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贯穿和渗透于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与生态结构之中。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科技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生态保护活动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run through and infiltrated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political structure, sense of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Due to the human-specific social activ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ents are parts of the whole community, which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economic activities, political activities, cultural event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结构 地位 作用
Keywo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ctions of society; position; faction
科学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贯穿和渗透于一定社会的各个结构之中,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发生交互作用。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结构体系。通过对社会的整体分析,了解社会四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社会的四大结构
1、社会四大结构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个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出发,阐述社会有机体活动和发展的图式,提出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构成其经济基础,而全部的政治法律关系及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马克思对社会的具体形态或基本结构及其关系的阐发,特别是对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运动及其起决定性作用的阐发,集中体现了社会有机体是具有内部结构的科学思想,它既是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综合展观,又是对其所作的高度抽象,指导我们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更全面地揭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就不仅为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全面揭示社会的内在结构指明了方向。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涉及到社会的生态结构。
2、社会四大结构的内涵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社会四大结构是社会系统的一种分层,认识这四大结构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政治法律体制与政治法律设施,其中政治法律体制决定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设施反作用于政治法律体制。社会意识结构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非意识形态,其中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非意识形态,社会非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因子,它贯穿和渗透于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与生态结构之中。技术一方面与科学知识的应用有关,一方面又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既可以表现为观念与设计方案,又可以表现为物化的成果.现代科技活动与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准备与手段。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特定的社会构成。科学技术是一种社会想象,它的发展必然要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要考察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就必须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的诸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经济构成
社会生产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决定人们其它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首先要通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才能逐步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事实材料,否则就不能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正是由于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事实材料的结果。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向科学技术提出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恩科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向前推动。”【2】生产实践还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的科技发展中,生产向科学实验提供什么样的仪器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科学技术的政治构成
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少数统治者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少数统治者总是按照他们的阶级利益力图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文化构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各种特殊运动形态的本质与规律。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文化条件。
4、科学技术的生态构成
生态意识、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科学技术生态构成的重要内容,它们的性质与状况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生态意识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现代生态学理论揭示出,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科技、社会、环境保护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协调人们的科技观、伦理观、消费观和道德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三、社会的科技构成
科学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存在、构成与运动发展变化又有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现出来愈来愈强的趋势。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形成、调整与改造作用日益增强。
1、科学技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最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使得劳动者、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这三个生产力的基本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生产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劳动技能,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蒸汽机、电力机、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得以摆脱大量繁重的重复的脑力劳动,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科学技术对政治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科技是改变社会政治格局的一种力量,社会政治法律体制与政治法律设施,其发展的性质与规模都会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正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它不仅在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对利益关系与权利制衡关系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称霸世界的主要力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科技技术优势从不发达国家获取超额利润,形成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推行新殖民主义,使许多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更加恶化,并力图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国家,甚至公然侵犯别国主权,搞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正像邓小平所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所以,发展科学技术,是我们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
3、科学技术对意识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一般来说,知识形态的科学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但是,历史上的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和群体,总是依靠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成果来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以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为指导去发展和利用科学成果。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4、科学技术对生态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从反思中人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都应该结束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新时代应该开始了.
发展绿色科技的重要性赋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以更深一层的新意,即绿色科技是第一中之第一,也就是说,只有用绿色科技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是能够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产力,才是在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50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5】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作者简介:
马剑梅,女,1984年2月出生,青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哲学
余良耘,男,1956年出生,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马剑龙,男,1987年4月出生,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run through and infiltrated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political structure, sense of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Due to the human-specific social activ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ents are parts of the whole community, which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economic activities, political activities, cultural event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结构 地位 作用
Keywo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ctions of society; position; faction
科学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贯穿和渗透于一定社会的各个结构之中,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发生交互作用。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结构体系。通过对社会的整体分析,了解社会四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社会的四大结构
1、社会四大结构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个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出发,阐述社会有机体活动和发展的图式,提出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构成其经济基础,而全部的政治法律关系及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马克思对社会的具体形态或基本结构及其关系的阐发,特别是对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运动及其起决定性作用的阐发,集中体现了社会有机体是具有内部结构的科学思想,它既是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综合展观,又是对其所作的高度抽象,指导我们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更全面地揭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就不仅为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全面揭示社会的内在结构指明了方向。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涉及到社会的生态结构。
2、社会四大结构的内涵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社会四大结构是社会系统的一种分层,认识这四大结构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政治法律体制与政治法律设施,其中政治法律体制决定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设施反作用于政治法律体制。社会意识结构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非意识形态,其中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非意识形态,社会非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因子,它贯穿和渗透于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与生态结构之中。技术一方面与科学知识的应用有关,一方面又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既可以表现为观念与设计方案,又可以表现为物化的成果.现代科技活动与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准备与手段。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特定的社会构成。科学技术是一种社会想象,它的发展必然要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要考察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就必须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的诸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经济构成
社会生产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决定人们其它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首先要通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才能逐步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事实材料,否则就不能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正是由于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事实材料的结果。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向科学技术提出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恩科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向前推动。”【2】生产实践还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的科技发展中,生产向科学实验提供什么样的仪器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科学技术的政治构成
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少数统治者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少数统治者总是按照他们的阶级利益力图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文化构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各种特殊运动形态的本质与规律。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文化条件。
4、科学技术的生态构成
生态意识、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科学技术生态构成的重要内容,它们的性质与状况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生态意识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现代生态学理论揭示出,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科技、社会、环境保护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协调人们的科技观、伦理观、消费观和道德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三、社会的科技构成
科学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存在、构成与运动发展变化又有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现出来愈来愈强的趋势。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形成、调整与改造作用日益增强。
1、科学技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最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使得劳动者、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这三个生产力的基本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生产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劳动技能,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蒸汽机、电力机、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得以摆脱大量繁重的重复的脑力劳动,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科学技术对政治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科技是改变社会政治格局的一种力量,社会政治法律体制与政治法律设施,其发展的性质与规模都会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正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它不仅在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对利益关系与权利制衡关系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称霸世界的主要力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科技技术优势从不发达国家获取超额利润,形成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推行新殖民主义,使许多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更加恶化,并力图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国家,甚至公然侵犯别国主权,搞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正像邓小平所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所以,发展科学技术,是我们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
3、科学技术对意识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一般来说,知识形态的科学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但是,历史上的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和群体,总是依靠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成果来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以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为指导去发展和利用科学成果。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4、科学技术对生态结构的调节与改造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从反思中人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都应该结束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新时代应该开始了.
发展绿色科技的重要性赋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以更深一层的新意,即绿色科技是第一中之第一,也就是说,只有用绿色科技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是能够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产力,才是在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50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5】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作者简介:
马剑梅,女,1984年2月出生,青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哲学
余良耘,男,1956年出生,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马剑龙,男,1987年4月出生,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