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先生名满天下,但许多人对金庸先生并不了解,只知道金庸先生是一位武侠小说家,创作了十四部著名的武侠小说。
其实,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与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将民族文学特色与西方文学精华、古典文学传统和当代文学趋向结合起来的一个成功范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曲折、变幻无穷;描写生动、惟妙惟肖,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
关于金庸先生,不少人有诸多疑问。在此,金庸先生一一释疑。
“金庸热”还能热多少年?
《华人世界》:您曾经表示:就已经完成的金庸剧而言,没有一部影视剧能让您满意,49部影视剧大多不及格,最好的也只能打60分。但是,您还是不断地与人签约,让人将您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是为什么?
金庸:对“金庸剧”,我确实不是很满意。尤其是那些胡编乱改的,简直是糟蹋我的小说。你如果有水平,你可以自己去写一部小说,再去改编成影视剧。你不要乱动人家的作品。当然,也有改得好一些的。我对“金庸剧”的评价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改动得多不多,改得越多,分数越低。
我之所以还是愿意和人签约,让别人来拍“金庸剧”,是希望看到有更好的“金庸剧”出现。从另一方面来说,“金庸剧”的热播对我的小说的销路很有好处,许多人是看了影视剧后去买我的小说看的。
《华人世界》:有些导演与您的关系很好,连挑选演员这样的事也来与您商量。那么,在您看来,作为一名演员,究竟是形象重要还是内涵重要?
金庸:这两者并不矛盾,一般来说,形象好的演员往往也是有内涵的演员。如果两者不能在同一人中得到统一,那么,我一定会更看重内涵。
《华人世界》:您估计,您的书还会热销多久,“金庸热”还能热多少年?
金庸:(沉思良久)这个,我自己不好说。读者喜欢我,喜欢我的小说,这是我的荣幸。但是,我不能对自己的小说作太多的评说。但是,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够历久热销,时间越长越好。
谁是金庸心目中最爱的作家?
《华人世界》:北京公布了第三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结果,在这项调查中,有一个小项:我心目中最爱的作家。公布的结果是“金庸”,而前两届都是“老舍”。
金庸:如果让我投票,我一定投给老舍。老舍先生的作品我十分喜欢,而且人品很好,值得我们大家敬重。
《华人世界》:您一生中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小说家,报人,社会活动家,学者,等等。如果让您自己选择,您认为您最大的成就是哪一类?
金庸:应该是小说。从读者反馈给我的信息看,他们还是喜欢我的小说的。有这么多成亿的读者跟着我的小说展开想象的空间,对我来说是十分开心的事。
《华人世界》:还不仅是中国读者,我看您的书已经被翻译成多个国家的文字,前不久,您还被法国政府授予 “艺术文学高级骑士勋章”,为什么可以获得这个奖?
金庸:是法国文化部长德瓦布尔亲自给我授的。能够获颁法国“艺术文学高级骑士勋章”,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奖项,特别有意义。这次获奖跟以前很不同,因为法国文化对我有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法国作家大仲马更是影响我最深的作家。如今,我的多部武侠小说被翻译成法文,《射雕英雄传》是最近被译为法文的,在法国销得很好,这或许是作品中有不少故事和情节比较浪漫,与法国的浪漫文化相接近有关。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亲口对我说,他看过我的小说。
为什么要从浙大辞职?
《华人世界》:您辞职的事成为社会上一大新闻事件,众说纷纭。而南京大学人文学院董院长的评说又特别引人注意。您是否在意他的说法?
金庸:我从来不去评说别人,对别人对我的评说我也不作评说。我是浙江大学的人文学院院长,更不会去评说南京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那次我去南大讲课,是南大诚恳邀请,我也愿意与南大的学生交流,才欣然前往。我在南京大学讲学的水平怎样,南京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课是如何的反映,学生们会有评说。如果我在南大演讲中有讲错的地方,我很乐意有人向我指出来。董院长在文章中说我有错误“百出”,最好能说得明确一些,让我知道这“百出”的错误错在何处。否则,我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华人世界》:您在浙大带了三名博士生,有个别媒体说您对他们的评价是“不好”,并说您的话引起了浙大学生的愤怒。
金庸:我不知道这名记者什么时候采访过我,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三名博士生作过“不好”的评价。我去西安参加“华山论剑”活动。当时有记者问我:对三名博士生如何评价?我回答说“很好”;那位记者又问我:过去为什么不招博士生,为什么到今年才招?我回答说:过去几年也想招,但考生的成绩不好。这本来是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知为什么被记者“嫁接”到了一起,成了现在的样子。
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关系?
《华人世界》:这两年,您一直在修改自己的小说,不知修改的进程如何?我注意到,对您的修改,专家和读者的意见不尽相同。专家说好的居多,而读者却是反对的多。
金庸:这是我对自己小说的第三次修改。第一次我整整改了10年。但读者对我的要求很高,我每天都会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或来电,与我讨论我小说中的有关情节,提出他们的不同意见。但有些意见是完全对立的,比如韦小宝的结局,比如段誉与王语嫣感情的结局,比如黄药师与女弟子梅超风的暧昧感情,等等。
《华人世界》:汪道涵先生对您的小说有过评价,他说,从您的14部武侠小说中看出了两个字:“仁”和“义”。您最近几年又在多种场合强调了“民族融合论”,并举了您小说中的不少例子。您在创作过程中,是着重考虑故事的好看,还是融进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内涵,比如“仁”和“义”,比如“民族融合论”?
金庸:我写小说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因为我的小说大多与历史相关。“民族融合”的认识是在写小说的过程中逐步认知并不断增强的。随着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越来越感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应该是阶级斗争史,而应该是民族融合史。有了这种认知后,就自觉地在小说中加以体现。到了写《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时,就已经很自觉地将民族融合论的观点融入故事之中。
(作者为《文汇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