯定否定之间、否定三种评判倾向。这三种倾向的句子,跟“这”、“那”系列之间有着这样的对应关系:(1)类句即肯定句更适宜用“这”系列,(3)类句即否定句更适宜用“那”系列,(2)类句即肯定、否定意思不明朗的句子,则“这”系列、“那”系列均可。
五、共识式叙述/回忆式叙述
在叙述故事(泛指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叙述者可以有两种时空位置。第一是,叙述者自身跟着故事走,也可以说这时叙述者没有自身的时空位置。这种叙述模式叫共时式叙述。第二种是,叙述者自身的时空位置是故事外的某一确定的点,这种叙述模式可以称为回忆式叙述。在两种叙述方式中,“这”系列和“那”系列的出现大致有着这样的规律:共时式叙述用“这”系列,回忆式叙述用“那”系列。
指示代词的翻译一直被诸多学者关注,而在翻译中的许多问题都成为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其实,对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探究。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有受文化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伴随本民族的形成而产生,千百年来随民族发展而固定并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逐步凸现的,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着相同的共性,又有着不同的个性。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有些情况下,“这”或“那”可直接翻译成“this”“that”,有些情况下,又不能直接译为“这”或“那”,要适当的转译或不译的原因。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于原文,但也必须明确我们是“译义而非译字”。我们不可被单个的字词所累,必要时应跳出局部,从语篇,语境乃至文化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做出最恰当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