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MPPC的光子数可分辨探测

来源 :光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的高速探测并改善光子数分辨特性,采用门控抑制的MPPC,并通过自平衡及低通滤波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将MPPC的容性尖峰噪声抑制到热噪声水平,在实现光生雪崩信号的线性提取的同时快速恢复探测.实验结果表明,200 MHz门控的MPPC实现了40 MHz重复频率激光下14个光子的有效分辨,平均每脉冲光子数高达6.8.与被动抑制模式相比,200 MHz正弦门控模式下的光子数分辨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为高速光子数可分辨探测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钢铁制造流程耗散结构的本质及其特征,以高炉炼铁区段为对象,研究解析了多工序协同动态运行条件下的耗散结构优化问题.由料场、焦化、烧结、球团、高炉等工序所组成的炼铁区段,不仅是钢铁制造流程中重要的物质/能源转换中心,也是全流程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的关键和基础环节.炼铁区段的物理本质是铁素物质流在碳素能量流的驱动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以及复杂的冶金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将铁矿石转换/转化成为高温液态生铁,并生成高炉煤气和液态炉渣,同时产生大量余能、余热的工艺过程.这一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多
钢铁生产过程CO2的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氩气驱动的RH(ruhrstahl-heraeus)真空装置是超低碳钢精炼的关键设备,利用高真空下钢水循环流动可有效脱碳、脱气和去除夹杂物.由于真空条件下CO2可直接与钢水中碳反应生成CO,在实现脱碳的同时可促进熔池搅拌.因此,尝试将Ar-CO2混合气体作为提升气体引入超低碳钢RH脱碳过程.首先,针对CO2在RH脱碳条件下的冶金反应行为,通过热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压力下Fe-O-O熔体与Ar-CO2的反应特性.其次,搭建了Ar-C
优化改良氢基直接还原铁制备工艺是中国发展实施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碳减排和碳中和的积极推进,氢基直接还原铁工艺必将有较大的发展.从含铁原料、还原气制备参数选择和能源保障等三方面讨论分析了有关氢基气体直接还原铁工艺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尤其针对还原气制备参数的选择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确定制备氢基还原气体工艺参数的图解法.本方法构建了“H-C-O体系质量及化学平衡衡算图”,采用nH /nC和nO/nC统一了还原气体的表述方式,引入过CO2点的射线nH2O/nCH4标尺和平行于线L1(nH2O+nCH4>0、n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而钢中夹杂物可以对其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在加工时,长条状的硫化物夹杂往往会导致含硫钢的横向性能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进而导致材料因断裂而失效.为了研究碲处理对钢中硫化物形貌的影响,利用高温试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及统计方法,研究了碲处理对15-5PH钢中的硫化物形貌、尺寸、长宽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碲对硫化锰夹杂物形貌控制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碲处理使钢中的长条、链状的Ⅱ类硫化物改性为球状的MnS-MnTe和(Al-Si-O)-MnS-Mn
在中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形势下,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球团NOx减排迫在眉睫,减排效果将关乎球团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国内主流的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生产工艺NOx排放质量浓度高的问题,在系统分析球团烟气特性与NOx分布的基础上,开展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SNCR)与嵌入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SCR)的耦合脱硝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链算机源头的预热二段,球团烟气具有高温(烟罩内850~1000℃、风箱内350℃)、高NOx浓度(400~600 mg/m3)、小
钢铁工业循环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80%,在工厂中主要用来冷凝蒸汽、冷却产品或设备.面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现象,提高水处理系统循环率、降低吨钢新水指标、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浓缩倍数是重要的节水技术之一.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废水中氯离子不断浓聚,大大加剧了设备及管路遭受晶间腐蚀的危险,轻则影响正常生产及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重则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因此,脱除钢铁工业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是必然选择.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脱除各种类型废水中的氯离子,形成了4大类除氯技术,分别为沉淀盐法、分离法、离子交换法
为了探明钒添加量对X80级管线钢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奥氏体化加热处理、金相分析及理论模型推导计算,研究了含钒质量分数分别为0、0.042%、0.084%、0.130%的4种试验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的晶粒尺寸变化规律并分析计算了含钒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行为.结果 表明,当均热温度小于1050℃时,4种不同钒含量试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变化趋势相近;但当均热温度大于1050℃时,不含钒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高于含钒试验钢.随着钒含量升高,钢中含钒析出相数量增多,
钢的连续冷却相变曲线(CCT)是组织调控的基本依据,为了优化紧固件用冷作硬化非调钢热轧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DIL805A相变仪测定了试验钢在0.1~50℃/s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热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确定相变类型,并绘制了试验钢的CCT曲线.结果 表明,试验钢马氏体转变点(Ms)为280℃,在不同冷速范围内均有铁素体生成;随着冷速的增加,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降低,同时铁素体含量不断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冷速小于3℃/s时,室温组织由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随冷速增加硬度变化不大,为156~166
为了更好地控制高钛钢在连铸生产过程中的钢-渣界面反应,利用电磁感应炉对w([Ti])为0.05%~1.91%的3个级别高钛钢和传统的CaO-SiO2系保护渣进行钢-渣界面反应试验,进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Ti含量对钢-渣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双膜理论,考虑组元的质量传输,进而判断钢-渣界面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平衡方程构建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模型,揭示钢渣界面反应机理,对钢渣界面反应程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钢中w([Ti])为0.05%时,钢渣界面反应较为微弱.w([Ti])为0.20
采用实验法研究不同无机纤维针刺毡(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在高温下的外观变化、尺寸收缩率及质量损失率,综合分析了纤维毡的耐温性能.结果表明,在保温1.5 h条件下,玻璃纤维针刺毡耐温性在640℃左右,玄武岩纤维针刺毡的耐温性在850℃左右,高硅氧纤维针刺毡的耐温性超过920℃.玄武岩纤维针刺毡的耐温性能显著优于玻璃纤维针刺毡,略低于高硅氧纤维针刺毡,是一种可应用于汽车耐高温领域的高性价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