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教学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但有些课的教学,距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目标必须提高有效教学。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斯拉文提出:要使教学有效,教学的质量、教学的适宜性、诱因、时间,这四个因素必须适宜,系统的效能与最弱的因素呈高度正相关。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一)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的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加易于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在课堂中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表扬。中学生更在乎的是深层次的评价,如人品、态度等;批评是每个学生都很在意的,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因此,一切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三)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都会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开始对新内容进行探索,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时,应及时调整练习条件。要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用新异刺激手段和安排适宜练习环境,尽快排除干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相关对策
  第一,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是一个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促进有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充满信心。
  第二,要重视教学的细节。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文化属性,即教师和学生在何种氛围中发生互动和如何互动。教学不但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场地器材的布置等认真研究安排,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感态度、体验感受等方面认真分析、关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量成倍增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新周期大为缩短,教师要不断掌握和补充新知识,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把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教活、教准,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合理地进行评价,并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度。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任课教师作为这一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体育认识的提高、多元教学理念的运用以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这四个方面做出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学 小学  《小学体育新课程
摘要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要求,使得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更多地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诸多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在适应着这种形势发展,就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异教学,让学生真正收益。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学 差异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大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学生主动性高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发展个性。探讨如何创编体育游戏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强对体育游戏的更深层的认识,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提高其在体育教学中组织运用价值。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游戏 价值取向 游戏
目的 观察分析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合并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草
目的 调查失眠合并抑郁患者中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分≥8分为抑
摘要田径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伤害事故的预防等几方面的探讨,希望对中学田径课的教学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学田径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德育伤害事故  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体能水平,改善内部器官的功能
目的 了解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合并心境稳定剂(MS)的治疗情况,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合并使用MS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住院
摘要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和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已经把游戏教学列入了基础教材的内容之一,进而使游戏教学逐步成为了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那么,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游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实际,认真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以期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小学低年级 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
目的 分析上海市某城区连续3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案例,为社区处置应急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某城区2016~2018年连续3年共964例的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处置工作记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运用有声和无声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广大体育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指令性教学语言,组织性教学语言,指导性教学语言,启发性教学语言,教育性的教学语言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声教学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有声教学语言 运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