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并不重视,甚至将其当做调节身心的娱乐活动,影响了教学成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认为分组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能够明显优化教学课堂,延伸教学环节,对于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背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有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且要到机房进行上机学习,同时还要强化课后练习与巩固,教师对于整个教学环节无法全部兼顾。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也参差不齐,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为正常,学生的基础也好一些,农村小学受师资力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足的比例不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一方面细分教学管理层级,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讨论及拓展巩固等方面交给学习小组进行,提高教学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相互帮助提高,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成效提升。
二、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措施
1.科学开展分组。人员科学分组是初中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对各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进行科学安排。笔者在分组之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基础较好、一般、滞后三个等级,对学生进行划分,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的均衡,同时发挥基础较好学生对滞后学生的帮扶作用。在人数控制上,一般以6—8人为宜,笔者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明确了一名牵头负责的组长,保证整个小组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2.分组进行预习。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相当比例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这也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有利条件,对此,学生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较为广泛地开展。对于住校生,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到多媒体教室进行预习。在预习任务的落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活动。如在软件安装与删除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材中的操作程序,自己尝试在电脑上操作,看看有什么疑问之处及搞不清的地方,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预习尝试,在新课教学之前进行预习交流,谈谈自己的操作程序、效果,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难之处,并确定在新课学习中的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分组讨论质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将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安排在相邻的电脑上,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与研究学习活动。在进行演示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按照传授的操作步骤开展尝试,并交流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和突破,以及有无其他解决的途径,等等。小组成员在操作交流之后,针对操作中存在的疑难点,提出质疑。例如插入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演示操作之后,专门设置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如何简单快捷地实现插入目标,以及不同插入方式的异同点,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分组操作巩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操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每一台机器前进行巡视,或者对主操作页面逐一查看,工作量较大。实施分组模式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演示,小组之内的学生相互点评,查找不足,予以改进,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每一组里面只选取一个学生、一台机器进行巡视,就能够了解整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减少了巡视的量,同时发挥了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研究的补充效应。
5.分组开展竞赛。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具有较强的竞争欲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能够转变为推动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劲动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竞赛活动,将学生的竞争欲望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如在教学Flash动画制作内容之后,笔者在全班开展了制作竞赛活动,要求每一个小组设计出一个作品,在全班进行评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里面集思广益,精益求精,运用学到的制作设计方法,设计出自己认为代表本小组最高水平的动画作品参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极性大增,同时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设计制作操作流程与要点的理解巩固,起到了深化理解的效果。除此之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定期组织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非常明显。
三、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打破了以往学生各自为政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总体来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分组合作模式的教学中,自己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成为小组的一个成员,每一个成员之间都应当相互监督、帮助,同时重难点突破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成效更明显。
二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分组模式中,学生需要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在课堂操作学习中需要深入思考,然后在小组之中开展交流活动,这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协作性。小组不仅是学生讨论研究的载体,而且是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帮扶的重要载体,笔者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分解了学困生转化与帮助的压力,这样的帮扶活动更为有效。
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拓展性。在分组学习中,许多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如学习竞赛活动,每个小组提交设计作品,这就要求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设计与完善作品,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广泛搜集素材,研究设计方法,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探究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对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背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有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且要到机房进行上机学习,同时还要强化课后练习与巩固,教师对于整个教学环节无法全部兼顾。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也参差不齐,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为正常,学生的基础也好一些,农村小学受师资力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足的比例不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一方面细分教学管理层级,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讨论及拓展巩固等方面交给学习小组进行,提高教学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相互帮助提高,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成效提升。
二、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措施
1.科学开展分组。人员科学分组是初中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对各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进行科学安排。笔者在分组之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基础较好、一般、滞后三个等级,对学生进行划分,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的均衡,同时发挥基础较好学生对滞后学生的帮扶作用。在人数控制上,一般以6—8人为宜,笔者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明确了一名牵头负责的组长,保证整个小组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2.分组进行预习。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相当比例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这也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有利条件,对此,学生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较为广泛地开展。对于住校生,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到多媒体教室进行预习。在预习任务的落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活动。如在软件安装与删除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材中的操作程序,自己尝试在电脑上操作,看看有什么疑问之处及搞不清的地方,小组成员在课外进行预习尝试,在新课教学之前进行预习交流,谈谈自己的操作程序、效果,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难之处,并确定在新课学习中的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分组讨论质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将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安排在相邻的电脑上,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与研究学习活动。在进行演示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按照传授的操作步骤开展尝试,并交流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和突破,以及有无其他解决的途径,等等。小组成员在操作交流之后,针对操作中存在的疑难点,提出质疑。例如插入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演示操作之后,专门设置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如何简单快捷地实现插入目标,以及不同插入方式的异同点,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分组操作巩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操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每一台机器前进行巡视,或者对主操作页面逐一查看,工作量较大。实施分组模式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演示,小组之内的学生相互点评,查找不足,予以改进,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每一组里面只选取一个学生、一台机器进行巡视,就能够了解整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减少了巡视的量,同时发挥了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研究的补充效应。
5.分组开展竞赛。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具有较强的竞争欲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能够转变为推动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劲动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竞赛活动,将学生的竞争欲望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如在教学Flash动画制作内容之后,笔者在全班开展了制作竞赛活动,要求每一个小组设计出一个作品,在全班进行评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里面集思广益,精益求精,运用学到的制作设计方法,设计出自己认为代表本小组最高水平的动画作品参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极性大增,同时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设计制作操作流程与要点的理解巩固,起到了深化理解的效果。除此之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定期组织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非常明显。
三、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打破了以往学生各自为政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总体来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分组合作模式的教学中,自己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成为小组的一个成员,每一个成员之间都应当相互监督、帮助,同时重难点突破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成效更明显。
二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分组模式中,学生需要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在课堂操作学习中需要深入思考,然后在小组之中开展交流活动,这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协作性。小组不仅是学生讨论研究的载体,而且是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帮扶的重要载体,笔者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分解了学困生转化与帮助的压力,这样的帮扶活动更为有效。
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拓展性。在分组学习中,许多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如学习竞赛活动,每个小组提交设计作品,这就要求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设计与完善作品,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广泛搜集素材,研究设计方法,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探究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对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